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五四制(1).doc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五四制(1).doc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五四制(1).doc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五四制(1).doc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五四制(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共8页,五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评价评卷人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4分)1下列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a脊梁( j ) 狡黠(xi) 汲取(j) 辩伪去妄 (bin)b伦理(ln ) 诓骗 (kun) 渺茫(mio) 根深蒂固(d)c藻饰 (zo) 酷肖(xio) 璀璨 (cn) 咬文嚼字(ju)d滞碍(zh ) 蜿蜒(wn) 胆怯 (q) 不攻自破(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十八大”召开以来,许多省部级官员相继落马,党中央国务院惩治腐败的决心不言而喻。b尽管媒体报道一些做好人好事的人被诬赖,但见到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时,我们也绝不能袖手旁观。c他对工作精益求精,吹毛求疵,因此以完美的工作质量得到领导信任和同事好评。d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正所谓开卷有益啊!。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b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c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b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疼痛。我们每个中学生都在体验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经历。c只要人人都能时时处处传递“正能量”,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到人生的真谛。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谈读书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b马说选自韩愈全集中的杂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宋代文学家。7依次为下面文字横线处填入相应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里,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_ _ _祝福孩子们快乐! 祝福每个家庭幸福安康! 祝福老人们健康!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评价评卷人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8默写填空。(7分)(1) ,秋天漠漠向昏黑。(2) ,瑞脑消金兽。(3)酒困路长惟欲睡,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夏秋两季的语句是: , 。(5)冬天是冰雪的世界,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中描写冰雪的诗句。 , 。9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诗后赏析题目。(3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 10阅读袁宏道的两篇山水小品,完成后面问题。(10分) (一)满井游记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二)飞来峰 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峰石逾数十丈,而苍翠玉立。渴虎奔猊,不足为其怒也;神呼鬼立,不足为其怪也;秋水暮烟,不足为其色也;颠书吴画,不足为其变幻诘曲也。石上多异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前后大小洞四五,窈窕通明,溜乳作花,若刻若镂。壁间佛像,皆杨秃所为,如美人面上瘢痕,奇丑可厌。解释加点字意思:(2分)麦田浅鬣寸许 ( ) 皆杨秃所为( ) 翻译语句含义:(2分)神呼鬼立,不足为其怪也;秋水暮烟,不足为其色也_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若”与“若刻若镂”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若脱笼之鹄 满井游记 b若夫淫雨霏霏 岳阳楼记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醉翁亭记 d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两篇文字都运用生动的比喻来描摹事物,请从两文中各摘录一例。(2分)_仔细阅读两篇文字,阐述你所读出的袁宏道山水小品的风格特点。(2分)_评价评卷人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抗日神剧”要有基本的公共理性一段时间以来,许多“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五花八门的“电视神剧”背后则是惊人的一致:我方战士神勇无敌,日本军人暴虐无能。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种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种代价既是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是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能够认识到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不顾基本的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欲望的“替代性满足”,电视剧要使观众心安理得地获得这种满足,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和谐地编织在一起,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但是武打、警匪与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文艺作品就接近于暴力刺激。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于是暴力的对象无论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还是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或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当年义和团运动“神功护体,刀枪不入”以惨剧收场,带着如许悲壮的意味,又何尝不是因为落后甚至愚昧。今天,“抗日神剧”借助无与伦比的奇妙想象和神乎其技的电视特效,义和团当年的神话终于上演。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强大了,再不必反思历史,而一下子从自卑走向自信了吗? (摘自人民日报) 11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3分) 1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3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不顾基本的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加点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3分) 14第段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8分)童年随之而去 木心(1)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2)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3)“碗!”(4)“什么?”母亲不知所云。(5)“那饭碗,越窑盌(注:同“碗”)。”(6)“你放在哪里?”(7)“枕头边!”(8)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9)“回去可以买,同样的!”(10)“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11)“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12)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13)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14)杜鹃花,山里叫“映山红”,是红的多,也有白的,开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这样动作着。(15)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人们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16)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17)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18)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19)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20)一阵摇晃,渐闻橹声响起,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袅娜,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21)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22)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23)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注:方言,漂浮的意思)着,向船后渐远渐远(24)我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25)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26)我告诉了她。(27)“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28)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29)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30)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有删改)15梳理出文中第(14)到(20)段中“我”心理变化的过程。(2分)焦急等待 感到不祥 感到宁适16赏析下面句子。(6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17结合文中对母亲寥寥数笔的描写和刻画,分析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 18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3分) 19结合文章最后两段思考:本文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结合生活和成长实际,进行具体阐释。(4分) 评价评卷人四、综合性学习。(6分)20故乡是一段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那段融入生命里的故乡情结,不仅镌刻在游子们的心中,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一些著名的作家,他们的文章常借美食来表达对家乡的浓浓深情。 琦君在春酒中,用脉脉含情的笔触为我们介绍了母亲酿制的补肾健脾明目的春酒。她那浓浓的思乡情结,似一杯醇厚的春酒,历久弥香。这杯春酒,承载了琦君最深切最诚挚的故乡之情。 林斤澜在北京,还对家乡的遁糖麻糍思念不已,他写道:“用铁笊篱捞起麻糍,倒入玻璃盒子里的白糖拌豆粉中,用铜片翻滚,口水早已满嘴了。”与其说他写的是麻糍,还不如说他写的是故乡。他笔下那一个个甜甜的麻糍,温暖了千千万万离乡人的情怀。请根据下联,结合材料,补出上联。(2分)上联: , 下联:思如麻糍暖人怀。 “煎饼一张张,棒子小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