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宿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6.2.3、6.2.5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宿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6.2.3、6.2.5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宿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6.2.3、6.2.5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五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学习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研究意义。2、以碳循环为例,阐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过程和特点1、通过分析驼鹿与狼的数量关系,解释生态系统的的调节方式。2、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生态平衡,认同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3、关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数,认同人与自然能够协调发展。【预习导学】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_、 _、 _ _和 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_。 3.当某种生物摄取食物时,就获得了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_一次从_向_传递的。4、绿色植物通过 _作用将_ 能转化为 能,使太阳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 _的总量,就是这个生态系统所获得的能量。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是沿_ 渠道进行的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1) 一部分通过_ 作用释放后,一方面用于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一方面以_ 形式散失;(2) 一部分被_ 摄入;(3) 一部分则被 _分解利用。造成能量在沿着_流动的过程中是_。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_,要获得相等的能量就需要_的食物。7、物质循环包括了:_、_和_。物质循环_,通过物质循环,生物得以_好_,无机环境得以_。8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_的平衡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_。9生态系统的_和_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种成分发生_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的_,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_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10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_,取决于它自身的_。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_,自动调节能力就_,生态系统就越_,所以稳定性就越_;生态系统生物种类_;营养结构越_,自动调节能力就越_,生态系统就越不_,稳定性就_。11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_,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_,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_。【合作探究】1、能量流动过程:输入和固定: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_把(能量来源)_转化成_,固定保存在_、固定多少,生态系统获得的能留就有多少。传递: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沿着_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再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流动过程中,一个生物的能量一部分用于_;一部分被_ ;一部分被_。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_。3、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_。4、能量金字塔的含义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 就越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个营养级。5、碳循环:、碳通过什么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_;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_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_生理活动进入无机环境,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_形式循环6、在一条食物链中,各种成分是相互_、相互_的7、生态系统的_和_是有限的。8、调节方式: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种成分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_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_的那种成分。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所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_,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级越_,自动调节能力越_,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_;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级越_,自动调节能力越_,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越_。(食物网越_,稳定性越_)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_,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_就会遭到破坏。 【拓展延伸】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量最多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2、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 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 a = b + c b. a b + c c. a b + c d. c = a + b 3、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按20%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应为( )。 a.和 b.、和、 c.和、 d.和 4、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如果黄雀增加体重10克,按理论计算,最多需要蝉( )a.10克 b.100克 c.1000克 d.10000克 5、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解决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露;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6、大量推广用无磷洗涤剂,是因为含磷、氮物质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湖泊的( ) a.鱼虾死亡 b.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现象 c.金属污染 d.氢化物污染7、“一山不能容二虎”这句俗语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是( ) a.虎的生活需要较大的空间,一般一座山只能提供一只老虎生活的空间 b.虎的性情孤僻,通常不群居 c.虎的性情凶残,通常会欺负身体弱小的老虎,甚至将其吃掉 d.虎是出于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因此其个体数量也少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 以此成语为题材,写出一条简单的食物链 。(2) 在这条食物链中共有 个营养级,螳螂属于 级消费者。(3) 在此食物链中,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达标检测】1、我们所获得的能量来自于( )a.植物体 b.动物 c.太阳 d.食物2、能量是通过( )传递的a.食物链 b.食物 c.不会传递 d.物质3.在一条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多少流入到第五营养级?( ) a.1/5 b.1/125 c.1/25 d.1/6254、co2从生物体返回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是( ) a.光合作应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呼吸作用 d.b和c5、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量的总量 b.生态系统的能量不包括各营养级的呼吸量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6、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不断循环 b.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c.能量不断流动 d.生物个体数量不变7、 (2008江苏镇江中考模拟,7)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8、下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9、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天然落叶林 b.人工纯种林 c.天然常绿林 d.人工混交林10、微生物能够将土壤中轻度的农药污染物分解掉,这说明 ( )a.农药污染不会产生危害 b.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微生物以农药为食11、生态平衡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a.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b.生物之间的食物网 c.生物的多样性 d.生物的适应性12、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草原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是 ( )a.适度放牧 b.兴修草原水利 c.营造草原防护林 d.不合理开垦1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 )a.农田中禁止捕捉青蛙 b.草原上过度放牧牛羊 c.使用大量农药喷杀害虫 d.大量捕杀麻雀14、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重要标记是( )a.生物种类减少 b.食物网简化 c.生产者遭到严重破坏 d.分解者增多15、假定在一个能维持稳定的密闭生态瓶中有一条鱼、一株水草和一个田螺,如果把鱼除去,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 ( )a.光合作用加快 b.水的酸性增加 c.植物会死亡 d.水中氧气浓度增加16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自然生态系统,如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其共同的特点是 ( )a.促进了生物的繁殖,丰富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b.促进生态系统更加平衡c.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d.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b.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c.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1、上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 中的植物、田鼠和猫头鹰三个 不同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