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内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内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内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内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 综合说明 第一节 绪言 XX 河 位于 XX 市南部 , 是 老哈河 一级 支 坤兑 河 上的 支流 ,全长 32.8km,河道比降 3.53%。距宁城县政府所在地天义镇 68km。本次设计依据现行水利水电工程有关规范、标准进行。 工程可保护 1 个行政村、 1220人口、 500万亩耕地、 林地 200亩 的安全,防洪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第二节 水文 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 4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 1800mm。区域内年内温度变化大 ,年平均气温6.7,最高气温 38.7,最低气温 -28.9,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m/s。 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 11.1m/s。 本次设计水文依据 下游钓鱼台水库实测 测资料成果,该河段P=5%设计洪峰流量为 307m3/s。 第三节 地质 工程所在地河段沿河两岸大部分为黄土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冲沟发育强烈,沟壑纵横。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是前第四纪地质以前震旦纪变质岩,中生代火山岩及侏罗纪沉积岩为主。 工程位置土质多为砂土及砂壤土,筑堤土料为砂壤土,储量丰富。 2 第四节 工程任务和 规模 根据 GB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1997 年宁城县老哈河、坤头河治理开发规划,宁城县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 确定 该河段堤防标准为 20 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 307m3/s。本次设计新建堤防 两岸各 400m,堤防迎水面干砌石护坡 两岸各 400m,护脚 丁坝 铅丝石笼 40个 。 第五节 工程管理 该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宁城县水务局交付 XX 河 防洪工程河道管理站管理,负责工程的日常维修、治理和养护。 第六节 施工 该工程主要为新建堤防 2 km,确定工期为 3 个月,即从 2008年 8 月 15 日开始,至 11 月 15 日全部完工。堤防主要以人机结合方式施工,护坡护脚主要采取人工施工。 第七节 工程量、投资和效益 防洪 工程工程量 1.76 万 m3,其中土方开挖 0.27万 m3,土方填筑 1.27 万 m3,干砌石 0.14 万 m3,铅丝石笼 0.08 万 m3, 工程总投资 40.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40.8 万元 。 工程建成后 。可保护 1 个行政村的 1220 人口、 500 亩耕地、200亩林地 的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显著的。 3 第二章 水文 第一节 流域概况 XX 河系 坤兑河 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 228km2,主河道长 32.8km,平均比降 3.53%。河道两岸大部分为黄土丘陵,部分为河川平地,土质多为壤土或砂壤土。河床下垫面由中、细砂卵石组成,河床淤积严重,河弯年坍岸速度约 5-50m,河势较平顺。 XX河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遇到大洪水,往往造成河道冲刷和大幅度变迁,形成河道险工险段,水患较大。 第二节 气象 根据天义气象站多年实测资料显示,该地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内气温变差大,冬季漫长干冷少雪,多偏北风,夏季多雨炎 热,春秋少雨多大风。多年平均降水量 450mm,且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 6-9 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 80%以上。年平均气温 6.7,最高气温 38.7,最低气温 -28.9。大陆性气候所决定本地区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 1800mm。多年平均风速 13.4m/s, 多年平均 最大风速为 40m/s, 多年平均 汛期平均最大风速 11.1m/s。土层封冻期为 6 个月, 11 月初结冻至翌年 4月上旬化通,最大冻深达 1.89m。无霜期较短,为 130-150天 。 第 三节 洪水 1、洪水成因及特征 XX 河洪水成因主要是暴雨。本地 区为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 4 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汛期的 6-8 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80%,汛期最大一个月的雨量占全年雨量的4050%,而这个月的雨量又往往集中在几次大的降雨; XX河洪水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流域内多岩石裸露,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坡陡,洪水形成历时短,洪水来势凶猛,峰高量大,在洪水过程中出现突出尖瘦主峰。 2、洪水分析 XX河属无实测资料的流域,本次水文分析直接采用下游 1 公里处钓鱼台水库的洪水成果。 钓鱼台水库水文计算成果 单位: m3/s 万 m3 P( %) 0.2 0.33 0.5 1 2 5 洪峰流量 1047 919 819 654 497 307 一日洪量 2187 1924 1742 1390 1071 680 三日洪量 3、 泥砂 坤头河为多泥砂河流,泥砂输送多集中在大洪水年份,推移质占悬移质的 20, 80以上泥砂集中在汛期 6 9 月份下泄,汛期洪水含砂量高,而且颗粒组成较细(中值粒径 D50=0.03 0.1毫米),多 为细砂和粉砂。 第三章 测量及工程地质 5 第一节 测量 本次设计在原有测绘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察分析,对于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了完善和补测 。 第二节 工程地质 一、地形地貌 XX 流域地处冀北辽西山地,为蜿蜒起伏的低山、中低山组成的山丘地形。工程所在河段两岸较为开阔,沿河两岸除有 3 5 公里宽的河川平地外,大部分为黄土丘陵,地表黄土覆盖层深厚,植被稀疏不均,水土流失严重,冲沟发育强烈,沟壑纵横。 二、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主要为前第四纪地质,以前震旦纪变质岩、中生代火山岸及侏罗纪沉积岩为主。第四纪地 质包括中更新统 Q2、上更新统 Q3、全新统 Q4。 三、堤防处地质条件 坝址处以砂壤土为主,含 15%的砂砾,最大粒径 0.5cm。地下水埋深 0.3 0.5米。 第三节 天然建筑材料 一、 筑堤土料 堤防工程 50米外多数为砂土及砂壤土,质量、储量均可满足筑堤要求,平均运距 80米。 根据 XX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土工试验室工作人员对筑堤料场取样进行土工试验,定性土壤属轻砂壤土,采用击实试验方法测得结果,最大干容重 1.68t/m3,最优含水量 14.1%,根据规范要求, 6 测得料场筑堤干容重大于 1.6 t/m3,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筑堤土料主要力学指标;内摩擦角 =25,粘滞力 C=0.6 t/m2,土料湿容重为 1.9 t/m3,浮容重 r 浮 =1.05 t/m3。 二、砂料、卵砾石 在 坤头 河及其支流河床、河滩地中,储有丰富的砂料及卵砾石,其质量、储量均可满足要求。 三、块石石料 流域内石料来源广,且多为玄武岩和花岗岩,平均运距 45公里。 第四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 7 第一节 社会经济概况 一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堤防工程位于 XX镇 呼和 村境内,设计河段沿河有 1 个行政村 ,总人口 1220 人,耕地面积 500亩, 林地 200亩。 设计河段没有完整的防洪体系,遇有大洪水,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故 修建 该段堤防,整治河道,沿河开发十分必要 。 二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各级领导重视、沿岸群众热情高。 各级领导思想统一,群众迫切要求,有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2、基础设施完善,电力、通讯、交通有保证。 3、工程建设有技术保障;宁城县水务局近年来出色完成了老哈河红庙子段防洪工程,锻炼了技术队伍,积累了 经验,技术有保障。 第二节 工程任务和规模 为了保护 呼和 村两岸的 1220口人和 500亩良田不再受到洪水威胁,使 呼和 村有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兴建 XX河防洪堤工程。工程采用 20 年一遇洪水标准,拟将 XX 河下游 400米 河道两侧各建一道防洪堤,其中 右 岸为路坝一体工程,达到堤顺直、水顺畅、路畅通。计划项目有:修建 左右岸 堤防 各 400m, 8 其中路坝一体堤防 1 条 400m。 第五章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第一节 工程布置 9 XX河防洪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治理河道 400m,修建防洪堤两岸各一条 共 800m,其中 右 岸防洪堤为路坝一体共 400m,护坡 400m。工程建设使该村 400m 河道彻底得到改造,提高防御洪水的能力,并为该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第 二 节 主要建筑物 一 工程任务及堤防标准 本次设计任务主要是堤防修筑及护砌。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T50286-98,确定河段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 Q5%=307 立米 /秒,堤防属等工程 4 级建筑物。 二 堤线布置 堤线布置依据 1997 年宁城县水利局宁城县老哈河、坤头河治理开发规划、宁城县人民政府宁政发 199788 号“关于宁城县老哈河、坤头河治理开发规划 的批复”进行。 XX河属丘陵山 区河流,水流散乱和主流摆动不定是 该河段的 最基本特征,因此河道整治应顺水之性,因势利导;固定中水河槽,稳定流路;稳定洪水河槽,满足泄洪要求。堤防线即为洪水河槽整治线 清障线 ,初步确定堤防线宽为 35m。 第 三 节 堤防工程设计 一 水面线推算 10 ( 1)控制断面和控制水位的确定 本次设计河道水面线采用能量方程计算,控制断面和控制水位选在 钓鱼台水库入口处 , P=5%水位为 307m3/s。 ( 2)河道水面线的推求 按所属河段为恒定非均匀流水流能量方程式计算,利用实测河道纵、横断面图,根据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编著的水力计算手册推荐的河道水面线计算公式,自下游向上游逐段推算。 公式:gvxgvxhhEE jf2222221112 其中: E1、 E2 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位高程, m; hf 沿程水头损失, m, hf=L J; hj 局部水头损失, m; J 平均水力坡降, J=2 21 JJ ; J1、 J2 上、下游断面水力坡降,3422RvnJ ; L 两断面间距, m; x1、 x2 流速系数,取 x1= x2=1.0; n 糙率, 取 0.025; R 水力半径, R=W/X; W 过水断面面积, m2; X 湿周, m。 ( 3)水面线计算成果 11 如下表: 水面线计算成果表 断面号 断面间距 ( m) 水深 (m) 流量 ( m3/s) 流速 ( m/s) 0-0 1.1 307 7.39 500 1-1 1.1 307 7.39 500 2-2 1.08 307 7.54 500 3-3 1.07 307 7.62 500 4-4 1.06 307 7.69 二 堤顶高程的确定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有关规定确定。 (一)堤顶超高 公式: Y=R+e+A 其中: Y 堤顶超高, m; R 设计风浪爬高, m; e 风雍水高, m; A 安全加高, m,按规范 表 2.2.1 A=0.6m。 1、风浪爬高,采用规范公式计算 HLmKKKR pv 21 其中: K 斜坡糙率及渗透性系数; 按规范 K =0.75 Kv 经验系数; 按规范表 C 3.1-2 取 KP 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 按规范表 C 3.1-3 H- 堤前波浪平均波高, ( m) ; 12 L 堤前波 浪的波长, ( m) 。 2、 计 算 风雍高度,公式采用: cosgd FKVe 2 2 式中: K 综合摩 阻 系数,取 K=3.610 -6; V 计算 风速 ,取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1.1m/s 的1.5倍; F 由计算点至对岸距离, 35m; d 水域平均水深, 1.08m; 风向垂直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 ; 计算成果如下: XX河 防洪堤高超高计算表 糙渗系数 ( K ) 经验系数 ( KV) 频率系数 ( KP) 摩 阻 系数 ( K) 计算风速 (m/s) 风向夹角 ( ) 平均周期(s) 堤前波长 ( m) 0.75 1.29 2.07 3.6 10-6 16.65 0 0.14 4.21 平均波高 H( m) 平均水深 d(m) 风区长度 F(m) 迎水坡率 m 风壅水高 e(m) 波浪爬高R (m) 安全加高 A( m) 堤顶超高 Y(m) 0.001 1.08 35 2.5 0.002 0.48 0.60 1.082 (二)堤顶高程 根据规范( GB50286-98),堤顶高为设计洪水 深 +堤顶超高+预留沉陷。因该工程为新建堤防,综合考虑预留沉陷值取坝高5%,为 0.108m,则堤顶高为设计水 位 1.19m。平均堤高 2.27m。 (三)堤岸防护计算 1、水流平行于岸坡产生的冲刷按下式计算。 13 1ncppB VVhh允规范 .2.1-1 式中: hB 局部冲刷深度 (m)。从水面起算; hp 冲刷处水深 ( m) , 以近似设计水位最大深度代替;取水深最大的断面 h=1.08米。 Vcp 平均流速 ( m/s); 为 7.54m/s; V 允 河床面上允许不冲流速 ( m/s) , 砂壤土取 2.2m/s; n 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 n=1/4。 经计算, hB=1.44m; 坝深: hB- hp=0.36m 2、水流斜冲防护岸坡产生的冲刷按下式计算 dgmVtgh jp 30122322 式中: hp 从河床底算起的局部冲深, ( m) ; 水流流向与岸坡交角(度), =11 ; m 堤防建筑物迎水面边坡系数, m=2.5; d 坡角处土壤计算粒径, cm, 取表 D.2.2-1 表的当量粒径 d=0.5cm; Vj 水流的局部冲刷流速 (m/s); 1211 1HBQV j, Q1 通过河 滩 部分 的设计 流量, Q1=307m3/s; B1 河滩宽度,从河 槽 边缘至坡脚距离 B1=35m; 14 H1 河滩 水 深 H1=1.08m, 水流流速 分配不均匀系数 查规范表 D2.2-2 =1.; VJ 水流的局部冲刷流速 VJ =7.54 m/s; 经计算, hp=0.95m 按此冲深铅丝石笼 丁坝基础深度为 1 米 。 丁坝宽取 2 米 ,丁坝长度 取 5 米。 第 四 节 防洪堤结构设计 15 一、 护砌工程 防洪堤迎水坡采用干砌石护坡,护坡块石厚 0.3m。 1、护砌厚度计算 Q=0.1mrrkhrbdb33)1_(规范 D.3.2-1 t=ncbrQ1.0, 1/3 规范 D.3.2-2 Q 护面层的块石个体重量 (t) br 块石的比重 (kN/m3) br=24 kN/m3 r 水的比重 (kN/m3) r =9.8 kN/m3 h 设计坡高 (m) 当平均波高与水深的比值 H 平均 /d=77.115.0=0.08 0.3 取 H5%=平均HHP =1.95 PH =1.95 0.15=0.29 DK 稳定系数 按表 D.3.2-1 取 DK =5.5 t 块石面层厚度 (m) n 护面块石层数 n=1 c 系数 查表 D.3.2-2 取 c=1.3 m=2.5 Q=0.15.2*)1_8.924(*5.529.0*2433 =1.4(kg) 16 t=1 1.3 (24*1.0 014.0)1/3=10.95 (cm) 层面厚度取 t=30cm 2、护坡块石在水流作用下,抗冲粒径 d=rrrgCVs _222 规范 D.3.4-1 d=1.243S 规范 D.3.4-2 d 折算粒径( m) s 块石体积 v 水流流速 取 v=1.59m/s g 重力加速度 (取 9.81m/s2) c 块石运动稳定系数 c=1.2 rs 块石重率 rs=2.65t/m3 r 水 的重率 r=1t/m3 d=11_61.2*8.9*2*2.159.122 =0.054 (m) s= 3)24.1( d=0.00084( m3) 取边长不小于 15cm块石。 二 、 堤防断面 1、右岸防洪堤结构 右 岸防洪堤为土石坝,坝顶高 2.27m,坝顶宽设计为 6m,兼顾道路,即路坝一体,迎水坡和背水坡坡比均为 1:2.5,迎水坡为 0.3m厚的干砌石护坡。 17 2、左岸防洪堤 左 岸防洪堤为土石坝,坝顶高 2.27m,坝顶宽 3.0m,迎水坡和背水坡坡比均为 1:2.5,迎水坡护坡与左 岸相同,即 0.3m厚干砌石护坡。 三 铅丝石笼 丁坝 护脚 丁坝 护脚工程采用铅丝石笼矩形结构形式。宽为 2m, 长 度为5m, 高为 2m。 第 五 节 堤防稳定计算 一 渗流计算 由于本区洪水均由夏季暴雨形成,历时短,退水快, 行 洪 历时最长不超过 24 小时,考虑不稳定 渗流 情况进行计算。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均质土堤 在 不 透水地基上; T=kHn40( m1+m2+ )Hb2 (E.4.1-1) 0n=n(1-sw%) (E.4.1-1) T 渗流在背水坡坡脚出现所需时间; b 设计水位处 堤 宽 b=3.5m m1 迎水坡 比 m1=2.5 m2 背水坡比 m2=2.5 k 堤身渗透系数 k=1.48*10-6 n0 土的有效孔隙率 n=1rr -1= 65.165.2 -1= 60.0 18 sw 饱和度 sw=14.1% 经计算 T=97.46 大于一昼夜 ,所以只考虑不稳定渗流 工况 ,对稳定渗流工况不予考虑。 当洪水持续时间 t T 时,浸润线锋面距迎水坡脚距离 L L=022nKHl = HT3_10*79.4 二 堤防抗震分析 该段防洪工程位于地震基本裂度度区,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总则,该项工程不考虑抗震设计。 三 抗滑稳定计算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筑堤土为轻砂壤土,采用击实试验方法测得结果,最大干容 重 1.67t/m3,最优含水量 14.2%。根据规范要求,测得料场筑堤干容重大于 1.6t/m3,即可满足设计要求。筑堤土料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值为:内摩擦角 =25,粘滞力C=0.6t/m2,土料湿容重为 1.9t/m3,浮容重 浮 =1.05t/m3。 根据防洪任务、地形地质条件,结合堤身的结构形式、高度和筑堤土料等选取有代表性的断面,按规范 GB50286-98的规定,采用瑞典园弧滑动计算的有效应力法进行计算。 公式: s i ns ecco ss ec2121 WW tgbzuWWbcK w 其中: b 条块宽度 (m) W1 在堤坡 外水位以上的条块重力, KN; 19 W2 在堤坡外水位以下的条块重力, KN; 圆弧滑动计算图w 2w 1ozZ 堤坡外水位高出条块底面中点的距离, m; u 稳定渗流期堤身或堤基中的孔隙压力, KPa; W 水的重量, KN/m3 条块的重力线通过此条块底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 C、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KN/m3、 ()。 经计算 K=1.48,满足规范 GB50286-98IV 级堤防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K=1.25要求。 第 六章 工程管理 20 第一节 管 理机构 该规划段堤防工程由坤头河防洪工程河道管理站统一管理,主要负责防洪工程的日常维修和养护。 坤头河防洪工程河道管理站位于宁城县 XX镇,业务受宁城县水务局领导。河道管理站由 6 人组成,其中站长 1 人,副站长 1人,专业技术人员 4 人。 第二节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依据宁政发 1997153 号“关于印发宁城县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确权划界有关规定的通知的通知”,坤头河管理范围为堤防堤角线以外 30m,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 50m。 第七章 施工 组织设计 21 第一节 施工条件 一 气象条件 根据天义气象站分析, XX河地处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内温差变化较大,多年平均气温 6.7,历年最高气温 38.7,最低气温 -28.9,土层封冻期 6 个月,每年 10月下旬开始结冻,翌年 4 月上旬化通,最大冻深 1.89m。多年平均降水量 450mm,年内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 6 至 9 月份,汛期为 6 月 15日至 9月 30日,主汛期为 7 月 15日至 8 月 15日。 7.1.2 交通条件 本次设计堤防工程位于宁城县 XX 镇 呼和 村境内,地处 XX 河中游,距天义(宁城县政府所在地) 68km。该河段有 XX到鸡冠子山村的村级公路 通过,各料 场均有简易公路,并可通行拖拉机、汽车等机械,交通较方便。 7.1.3 施工期 该工程主要为堤防 400m,选在主汛期后施工,确定工期 3 个月,即从 2007 年 8 月 15 日开始,至 11 月 15 日全部完工。有效工作日 90天。 第二节 天然建筑材料 堤防工程筑坝土料可就地取材,堤防工程处 50m 外多为砂土或砂壤土,质量、储量均可满足筑坝要求。 在坤头河及其支流河床、河滩地中,储有丰富砂料及卵砾石。其质量、储量均可满足要求。 22 坤头河流域多为山丘或丘陵区,石料储量丰富,多为花岗岩或玄武岩,质量较好,平均运距 20km。 第三节 施工要求 一、土方工程 1、基础清理:基底结实,无草根、淤泥腐土及乱石,地下水及 洞穴 处理完善。 2、填土料:土质符合设计要求,无草根杂物及石块,控制含水量在设计范围内。 3、填筑:分层铺填, 层厚小于 30厘米, 压实符合施工规范,填土含水量 控制在 14.1%, 干容重 1.60t/m3。 4、断面规格:坡面平顺,边线整齐,符合设计尺寸。 二 、干砌石工程 1、砌石基础:基础开挖或填筑必须经验收合格。 2、砌石下垫层须符合 设计要求,经验收合格。 3、石料规格, 石料最小边大于 15 厘米, 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基脚 砌筑,埋置深度,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砌筑:施工方法符合施工规范,砌体咬边紧密,错缝、石块靠紧稳固,严禁有通缝,叠砌和浮塞。 6、表面质量,砌体咬扣紧密,借位竖砌无通缝,表面平整。 23 7、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 、 铅丝石笼 1、石料、铅丝符合设计要求。 2、封口连接牢固、不松扣、符合设计要求。 3、成笼外形满足设计要求,网眼打二结。 4、堆砌成形:间距、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5、网眼尺寸 15 15cm,符合设计要求。 6、网格变形无大的缺陷。 第四节 施工进度 根据工程规模,全部工程施工期 3 个月,即从 2007 年 9 月 1日至 11 月 15 日。土方工程 10 月 15 日前完工,干砌石工程及铅丝石笼工程 11 月 15 日前完工。 工程进度横道图 项目 8月 9月 10月 11月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清基 筑堤 迎水坡整形 丁坝 石笼护脚 干砌石护坡 坝后整形 该项工程共需完成土石方 1.76 万 m3,其中:石方 0.22 万 24 m3,土方 1.54万 m3,动用人工 1.82 万工时,高峰人数 200人,计划工期 3 个月。 第八章 设计估算 25 第一节 编 制 说 明 一、 工程概况 XX河 防洪工程位于 XX市南部,宁城县 XX镇 呼和 村,地处老哈河二级 支流 XX 河中游。距宁城县政府所在地天义镇 68km。工程建设可形成较为独立的防洪体 系,其防洪任务一是保护 两 岸居民、耕地、(居民 1220人, 500亩耕地、 林地 200亩 )的安全。其主要工程为规划段沿河两岸修建 2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 4km。 工程估算由建筑工程、临时工程和独立费用等三部分构成。 1、主要工程量、材料量及用工 总工程量 1.76万 m3,其中:土方开挖 0.27万 m3,土方填筑 1.27万 m3,铅丝石笼 0.08 万 m3,干砌石 0.14 万 m3,主要材料量:铅丝 7.2t,块石 0.26万 m3。总用人工 1.82万工时,总用机械 0.2 万台时。施工高峰人数 200人。 2、施工有效期 3 个月。 二、 投资 主要指标 工程总投资 40.8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40.8万元 。 三、 编制依据 水利部水总 2002116 号发布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以下简称编制规定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2002)、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2002)、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2002)。 26 四、 工程估算原则 ( 1)基础单价编制 按编制规定第六章“河道工程”栏执行。 ( 2)人工估算单价 按“编制规定”执行。 形空间 ( 3)材料估算基础单价 主要材料铅丝以 XX市价为原价,汽、柴油以天义市场 价为原价,加运杂费及采保费(不计包装和运输保险费),运费按赤交运字( 1993)第 50号文执行。 主要材料价格 =(材料原价 +运杂费)( 1+采保费率),主要材料在 XX 购买,运距 85 公里,运费按普通货物 0.32 元 /t.km 计 ,汽油、柴油按 0.5 元 /t km 计 ,并按 XX 市物价局、交通局赤字 1993第 50号关于燃料价格上涨确定汽车运价上浮的通知,运价上调 53%。采保费率取 3%,装卸费 4 元 /t。 地方材料块石运距 20km,砂砾石运距 5km,。运费按普通砂石路0.33 元 /t km计。 ( 4)电、水、风价格 电价 按编制规定给出公式计算电价(电网电价) 1.25元 /kwh。 (5)建筑安装工程单价编制 a、建筑工程单价 建筑工程单价直接工程费 +间接费 +企业利润 +税金 . 直接工程费 =直接费 +其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