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望岳》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望岳》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望岳》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2、技能目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教学重 点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 点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学情分 析学生预习课文教学准 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 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一、 导入新课,抽层检测。(5)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视频及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 出示目标,自主学习。(15)三、 共同探究,知识构建。(15) 多媒体显示: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配乐诗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教师要求学生从文字到内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诗歌,可设置思考题启发和帮助学生理解,小到一个词的词义,大到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就这些问题,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有助于充分地理解诗意。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教师提问: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分析。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学生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4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渐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提问: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5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或者“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或者“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要动辄评判,更不要轻易否定。比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层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1、2句虚写,3、4句实写,5、6句实写,7、8句虚句,虚实交错,意韵悠长。6学生齐背望岳。五、课堂小结,当堂检测。(5)六、布置作业(5)小结: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望岳 杜甫远望绵延高耸 近观神奇秀丽 热爱 细看胸怀浩荡、眼界开阔反思与重建附:课前检测题:( 1)给加点字注音。岱宗夫如何岱( ) 决眦入归鸟眦(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造化钟神秀钟:阴阳割昏晓阴:阳:荡胸生曾云曾:会当凌绝顶会当: 凌:课堂检测题: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三、作业设置:必做1默写望岳,预习春望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