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 设计 .docx_第1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 设计 .docx_第2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 设计 .docx_第3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 设计 .docx_第4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 设计 .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的冬天学习目标:1、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2、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3、 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应该是要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领会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学重点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的写法上。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刘凤诰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的一副槛联,相传是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所作。这一对联把济南的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而我们的作家老舍先生对此地的冬天更是情有独钟。那么济南的冬究竟有着怎样神奇的魅力竟让他如此心醉神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一探究竟。二、预习检查1生字济(j)南 伦敦(dn) 髻(j) 贮(zh)蓄 水藻(zo)看(kn)护 暖和(hu) 镶(xing)澄清(chng)宽敞(chng)2用词写话:写一段话,看谁用下面的词语多温晴 贮蓄 澄清 空灵 蓝汪汪 安适 秀气3作者简介与背景(个别介绍,互相补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写作背景: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三、初读感知,找温晴学生初读课文,思考。(1)用一句话概述对全文的总体印象。(2)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3)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四、赏析探究,品温晴(1)学生合作讨论上面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雪等景物。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温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的山、水。(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带给你“温晴”感觉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五、拓展延伸,忆温晴请带着“温晴”的心回忆一下,往年寒冷的冬天或是痛苦的日子里,你有过“温晴”的感受吗?六、妙笔生花,写温晴请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模仿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将家乡的美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本想根据文章的特点,从工具性出发,如体会优美的语句,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而在字里行间感受济南的“温晴”,以提升人文性的原则。亦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最终完成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但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充实,略微面面俱到的讲析,整堂课的重难点不能较明显突出,有点本末倒置。济南的冬天是是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作者把景物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意志,而这种特点,需要通过不断的朗读揣摩加以突破,而本教案设计的“朗读”环节,只停留于表面,学生不能从读中体悟作者的情感。所以,本教学设计可以从两方面加以修正,一是明确教学重点,二是务实朗读环节。【同步达标练习】一、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济南()AjBj2贮藏()AchBzh3澄清()AdngBchng4着落()AzhuBzho二、依照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狭小),城外又那么(宽广、宽敞),山坡上(建着、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冒着、卧着)点雪,对,这是张水墨画(也许、大概)是唐代名手画的吧。三、找出与其它三句修辞手法不的一项()A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C.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详地睡着,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D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四、选择题1下面对文章写作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B文章侧重写人的活动,从而突出“温晴”的特点。C文章重点写了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景物。D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做到情景交融。2对“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济南人在冬日逗人喜欢的容颜B说明济南人在冬日的和善面貌C表现济南人在冬日安适舒畅的情态。【创新能力训练】一、描写景物由于观察时的立足点不同,往往采用不同的描写角度。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详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从上面看下面)B“古老的济南这是张水墨画”(不断改变立足点描写所见景物)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地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从下面仰视上面)D写小雪后的山景,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一一写来。(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