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题备课人 案序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2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一、目标认定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领会文章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和劝谏技巧。3.认识纳谏除弊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二、自主学习1.战国策由西汉 编订战国时期诸侯国史料汇集成书,内容多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测谋和言论的汇编,分为 国2.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昳丽( )窥镜( )期年( )间进( )朝于齐( )燕国( )朝服衣冠( )( )纳谏(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形貌昳丽(昳丽:_)吾孰与徐公美(孰:_)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_)暮寝而思之(思:_)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_)期年之后(期年: )3、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1、自主学习通过黑板展示进行反馈。2、读一读,知形象放声入情地读文,尽量用语气语调表现文中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态。文中哪几个关键字能表现出人物什么特点?3、思一思,明主题邹忌的家事和国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来讽喻齐威王纳谏的?齐国最后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议一议,赏技巧有人发现,本文在写法上是有多个“三”组合而成的,你发现了几个“三”呢?三问三答中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理。理解“三变”的言外之意。四、达标反馈1划分节奏(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王之蔽甚矣2翻译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_吾妻之美我者,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