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练习题.doc_第1页
《人琴俱亡》练习题.doc_第2页
《人琴俱亡》练习题.doc_第3页
《人琴俱亡》练习题.doc_第4页
《人琴俱亡》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琴俱亡【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人琴俱亡: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近义词】:人琴俱逝、睹物思人、人琴两亡、高山流水 【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竟完全不悲伤。就要坐轿子去看望丧事,一路上竟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停放尸体的床铺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义庆为人恬淡寡欲,爱好文史,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门下,当时名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著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解释【注释】: 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王子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哥哥)子敬:即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儿子。(弟弟)恸:痛苦,极度悲伤。 笃:(病)重。 而:表示承接,不译 左右:手下的人,近侍。 俱:全,都; 亡:死亡,不存在。 绝:气息终止,死亡。 何:什么。 以:因为。 都:总、竟。 此:这(一定)。 语:说话。 了:完全。 便:于是,就。 索:要。 舆:(y)轿子。 奔丧:去看望丧事。 都:一直。 素:一向,向来。 琴:名词用作动词,弹琴。 径:直往。 既:已经。 调:协调。 因:于是,就。恸:痛哭,极度悲痛。 绝:气息中止。 良:很。 良久:很长时间。 恸(tng)绝良久:痛哭了很久,几乎昏死过去。 余:多。 亦:也。 卒:死。 南朝宋刘义庆(403444)世说新语伤逝:“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世说新语是记录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 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18篇来看,人琴俱亡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性格及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 例如郗超去世了,属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父亲郗公,郗公听后并没有表现出悲伤,只是对属下说:“出殡的时候告诉我。”出殡时郗公来了,痛哭欲绝。又如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安危,大胜之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是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于家的存亡,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最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厉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猷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练习题】1.这则故事写了_与_深厚的_之情。2.“_”写子猷根据“_”推断子敬一定已经死了。3.弟弟死了,王子猷为什么完全不悲伤呢?给人们留下了疑团。_,继续加深疑问,引出下文。4.子敬的死是因为_和_。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知道_,到那时就就将和弟弟在_相见了。5.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_,表现了他对弟弟的_。本文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子猷的“_”“_”和“_” “_”,表现了子猷独特的形象。6.课文写子猷悼念子敬的独特方式的句子有:“_”“_” “_”和“_” “_”。7.课文的语言十分_。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_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_栩栩如生。8.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何以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