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泵站思考题.doc_第1页
泵与泵站思考题.doc_第2页
泵与泵站思考题.doc_第3页
泵与泵站思考题.doc_第4页
泵与泵站思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泵与水泵站思考题高 湘2006-3-8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水泵是 。A.水处理设备;B.能量转化的设备;C.市政工程专用设备;D.民用专业设备。2.泵站的组成必须设有 。A.水泵机组;B.必备的控制仪表;C.引水装置;D.计量设备3.容积式水泵的工作原理是 。A.依靠工作液体的动能实现能量转换; B.依靠高速流动的气体实现能量转换;C.依靠泵体工作容积的周期性实现能量转换;D.依靠叶轮的高速旋转实现能量转换4.泵壳的作用在于 。A.收集水流、组织水流外流;B.将机械能转换为水流的动能和势能;C.减少水流的过流阻力; D.给水泵传递机械能5.泵轴与叶轮的连接可以采用 方式。A.键连接; B.加工制作为整体部件;C.螺纹连接;D.柔性连接6.泵壳采用蜗壳形的原因是 。A.水泵耐磨性好;B.减少隔舌间隙;C.增加泵内流速;D减少水泵内部损失7.水泵填料盒的作用是 。A.阻水、阻气;B.润滑泵轴;C.支撑泵轴;D.灌泵8.双吸式离心泵填料盒的作用是 。.A.阻水;B. 润滑泵轴;C.阻气;D.灌泵9.如果叶轮形状尺寸不变、转速不变,流量增大时叶轮出口处液流的相对速度 A.不变;B.减小;C.增大;D.难以确定10.离心泵基本方程式是 A.动量方程;B.连续性方程;C.质量守恒方程;D.能量方程11.按叶轮出水角的大小,水泵叶轮实际采用 A.后弯式;B.前弯式;C.径向式;D.前三者均可12.减漏环的作用是 A.减少水泵中液流阻力; B.较少高压液流回流至低压侧;C.承受叶轮与水泵之间的摩擦;D.承受泵轴与泵壳之间的摩擦13.轴承座的作用在于 A.承受泵轴与泵座之间的摩擦;B.支撑转动体泵轴;C.连接水泵与电机轴; D.消除叶轮与泵壳之间的摩擦14.泵轴的轴向推力 A.产生于双吸式叶轮; B.产生于单吸式叶轮;C.可利用平衡孔消除其影响;D.产生原因是叶轮受力的不平衡15.某泵铭牌上的参数是:Q=1m3/s;H=10mH2O;N=35kW;=70%。则 项是正确的。A. Qmax=1m3/s;B. Hmax=10mH2O;C. Nmax=35kW;D.max=70%16.在离心泵基本方程式的推导中,其假设条件是 A.实际液体; B.叶片无限多,且无厚度;C.液流非恒定;D.液流均匀、叶轮中任何地方的同名速度均相等。17.如果叶轮进口处,则 A.对水泵的吸水性能无影响;B.减少水泵流量;C.增大水泵扬程; D.减少水泵内部损失。18.一台水泵用于抽水、抽汽油,在理想条件下 A.抽汽油的扬程大;B.当流量、扬程相等时,两者所需要的轴功率相等;C.抽水时扬程小; D.两者扬程相等。19.实际叶槽中液体存在反旋现象的原因在于 。A.实际液体;B.非恒定流;C.液体具有粘性;D.叶轮中叶片是有限的,叶槽具有一定的宽度。20.泵内的冲击损失是由于 引起的。A.叶槽的弯道损失; B.实际流量偏离设计流量;C.高压水流经过减漏环产生的回流;D.叶轮旋转时水流的摩擦。21.离心泵闭闸启动的原因是 A.;B. ;C. ;D.22.水泵值表示 A.水泵进口实际真空应小于该值;B. 水泵进口实际真空应大于该值;C.水泵的最低真空度; D.水泵工作时的平均真空度。23.离心泵可以采用关小阀门调节流量,关小阀门时 A.泵工况点左移;B.泵N值增大;C.水泵效率减小;D.水泵效率增大。24.对于比例律,正确的是 A.对于任何转速范围,在相似抛物线上的点效率都相同;B.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相似抛物线上的点效率都相同;C.对于任何转速范围,相似抛物线与管道特性曲线都是重合的;D.水泵变转速后,满足相似律的相似工况点,必然落在同一个相似抛物线上。25.水泵机组设置液力偶合器的目的是 A.改变电机转速;B.起联轴器的作用;C.改变泵轴转速;D.提高传动效率。26.变频调速的特点是 A.耗能型调速;B.按级调速;C.负载变化时,电机转速变化十分明显;D.无极变速。27.切削律建立的前提是 A.切削在有限的范围内,切削量不能太大;B.根据工况要求,切削量可以不受限制;C.只能切削叶轮前盖板;D.用于污水泵28.叶轮切削后,为改善水泵性能可以进行修锉。正确的方法或结果是 A.修锉叶轮上表面,可以增大出水角;B.修锉叶轮下表面,可以增大出水角;C.修锉叶轮下表面,可以适当提高流量或扬程;D.修锉叶片,对水泵性能没有影响。29.关于比转速,正确的是 A.其单位具有实际意义;B.如果相等,则水泵一定相似;C.的用途是进行水泵的分类;D.值越高,该相似泵群的流量一般越大。30.水泵并联后 A.并联后总流量是每台泵单独工作时的流量的总和;B.对于单泵,并联后其流量大于其单独工作时流量;C.对于单泵,并联后其流量小于其单独工作时流量;D.并联后总流量是每泵流量的总和。31.水泵串联后 A.串联后总扬程是每台泵单独工作时的扬程的总和;B.对于单泵,串联后其扬程大于其单独工作时扬程;C.对于单泵,串联后其扬程小于其单独工作时扬程;D.串联后总扬程是每泵扬程的总和。32.单泵向多水塔供水,首先需要确定出 。A.水泵的流量; B.水泵的扬程;C.高位水池进水量;D.公共节点能量值。33.气蚀的发源地是 。A.叶轮出口处; B.叶轮进口处;C.压水室进口; D.水泵吸水管路上。34.气蚀对过流部件的腐蚀破坏地是 。A.叶轮出口处; B.叶轮进口处;C.压水室进口; D.水泵吸水管路上。35.标准状况下水泵,正确的有 。A.水泵实际使用时,水泵吸入口的真空度只要不大于2.0m,水泵运行中不会产生气蚀;B.该泵压力最低值不能低于8.33;C.该泵压力最低值可以低于8.33;D.水泵吸水管的相对压力应大于8.33。36.水泵压力最低处应当位于 。A.水泵吸水管处; B.水泵进口处;C.水泵吸水室进口处;D.叶片进口的背水面处。37.以下水泵那个吸水性能好 。A. ;B. ;C. ;D. 。38.以下水泵那个吸水性能好 。A.; B.;C.; D.。39.必须开阀启动的水泵有 。A.离心泵; B.轴流泵;C.混流泵; D.往复泵。40.可进行闸阀调节的泵有 。A.离心泵; B.轴流泵;C.往复泵; D.高效段特别窄的混流泵。41.水泵盘车是指 。A.轻推水泵轴; B.泵轴的找正;C.检测电机轴、水泵轴转向是否一致; D.闭闸启动过程。42.轴流泵的主要特点是 。A.外部系统的静扬程变化小; B.泵的气蚀余量小,可以采用吸上式;C.流量越大轴功率越大; D.可改变叶片的安装角度调节泵的工况。43.四级离心泵产品样本中H=20m,则该泵提供的总扬程是 。A.24m; B.80m; C.40m;D.420m。44.深井泵不易直接向居民用户供水的主要原因是 。A.井深太大; B.泵的效率曲线窄;C.水中有井中抽升上来的细沙;D.泵的效率曲线平缓。45.射流泵的扬程是 。A.射流泵进口处单位重量工作液体所具有的能量;B.射流泵进口与出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能量差值;C.射流泵吸水管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能量;D.射流泵出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能量。46.射流泵的流量比与压头比的乘积为 。A.0.30;B.0.60;C.0.70;D.0.8547.气升泵系统中风罐的作用是 。A.提供风量;B.消除扬水管中水气分离的不利情况;C.稳定风压;D.溶解气体。48.往复泵是利用 来输送液体的A.依靠泵缸工作容积的周期性变化;B.依靠电动机提供的功率;C.依靠外部高速气体提供的动能;D.依靠高位水池提供的水的位能。49.往复式的特点是 。A.可以不灌泵; B.流量小、扬程小;C.出水有压力冲击现象;D.可以用出水阀门来调节流量。50.送水泵站的特点是 。A.泵站埋深大; B.吸水井水位变化大;C.多为地面或半地下泵站;D.泵站内泵数量较多、泵型号较多,泵站面积大。51.循环泵站的特点是 。A.安全要求高,备用机组少;B.水压要求稳定;C.水量基本稳定;D.水泵台数多,泵型相同,且采用自灌启动。52.如果气升泵升水高度为30m,扬水管内水气乳液的容重700kg/m3,那么喷嘴淹没深度是 。A.70m,B.等于30m,C.13.0m,D.43m53.水泵基础的作用是 。A.承受管道的重量; B.承受压水管道的水力冲击;C.承受管道阀门重量;D.承受机组重量及机械振动。54.吸水管要求一定的淹没深度原因是 。A.不吸气;B.不漏气;C.不积气;D.不吸池底泥55.吸水管顺水流方向应保证一个上升的坡度,原因是 。A.不吸气;B.不漏气;C.不积气;D.不吸池底泥56.水泵压水管路设计流速较大的原因是: 。A.控制泵站内部损失; B.提高水泵的扬程;C.提高安装高度; D.减小压水管路的管配件尺寸。57.吸水管路上设闸阀的目的是 。A.检修阀门;B.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