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 )进入梦境。现在_,_,_,_,_。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浩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 )。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 )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1文中加点的词或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葱茏 纷至沓来 b氤氲 明眸浩齿c一袭青衫 踟蹰 d蓦一回首 徘徊2依次填人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忽然典雅 演示 b忽然 文雅 演绎c恍然典雅 演绎 d恍然 文雅 演示3依次填人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 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a b c d【答案】1b2c3c【解析】1试题分析:b明眸浩齿明眸皓齿。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恍然:仿佛。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刘迅速而出乎意料。文雅:形容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典雅:优美不粗俗。演示: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演绎:铺陈,发挥。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试题分析: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3月1日,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20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该馆中保存着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b本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在对抗性和观赏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八强战之后,比赛打得更加难舍难分,这与四位名帅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不无关系。c在2015年央视网络春晚上王铮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醇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泪盈眶。d年初,一幢3d打印的建筑在苏州正式亮相。建筑墙体上的波浪形纹理层次分明,层与层之间密不透风,看上去浑然一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项张冠李戴,“不胫而走”比喻消息等传播迅速。b不合语境,“难舍难分”形容彼此感情很好,难以抛舍分离。c项不合语境,“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打车软件“嘀嘀打车”通过微信支付车费优惠额度的增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撒钱”大战再次升级,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b举办微山湖放鱼节,有助于进一步加大微山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群众关心水域生态环境、呵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意识。c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句式杂糅 。c项不合逻辑。d项搭配不当。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虽非最早,却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中包含着开明与革新的思想。开明的核心有四点。一是民为贵,如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二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如班彪所说的“从谏如顺流”,这是明君的必要条件,也是治国的要求。三是举贤授能,礼记说:“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这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四是以法为准,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思想。中国人往往将“盛世”与“开明”联系起来,称之为“开明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这些盛世都是比较开明的。以唐为例,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玄宗任命姚崇为相,姚崇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事”,玄宗从谏如流,取得很好的效果;宋璟继姚崇之后贯彻姚崇的政策。宋代的政治设计也有一定的开明性,宋代健全了一整套文官制度,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相配合也相制约。宋仁宗表示,处理天下事不专由自己一个人决定,这便是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中华文明中还包含着变易革新的思想,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诗经赞美周文王的话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便是对“维新”的赞美。周易中“日新之谓盛徳,生生之谓易”,指出了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周易又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从穷到通的关键。其实,周易的这个“易”字,就是变易的意思。关于中国哲学中的变易思想,张岱年先生举了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系列哲学家的言论,总结说:“中国哲学承认变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这种变易的思想,常常被用作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长足发展。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促成了新型士人的成长;从里坊制到街巷制,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古体诗到近体诗,再到词和曲;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学的突飞猛进。中华文明中也包含着因循守旧的因素,所谓“祖宗之法具在,务行故事,慎所变改”,诸如此类。回顾历史,凡是革新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文明就得以健康发展;凡是因循守旧的势力占据上风的时候,文明的发展便受到阻碍。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开明,唯开明才能广得人心,唯开明才能云蒸霞蔚;革新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6下列关于中华文明的开明,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民为贵”思想、班彪的广开言路论都提出了明君的首要条件是有开明思想。 b礼记说的举贤授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唐太宗据此提出了最早的法治思想。 c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公认的因比较开明而闻名的盛世。 d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配合又制约,证明宋代政治是非常开明的。7对中华文明的变易思想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包含着变易的思想,诗经中有赞美周文王、实质上赞美“维新”的话语。 b周易的“易”就是变易的意思,周易指出,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c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哲学家的观点都含有中国哲学的变易思想。 d变易的思想历来被用作为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发展。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中有开明与革新思想,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b我国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巩固,新型士人的成长,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变革带来的文明发展成果。 c唐太宗与唐玄宗分别任命开明的姚崇、宋璟为相,从谏如流,重视民本,取得很好的政治效果。 d革新的力量与因循守旧的势力的并列存在,使得中华文明有时健康发展,有时受到很大的阻碍。【答案】6c7d8b【解析】6试题分析:a“都提出了明君的首要条件有开明思想”有误。b“据此提出了最早的法治思想”不准确。原文说“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思想”。d“证明宋代政治是非常开明的”有误,原文说宋代有“宋代的政治设计也有一定的开明性”。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试题分析:d项“历来被用作为变法的依据”有误,原文说“常常被用来作为变法的依据”。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试题分析:a中强加因果关系。c“唐太宗与唐玄宗分别任命开明的姚崇、宋璟为相”有误。姚崇、宋璟都是唐玄宗时相。d“革新的力量与因循守旧的势力是并列存在的,有时健康发展,有时受到阻碍”不当,原文无依据。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昌坐槛车征叫,玄由是著名。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部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多以为讥。后谢病免,复公车征为司徒长史,拜将作大匠。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素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遂策罢。岁余,拜尚书令。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上。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帝不从,而迁升侍中。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复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玄嗔目呼日:“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散,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选自梁书)注释:征:指押解犯人进京。城旦:刑法名,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9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案其奸 案:查究b趣嫁其母 趣:通“促”,赶快,急促c复以疾罢 疾:痛恨d悉收昌宾客 收:抓捕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00804181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b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c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d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桥玄追究陈相羊昌的罪行,大将军梁冀急发檄文救羊昌,周景也顺从梁冀欲召回桥玄,但桥玄不为所动,且追查羊昌更急,最后用囚车将羊昌押解进京。b郡人姜歧,守道隐居,名声很大。桥玄召他为吏,姜歧称病不去,惹得桥玄生气,威胁要让他的母亲改嫁,郡内士大夫争相劝谏,桥玄才停做这件事。c桥玄位列公位时,推荐与自己素有矛盾的南阳太守陈球做廷尉,又奏请皇帝免去与皇帝有旧恩的太中大夫盖升之职并将其关押起来,皇帝没有同意。d桥玄10岁的小儿子被人劫持,绑匪索要财物,桥玄不许,并催促已包围劫匪的士兵发起进攻,自己儿子遂被杀死。但从此劫持人质的事件再也没有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5分)(2)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5分)【答案】9c10c11c12c13(1)桥玄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给皇帝上奏章,援引国家出现的许多灾祸弹劾自己。(2)凡有劫持人质的,都一同杀掉,不得用财宝赎回人质,开启奸贼犯罪之路。【解析】9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a前“与”,介词;后“与”,连词。b前“所”,表被动;后“所”,所字结构。c都是转折连词,“但是,却” d前“以”,介词;后“以”,连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c奏请皇帝免盖升职是在桥玄任尚书令时。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文参考译文】参考译文: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桥玄年轻时做过县功曹。当时豫州刺史周景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到了梁国,桥玄谒见周景,伏地陈述陈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做总领陈目从事的官,彻底查究羊昌的罪行。周景钦佩他的意志,就任命他担任此职并派遣他去。桥玄到达陈国后,全部抓捕羊昌的宾客,具体拷问贪污罪行。羊昌向来为大将军梁冀所推重,梁冀急发文书救羊昌。周荣秉承粱冀意旨想召回桥玄,桥玄退还文书不为所动,拷问羊昌更急。羊昌最后被囚车押解进京,桥玄从此出了名。桥玄被举为孝廉,补洛阳左尉。这时粱不疑任河南尹,桥玄因公事当到府里接受问询,不想受粱氏的羞辱,弃官回到乡里。后来四次升迁做了齐相,因事犯罪被罚为城旦。刑期满后,被征召,升为上谷太守,又做了汉阳太守。这时上郡县令皇甫祯有贪污罪,桥玄把他抓起来剃去头发用竹板痛打,皇甫祯死于冀县集市,一境都被震动。同郡人姜岐,守道隐居,名声传遍西州。桥玄召他为吏,他称病不往。桥玄很是生气,勒令督邮尹益强迫他,说:“姜歧如果不来,赶紧让他的母亲改嫁。”尹益坚持求情,桥玄不允。尹益就急忙告诉姜岐,姜岐坚决卧床不起。郡内士大夫也争着劝谏,桥玄才停止了这件事。当时的人颇有些讥讽他。桥玄后来谢病免职,又被公车召为司旋长史。灵帝初年,桥玄被征召为河南尹,转任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升为司空,转任司徒。桥玄素来与南阳太守陈球有矛盾,自己在三公之位后,便推荐陈球做廷尉。桥玄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上疏,援引国家出现的众多灾祸来弹劾自已,于是被免职。一年以后,被拜为尚书令。当时太中大夫盖升与皇帝有旧恩,以前做南阳太守,贪污数亿以上。桥玄奏请免去盖升之职并将他关押起来,没收其贿赂所得,皇帝不同意,反而提拔盖升为侍中。桥玄称病免职,拜为光禄大夫。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升任太尉。几个月后,又以病罢免,拜为太中大夫,回到家中就医。桥玄的小儿子年10岁,一个人在门边玩耍,忽然有三个人拿着木棍劫持他,跑入桥玄房舍,登楼,向桥玄索要财物,桥玄不给。一会儿,司隶校尉阳球率领河南尹、洛阳令赶来,围攻桥玄家。阳球等人担心劫匪杀害桥玄的儿子,不想逼迫劫匪。桥玄瞪着眼睛喊叫道:“奸人没有王法,桥玄难道因一个儿子的性命而放掉国贼吗?”催促命令兵士前进。兵士们于是进攻,桥玄的儿子因此死了。桥玄于是到朝廷谢罪,请求下令天下:“凡有劫持人质的,都一并杀掉,不得用财宝赎回人质,开启奸贼犯罪之路。”于是朝廷用诏书发布了这个命令。自安帝以来,法禁渐渐松弛,京城劫持人质,不避权贵之家,而从此之后就再没有了。桥玄在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死去,时年75岁。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出塞 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1)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4分)【答案】(1) “冲”,冲向,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2分) “缺”,缺口。写战士作战使宝刀出现了缺口,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分)(2)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动作描写,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2分)第一句用“金带连环”束“战袍”等衣着的外貌描写,刻画出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第二句“马头冲雪”的环境描写,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三、四句中,“卷旗”的动作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乱斫”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2分。能从外貌、环境和行动三方面选两点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诗歌人物形象特点首先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如果是陌生的诗人,要注意题目给的注释。其次,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特别是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的词语,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在师说中揭示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周瑜轻松地指挥战争取得胜利的两句是“_, _。”【答案】(1)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3)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16下列文字从哪几个方面针对“瑞士svitec防辐射芯片”进行介绍的?(每条不超过7字,共30字以内)(4分)瑞士svitec防辐射芯片镶有不同晶体和其他天然矿物,这些成分都一直被用作针对防护各类电磁波,能对吸入射线磁辐射进行阻隔与过滤,对辐射产生物进行混合统一。该芯片适用于移动电话、电视和其他日常电子设备。防辐射芯片能极大减少和抵抗辐射与其他射线所产生的不良效果,能在自然的基础上,大量地抵御来自手机造成的电磁场威胁。科学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它可以防止和转化67%的辐射,且能平衡设备电磁能量与身体本身的磁场,使双方得到和谐。【答案】芯片工作原理(结构成分构成),适用范围(对象),工作效果,科研数据支撑。(意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该文段的主要意思是,防辐射芯片利用晶体和天然矿物,减少和抵抗辐射,适用于日常电子设备,能抵御电磁场威胁,且可平衡设备电磁能量与身体磁场。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顺序、表达和谐一致。(4分)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夏天,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的春,错过了春风唤醒田蛙的春。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绿色的生活、生动的世界。【答案】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时间顺序2分,句式和谐一致2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句式转换中的散句变整句,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立基准句,然后把其它句子按照基准句的句式来改写,最后再调整一下语序即可。调整句子的顺序包括两方面:一是把握句子的整体意思,本语段应按四季顺序排列语序;二是句子成分要相对一致,修饰、排比统一。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广州某乘客欲去北京旅游,拿不准乘坐飞机还是坐火车。他咨询了广州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根据下面两张时刻表,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简要介绍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要求亲切得体,言之成理。(每句不超过30字)mu1342航班广州北京时刻表航班号起点站起飞时终点站到达时mu1342广州08:00北京10:55t16列车广州北京时刻表车次列车类型始发车站发车时间到达时间t16空调特快广州17:25第二天13:50(1)如果选择飞机,_ (2)如果选择火车,_【答案】(示例)(1)(如果选择飞机,)早晨8:00出发,上午10:55到达。您既可缩短行程时间,又能遨游蓝天。(29字)(2)(如果选择火车,)17:25出发,第二天13:50分到达,这样您既可休息一宿,又能节省旅资。(29字)【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表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图表提供数据的对比(横比和纵比),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的能力。本题答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发和抵达时间,二是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注意前者容易被忽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又见边关芦花翩翩飞闭剑东伴着习习江风,迎着冉冉秋阳,伫立于巍峨的中越红河大桥,静观,桥之下,红河畔,融融芦花正飞舞。飘逸又洒脱,甚是壮阔。芦花是秋天的精灵,这话不假。历经风雨和酷暑、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平日里貌不惊人的芦苇们也迎来了生命中最为期待的时光,一团团的芦絮争相抽出,一枚枚细腻的芦花随风摇曳,誓要将丰收的秋天变成芦苇的盛大节日。芦苇不是农作物,断然不可能带来五谷丰登的丰收美景。但却能给人清爽怡人的美妙感受;芦苇不是人类种植的花草树木,注定不会轻易屈服于人类的招呼使唤,哪怕刀砍火焚乃至挖根,芦苇依旧是以倔强到了极点的姿态来回敬人类。又是一年深秋时,边关芦花漫天飞。飘飘的芦絮,摇弋着动感的舞姿,放飞憋了一年的心事,在飒飒秋风中,去追逐那注定要让它们亢奋一生的梦想,去寻觅另外的生命芳草地。也许,待到明年开春时,一棵棵柔弱的芦草就顽强地生长开来了,慢慢地,经受大自然的残酷考验;迅速地,汲取大地精华,不出几年,它们也会成长为独霸一方的野草。从宽敞的中越红河大桥沿着红河东流的方向一路远眺,眼帘中,总是会跳跃着红河芦花的英姿,总是荡漾着芦苇的轻浪。又是一年深秋时,芦花正开得如痴如醉。开得如痴如醉的芦花集结了很多羡慕的目光和亮丽的闪光灯。在蜗居的边关小城,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小小的边城河口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再加上直达昆明的高速公路的通车,每年来河口或经河口前往越南观光旅游的旅客不下八十万人次,这对于一个常住人口不足十万的边关小城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深秋时,正是河口一年当中最凉爽怡人的时候,当北方已经寒风嗖嗖白雪皑皑时,深秋的河口正是养人的时候,太阳暖烘烘地照着,照着游人的心也暖烘烘的。于是,沿着红河及南溪河两岸依次开放的芦花也就成了河口的一大美景,虽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却也是气势逼人的,决不轻易服输。河口的芦苇因为是沿着界河一线生长,所以就成了事实上的边关芦苇,边关自古以来就从不缺乏流血和牺牲,更不会缺乏刚强和傲骨,所以这里的芦苇也就多了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每每看到芦苇骄傲无比地开花了,我总会给予它们最热烈的歌颂。为心中那汩汩而萌的感动。我心中关于芦苇的感动是源远流长的。很小很小的时候,太调皮的我总是难免挨上父亲的芦鞭抽打,那鞭子就是一根光滑的芦苇,打在身上那是揪心的疼啊。稍大,就喜欢折腾芦苇了,有一种报复的意味,喜欢折断它们、腰斩它们乃至是焚烧它们。只是后来听说芦苇对农民来说是有大用处的,我才慢慢停止了对芦苇的“暴行”,慢慢地我也在萌发对芦苇的爱好之情。不用说,芦苇丛中的鸟窝就够自己乐的了,更何况是春天时那鲜嫩的芦笋呢。再后来,读懂了诗经蒹葭篇,于是独自一人的时候,经常会那么吟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久而久之,一种盎然的美、一样曼妙的情思便悠然而萌了,穗絮飘曳,景色迷朦,心里则浮起一缕缕情思,柔美而又凄楚,令人无法抗拒。是啊!芦苇真的是一种让人着迷的植物,据十七世纪法国最卓越的数理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大自然数十万种植物,为什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偏偏要把人比喻成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呢,为什么不是其它的一种植物,而偏偏是大自然中极为平凡普通的芦苇,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也许以我之拙见,是难以真正悟透其中的涵义的,但是如果能从这句话中悟出一些独特的人生见解,我想这样的思想之旅应该是值得称道的。是的,芦苇的确是一样令人费解并敬佩的植物。它们自尊、自爱、正直不阿、一尘不染、锲而不舍,它们给人展示的是众志成城、坚忍不拔、所向披靡。面对着这大自然中伟大的生命斗士,我不得不陷入了持久的感动(有删减)19在文章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芦花是秋天的精灵”?(4分)20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的句子。(4分)21文章第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2文章第段中作者引述了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6分)【答案】19芦苇历经了风雨和酷暑,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将丰收的秋天变成了芦苇的盛大节日;(2分)具有不同于农作物的清爽怡人的的美妙感觉;(1分)不屈服于人类的使唤,以倔强到极点的姿态回敬人类(1分)20使用对比、拟人的修辞于法。(2分)通过深秋的河口和北方天气的对比,突出了河口气候的凉爽怡人;(1分)借助拟人的修辞格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河口芦花的美,表现了其气势逼人、绝不服输的精神(1分)21写了作者对芦苇由报复到喜爱的经历。(1分)这样写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芦苇的形象,增强了真切感;(1分)引述了诗经中的诗句,增添了芦苇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文章富有文采;(1分)为下文写芦苇之思做铺垫(1分)22一芦草是柔弱的的,但能顽强生长,能经受住残酷的考验,汲取大地精华,成为一方美景;(2分)芦苇不择环境,具有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2分)芦苇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一种盎然的美,是大自然伟大的斗士(2分)【解析】19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含意,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建立起“六看”思维模式。所谓“六看”,指句内三看,句外三看。句内三看:一看句子关键词语,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特点。句外三看:一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答题时应注意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语作抽象化处理。考点: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试题分析: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对文章的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2试题分析:探究题是一道论述题,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探究题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必须有理有据。但不要脱离文本,更不要背离主流观点作答。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往往就体现在探究题上,我们不要为思维创新而创新。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七、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起“送失物要车费”被称敲诈的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当事人之一是四川绵竹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