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九章 压强课件.ppt_第1页
广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九章 压强课件.ppt_第2页
广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九章 压强课件.ppt_第3页
广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九章 压强课件.ppt_第4页
广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九章 压强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页 contentspage 考点一 压强 考查方向通常有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压强的公式及应用 增大 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1 2015桂林市 如图所示 为小丽在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 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2 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d e e f 3 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小丽的结论 选填 正确 或 不正确 4 在生活中 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 这是利用了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 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 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正确 增加受力面积 减小受力面积 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 2 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 由图示实验可知 应选择图d 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 应该通过图中的e 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 由图d e所示实验可知 受力面积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 压力作用效果不同 由此可知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由图e f所示实验可知 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 压力作用效果不同 由此可知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由此可知 小丽的结论是正确的 4 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 这是利用了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 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 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答案 1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2 d ee f 3 正确 4 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受力面积 例2 2015张家界市 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b 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允血液c 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d 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 b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a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不符合题意 b 蚊子具有尖尖的口器 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符合题意 c 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不符合题意 d 铁轨铺在枕木上 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 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例3 2016广州 对某汽车做测试 只调整轮胎气压 测得单个轮胎数据如下表 1 根据公式 单个轮胎对地压力为n 2 根据上表 要减小空车停在水平路面时的对地压强 可行的方法是 f ps 18000 通过适当减小轮胎气压 来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 此题需理解好压强公式 从而灵活运用公式变形 即可进行突破 根据公式p f s 所以压力f ps 且由于单个轮胎对地压力不变 根据第一次s p的数据读出相对应的压强和面积的值 计算出压力的值 由题可知 只能通过调整轮胎气压来改变地面的受力面积 从表格看出 轮胎气压越小 地面的受力面积越大 由公式得知 压力不变 要使压强变小 那么地面的受力面积s要变大 因此要减小轮胎气压 答案 1 f ps18000 2 通过适当减小轮胎气压 来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 考点二 液体的压强 考查方向通常有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探究过程 液体压强公式及其应用 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例1 2015巴中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 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操作 1 实验中 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 2 由丙 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 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 有关 或 无关 3 甲 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结论是 4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 5 在图乙中 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 使金属盒处于向上 向下 向左 向右等方位时 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 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u形压强计 无关 深度 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乙 丙 相等 1 由图可知 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工具是u形压强计 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水中 通过观察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就可以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 2 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 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容器形状不同 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 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的形状无关 3 甲 乙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 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 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并且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应使探头深度相同 液体密度不同 所以应选择乙 丙两图 5 在图乙中 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 使金属盒处于向上 向下 向左 向右等方位时 两玻璃管中液面 高度差不变 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答案 1 u形压强计 2 无关 3 深度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乙 丙 5 相等 例2 2015通辽市 如图所示 铁桶重为20n 桶的底面积为100cm2 往桶里倒入8kg的水 水的深度为15cm 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 g取10n kg 求 1 水对桶底的压强 答 水对桶底的压强 p gh 1 0 103kg m3 10n kg 0 15m 1500pa 2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 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答 s 100cm2 1 0 10 2m2 由p 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 ps 1500pa 1 0 10 2m2 15n 答 台面受到的压力 f g桶 g水 g桶 m水g 20n 8kg 10n kg 20n 80n 100n 台面受到的压强 p 10000pa 1 已知水的密度和深度 利用公式p gh计算水对桶底的压强 2 求出了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底面积 利用公式f ps得到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 桶对台面的压力等于桶重与水重之和 已知桶底面积 利用公式p fs求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考点三 大气压强 考查方向通常有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的影响因素 大气压的应用 例1 2015荆门市 在教学创新展示活动中 王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 把一个吸盘用力按压在玻璃罩顶端 吸盘静止 如图 然后抽取密闭玻璃罩中的空气 过了一会儿吸盘掉落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小于受到的重力b 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受到的重力c 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受到的重力增大d 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玻璃罩内气压减小 d 抽气前吸盘内气压远小于外部大气压 吸盘受到向上的力大于受到的重力 故ab错误 抽气后 吸盘内留有少量的空气 璃罩内气体的压强减小 当玻璃罩内气体压强小到不能支撑吸盘时吸盘就会掉下来 故c错误 d正确 答案 d 例2 2015呼和浩特市 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 她在长约1米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 用手指将管口堵住 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 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 如图所示 1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 6 103kg m3 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2 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 则测量结果将 她测量的值 选填 大于 或 小于 大于 3 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 他把水银换成水 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 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 如果你来测量 且能够测出 则玻璃管长度 选填 必须大于10m 或 可以小于10m 可以小于10m 1 通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的大气压强值为p gh 13 6 103kg m3 10n kg 0 7m 9 52 104pa 2 海拔越高 气压越低 海拔越低 气压越高 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 则测量结果将大于海拔高处测量的值 3 把水银换成水 由p 水银gh水银 水gh水可得 9 52 104pa 1 0 103kg m3 10n kg h h 9 52m 10m 所以试管的高度可以小于10m 答案 1 9 52 104 2 大于 3 可以小于10m 例3 2015广安市 下列现象或实例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人用吸管吸饮料b 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c 活塞式抽水机抽水d 高原地区水沸点低于100 b a 人用吸管吸饮料 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入人们的嘴里的 故a不符合题意 b 飞机的机翼形状上凸下平 上下不对称 上方空气流速大 压强小 下方空气流速小 压强大 形成向上的压强差 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故与大气压无关 故b符合题意 c 抽水机是利用水泵内叶片的旋转 把水泵内的水甩出后 外界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水泵里 与大气压有关 故c不符合题意 d 海拔越高 气压越低 高原地区水沸点低于100 是因为高原地区海拔高 气压低的原因 故与大气压有关 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考点三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考查方向通常有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探究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 例1 2015杭州市 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 用手指托住乒乓球 如图所示 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 并将手指移开 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 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 原因是 乒乓球不会掉落 大气压的作用 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 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 并将手指移开 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不会掉落 这是因为吸气时 乒乓球将下面的管口封住 漏斗细管内的气压减小 小于下方的大气压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乒乓球不会掉落 2 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 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 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这个小实验说明气体流速大处压强较小 答案 乒乓球不会掉落大气压的作用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例2 2016广州 如图1所示 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 下列选项包含图2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a 乙 丁b 甲 丙c 乙 丙d 甲 丁 b 甲 乙两图中 由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可知 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因此在u形管有气流经过的一端压强变小 另一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管中液体向下压 故甲图中右侧液面升高 乙图中左侧液面升高 甲图正确 乙图错误 丙图中左端充气 因此左端压强增大 右侧液面上升 丁图中左侧抽气 因此左端压强减小 左端液面应上升 故b选项正确 答案 b 目录页 contentspage 1 关于压强大小的判断 典型错误 d 答案 a 2 关于液体压强 压力的分析 例1 如图所示 两支相同的试管 内盛等质量的液体 甲管竖直放置 乙管倾斜放置 两管液面相平 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 典型错误 等于 审题不清 不能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由图知 v甲 v乙 而m甲 m乙 根据m v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 甲 乙 又因为p gh 两管液面相平 液体的深度h相同 则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 p甲 p乙 答案 大于 例2 小明将1kg的水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50cm2容器中 如图所示 测得水深15cm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 n g取10n kg 典型错误 200010 对液体压力 压强的计算方法不清楚 错误地认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就等于液体的重力 液体压强 压力的计算思路一般是先根据p gh计算出压强 然后根据f ps计算压力 因为水深h 15cm 0 15m 容器底面积s 50cm2 5 10 3m2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gh 1 0 103kg m3 10n kg 0 15m 1500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 ps 1500pa 5 10 3m2 7 5n 答案 15007 5 例3 如图所示 三个完全相同的薄壁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a b c 则下列关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a pb pcb pa pb pcc pa pb pcd 条件不足 无法判断 典型错误 b或d 选b的原因通常是没有考虑液体的密度不同 只是简单认为c的深度最大 所以压强最大 选d的同学考虑到质量相等 c的体积最大 所以密度最小 但是c的深度又最大 所以根据p gh无法确定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因为液体对平底圆柱形容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所以液体对平底圆柱形容器的压强可以根据p 来分析 由于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 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相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