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挖荠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挖荠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挖荠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 挖荠菜重点: (1)学习对比的写法。 (2)学习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难点:理解“我”对养菜的特殊感情。 评价任务: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2、 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3、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字音。 荠菜(j)蔷薇(qing wi)掰(bi)琥珀(hp) 绽(zhn)苋(xin )和煦(x)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广阔无垠:广大宽阔,没有边际。垠:边际。 (2)迁就:勉强凑合别人。迁:改变,引申为改变初衷。就:凑近。 (3)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随便。经心:留心,在意。 (4)五味瓶:装着甜、酸、苦、辣、咸的瓶子,什么滋味都有。比喻不是味道。 (5)出土文物:原指被发掘出来的,有关文化发展的有价值的古代器物。本课是“老古董、背时货”的意思。 二、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吃过“荠菜”吗?(学生答)我们今天吃这种野菜是追求新鲜和营养,可是在旧社会,这种野菜却是穷人们的美味佳肴。有一位母亲,回忆了她童年的苦难,写出了自己对荠菜的特殊感情,并向孩子们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他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张洁的挖荠菜。2、作者简介: 张洁,生于1931年,196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 1978年,发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这篇处女作和后来的谁生活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都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奖。她的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曾改编为电视剧。198年创作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此外,还有中篇小说方舟七巧板祖母绿等。 三、阅读课文,互动式追问式教学1、文章开头仅有一句“我对养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句末不用句号,而用省略号,这是为什么? 2、文章除了在第一自然段说到自己对荠菜有特殊的感情,开篇很长很大的篇幅根本没有提到荠菜,原因何在?是否偏题?3、文章第9自然段“说过了这些,人们也许会理解我为什么对荠菜有着那么特殊的感情”,这句话中的“这些”指什么?4、背景是暗淡的,特殊的感情来源于特殊时期的特殊生命际遇。可以果腹的东西很多,为什么作者对荠菜情有独钟?联系“我”在地主地里掰玉米棒子的经历谈谈。5、玉米和荠菜有什么区别吗?都是自然界的馈赠,但是玉米是财产,而挖荠菜是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找到文中的关键词。6、重点分析关键词“坦然”,文中是如何体现“坦然”的?7、“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养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地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这都是坦然的心境下的呈现,没有坦然的心境,困难时期的心情不会如此之好。所以这里面有感激之情在里面,对自然,也是对土地,注定成为我生命中永久的情结。这份特殊的感情,还特殊在哪里?8、“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注意这句话中“每到”、“总要”这两个词语的强调意味?9、“每到”、“总要”是生命中的常态 。就像每天早上洗脸、刷牙一样,与我的常态相对非常态的是什么?10、“孩子们的迁就”,孩子们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态?孩子们迁就我,我为什么没有迁就孩子?生活不管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不能变的东西是什么?11、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珍爱荠菜,珍爱生活。这时,“荠菜”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它代指哪一类东西?由此,你得到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四、深入文本,合作探究1、文章写到“我”摆脱了大管家的追逐之后,因掉了一只鞋不敢回家时有一段景物描写,这段景物描写与“我”当时的处境是否相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这是一幅美丽、和平静穆的“晚归图”,似与“我”当时的处境不相称。这是一种反衬写法,以乐衬悲。连羊儿、乌鸦都能回家,而“我”却有家难回。这样反衬,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2、本文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找出议论的语句,体会它们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议论的语句如“因为我知道”到完。议论的作用是明确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我明白使他们的身边全都感到愉快。”点明孩子们喜欢去挖荠菜的原因。如“他们长大一些之后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养菜的心情!”点明年轻人陪同我去挖荠菜,也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写出了两代人思想感情上的隔膜。3、本文运用对比写法,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想想有哪些对比, 表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1)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感情:妈妈对荠菜有特殊的感情;孩子们对“荠菜”的感情是淡漠的。从中可以看出两代人思想上的差距,也可以看出两代人的隔膜。通过对比叙述把如何看待过去和现在,如何看待苦和乐,怎样珍惜今天的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等重大人生问题提到读者面前,让人们思考。 (2)通过大自然景物的对比描写,写出了旧社会的黑暗,“我”童年的凄苦生活和孤独、悲伤、恐惧的心情;写出了新社会的美好,孩子们生活的幸福、愉快,从而找到他们思想深处的弱点。正是这样前后对比,在“我”心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感触,这也正是表达中心思想的基础。 五、课堂小结本文运用对比及夹叙夹议手法,写一位关心儿女成长的母亲回忆她童年时代的苦难,向孩子们提出殷切的希望。全文以“挖荠菜”为线索展开广泛而充分的联想,希望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消除两代人的隔膜,与孩子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并希望他们能珍爱生活,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2、完成助学。3、课堂作文片段练习 要求:模仿在田野里游荡一段,用景物描写烘托(反衬)出人物心理,在二百字以内。教学反思:“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