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按穴位调胃肠.doc_第1页
点按穴位调胃肠.doc_第2页
点按穴位调胃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这里介绍几个用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穴位,每个穴位每天按揉10分钟左右,即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肠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指压解溪此穴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点处。用手指 尖在穴位上一压一放,做60次,可清胃热,除腹胀,治便秘。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向外1横指处。每天点按15分钟。如果穴位周围有硬结,则要慢慢揉散。此穴能补益气血,调节胃肠功能。 揉按曲池、手三里曲池穴位置在屈肘位,肘横纹桡侧尽头处。手三里穴在曲池穴向下2寸处。每穴按揉35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能治疗腹部胀痛、呕吐、腹泻、便秘等。 掐按内关此穴位置在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处,每次掐按15分钟,左右手相互掐按。有和胃降逆,理气消胀的功效。 推擦三阴交此穴在足内踝高点向上3寸,小腿内侧正中处。推擦方向由下向上,共推60次,可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胀。 搓擦小腿坐位,抬起一侧小腿,将两手掌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面,反复上下搓擦小腿2分钟,再前后用力搓擦小腿1分钟。换另一腿再做,手法同前。小腿处有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胆经、肝经等与消化功能相关的经络,搓擦此处,可以疏通经络,激发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胃肠排出消化残渣。 (医药养生保健报8.8)(二) 胃肠神经官能症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本病主要的诱因是情绪郁怒,紧张焦虑,造成肝气郁结,肝木克脾,脾胃受损。在治疗上,主要是以疏肝理气,使经络之气畅通,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为治疗原则。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点压、按揉,来达到理气通腑的目的。具体方法有: 胸背部点穴用手指点按膻中(在两头乳连线中点)、天突(在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背部的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每穴按压1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 推擦背部俯卧,由他人帮忙,用手掌根部沿脊柱两侧由上向下推擦,左右各推36次,以自觉皮肤透热为度。 点按内关等穴(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足三里(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旁开1寸),内庭(足背第二、三脚趾缝纹头处),以及胃肠穴(在足底第二趾跖关节下方)。以上穴位每次点按约1分钟,还可以在胃肠点上用艾条点燃后温灸。(三) 生活小卫士之增强肠胃功能的穴位 食指是属于大肠经,用大拇指指腹从食指指尖开始,往手腕方向轻轻按摩. 肠胃不好的人,一般是刺激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不强,不能顺利完成分解运动和蠕动.所以他们吃饭觉得很痛苦,甚至会觉得想吐.胃的自主神经很容易感觉到压力,据统计,有50%左右的商务人士是由于不安和不愉快导致肠胃慢慢地变得不好. 另外,还有的人是由于肠胃过敏,不仅喝牛奶吃冰激凌要过敏,连吃蛋糕都要过敏.这是因为肠胃不好的人,胃中酶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以至于消化食物的蠕动运动非常微弱所致.这样的人应该每天两次进行下列运动就可以刺激肠胃,并通过增强腹肌韧性来激发胃的蠕动功能,还可以消除焦虑的心情,促进消化酶的分泌.请尽快开始实施吧. 重点是从属于大肠经的食指.首先活动双手指尖,然后坐在椅子上,用两手扶着椅子,双腿伸直,用两手将身体支撑起来,使身体悬浮在椅子上.5秒钟以后慢慢恢复原状(反复5次,中途稍稍休息一下再进行).将此作为每天的运动,即使再受到同样大的压力,肠胃也能健康无碍. (四) 胃肠神经官能症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建里、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内庭、胃俞、脾俞、肝俞等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 (1)点按建里、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内庭,每穴约半分钟。 (2)按抚法。医者用两手全掌着力,自剑突下沿腹中线至脐下反复按抚3分钟。 (3)团摩法。医者两手全掌交替着力,沿升横、降结肠方向,自右向左旋转运摩,手法要轻快、柔和、较深透,反复团摩3分钟。图48。 2.病人俯卧位 (1)点按肩井、胃俞、脾俞、肝俞,每穴约半分钟。 (2)捏脊法。医者两手拇、食、中指着力,横抵长强穴上,两手交替沿督脉循行线向前推进至大椎穴上,随捏随推,每捏捻三下,上提一下,反复施术3-5遍。 (3)擦法。医者两手全掌着力,置于骶髂关节八髎穴处,反复擦摩至皮肤微红,有热感为宜。 注意事项: (l)腹部经穴按摩手法要轻柔、缓和、适中,切忌马虎粗暴。病人饭前、饭后1小时内和酒醉后不宜作此法治疗。 (2)本病平时要注意护理,防止复发,特别要注意饮食适当,情志舒畅,生活规律,禁忌吸烟饮酒。这里介绍几个用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穴位,每个穴位每天按揉10分钟左右,即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肠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指压解溪此穴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点处。用手指 尖在穴位上一压一放,做60次,可清胃热,除腹胀,治便秘。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向外1横指处。每天点按15分钟。如果穴位周围有硬结,则要慢慢揉散。此穴能补益气血,调节胃肠功能。 揉按曲池、手三里曲池穴位置在屈肘位,肘横纹桡侧尽头处。手三里穴在曲池穴向下2寸处。每穴按揉35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能治疗腹部胀痛、呕吐、腹泻、便秘等。 掐按内关此穴位置在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处,每次掐按15分钟,左右手相互掐按。有和胃降逆,理气消胀的功效。 推擦三阴交此穴在足内踝高点向上3寸,小腿内侧正中处。推擦方向由下向上,共推60次,可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胀。 搓擦小腿坐位,抬起一侧小腿,将两手掌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面,反复上下搓擦小腿2分钟,再前后用力搓擦小腿1分钟。换另一腿再做,手法同前。小腿处有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胆经、肝经等与消化功能相关的经络,搓擦此处,可以疏通经络,激发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胃肠排出消化残渣。(医药养生保健报8.8)按摩六穴位治好肠胃病 作为教师,由于起早贪黑,工作时间没有保障,特别是在农村学校,领导盲目的与城里中学比教学成绩,教师压力大,导致肠胃不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常疼痛、大便次数比常人偏多,每日至少三次,呈稀粥状,针对这样的情况,特介绍以下穴位,帮助还解病灶: 按摩六穴位: 合谷: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二指间的指蹼沿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或将拇、食指张开用力伸直,在第一、二掌骨间见微凹陷处。 劳宫:在掌心横纹处,第二、三掌骨之间,屈指掘掌时,当中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