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学会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重点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体会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从什么地方看出?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一)阅读6到7段(“渑池会”)1、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 2、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 3、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根据这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作者详写这段话有什么用意? 4、复述渑池会上的斗争经过,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 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 5、廉颇是否也有功呢? (二)阅读第8段(“廉蔺交欢”)(这部分要求背诵,需反复朗读。)1、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 2、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 3、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思考: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 4、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 【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a基础积累古今异义于是相如前进缶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词类活用相如廷斥之 且庸人尚羞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文言句式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遂与秦王会渑池。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课时)课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学会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体会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学习过程:【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官职不同:上次是以舍人充当使者,这次是以上大夫充当国君副手)从什么地方看出?(唯书“相如从”,他人不书;“顾召赵御史”。)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三年)【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一)阅读6到7段(“渑池会”)1、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2、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卬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3、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根据这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作者详写这段话有什么用意?(为“廉蔺交欢”张本。)4、复述渑池会上的斗争经过,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秦方蓄意进行挑衅;蔺相如不畏强暴。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表示了敢于跟秦斗争的决心。)5、廉颇是否也有功呢?(有。“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一句暗写廉颇。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二)阅读第8段(“廉蔺交欢”)(这部分要求背诵,需反复朗读。)1、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2、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斗”)3、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思考: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己非。)4、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带着问题获取知识【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a基础积累古今异义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走)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扬言,到处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旁系亲属词类活用相如廷斥之 在朝廷上且庸人尚羞之 羞,以为羞耻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以为先;后,以为后文言句式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判断句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状语后置的倒装句:遂与秦王会渑池。 会(于)渑池 省略句4、一词多义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秦贪,负其强 (倚仗,凭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