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家有小偏方.doc_第1页
宝宝发热家有小偏方.doc_第2页
宝宝发热家有小偏方.doc_第3页
宝宝发热家有小偏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宝发热家有小偏方 宝宝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发烧的症状发生,有的父母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求孩子迅速退烧,吃的、塞的通通来,事实上,过与不及,对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种负荷。一、小儿发热 激素退热不可取 小儿发热,做父母的总是恨不得马上把孩子的体温降下来。由于激素能够抑制致热原的释放,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还有很强的消炎、抗毒等作用,退热效果显著,所以一些基层诊室就常用地塞米松为患儿退热,甚至作为常规用药。殊不知,这样会给患儿的生长发育带来诸多害处。1、易造成小儿虚脱 由于激素退热作用显著,患儿体温骤然下降,可出现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气短、胸闷、晕厥等虚脱现象,倘若防护不当,极易引发跌伤等意外事故。2、降低小儿免疫功能 发热是人体抵御疾病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用激素降温,会抑制机体的淋巴细胞发育和分化,降低免疫防御反应,给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以可乘之机,使病情恶化或诱发体内组织器官的感染。3、诱发或加重患儿消化道溃疡 激素类药物可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黏液生成,阻碍组织修复或减弱前列腺素对胃壁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小儿患者,胃肠道黏膜比较娇嫩,容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穿孔。4、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经常或过量使用激素会使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引起钙质吸收量减少而排出量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造成骨骼发育障碍。 可见,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儿科许多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把它当成退热药常规使用,极不可取,必须反复权衡利弊,严格按照适应指征合理使用。二、小儿发热护理常见6错误 发热是小儿的常见症状,尽管是司空见惯,但当小儿发热时,家长仍特别紧张,在护理过程中有时家长还犯错,采用一些不当的方法,从而影响治疗与护理的效果。现指出小儿发热护理时易犯的6种错误,希望家长们能引以为戒。1错: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 当小儿发热时,有的家长怕小孩再受风,于是将小儿裹得严实。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散热降温,而且还会诱发小儿高热惊厥。 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2错:选用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来退热 人们通常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起到迅速退热的效果。实际上事与愿违。因为当孩子发热时,皮肤的血管扩张,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会引起小儿血管强烈收缩,导致小儿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甚至加重小儿的缺氧,出现低氧血症。如有的家长用95%的酒精擦浴,这样不但不能起到退热的作用,而且有可能造成小儿皮肤脱水或酒精中毒等,从而加重病情。 正确的做法是:给小儿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擦浴的地方主要是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才能达到退温的效果。3错:不正确使用退热药 有许多家长一看到小孩发热,恨不得用退热药马上给孩子快速退温;而一些基层医院,也顾眼前利益,随便滥用退热药,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殊不知,降温过快并不表示病情有所好转,若是应用不当,还可引起小儿大汗淋漓,出现虚脱等不良反应,造成小儿不必要的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若体温超过38.5,则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在使用药物前,家长最好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4错:随便给孩子服药 小儿发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的家长为了方便,常上药店自购药物给孩子吃。但是由于小儿的病情变化快,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加上小儿的肝脏解毒功能不足,肾脏发育不完善,故易受药物影响,造成脏器功能的损害。母亲感冒了,家长为防止小儿感染,就将自己服的感冒通给小儿服,想起到防病的作用,可是孩子服药后会出现血尿,及药物性损害。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成人的药物,自购药物也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造成小儿不必要的伤害。5错:盲目喂消炎药物 小儿发热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发热。但有一些家长或医生,一见小儿发热,就盲目喂消炎药物,有的病人家长还要求用进口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在没有弄清小儿发热的真正原因下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孩子身体康复。 正确的做法是:小儿发热时,最好是上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6错:小病大治,有点小病就打点滴 有不少家长认为,打点滴的降温效果好,可以补充水分,所以小儿一有点发热,主动要求打点滴。虽然这种治疗方法好,但也有不少的不良反应及有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开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配合药物治疗。若是出现体温持续不退,饮食欠佳时,可以使用静脉输液。三、简易推拿治小儿外感发热一、常用穴位及操作法 1、天门:位于两眉中点起,直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医者可以两拇指自患儿眉心起,轮流向上推至发际。一般20-50次.。 2、坎宫:位于两眉之上,沿眉棱骨至眉梢,成一横线。医者用两手扶患儿头,用拇指指面自眉头上沿眉棱骨分推至眉梢。一般20-50次。 3、太阳:位于两眉梢后陷中,用双手拇指端在太阳穴作顺时针(泻法)运法。一般20-60次。 4、风池:位于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用两手拇指在穴位上对按之或单手拇、食指对拿之,一般10-30次。 5、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总筋穴)起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医者用手大拇指或食、中指指面,自总筋穴向上直推至肘横纹中点。本穴性凉,一切虚寒证需慎用。一般100-400次。 6、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掌根(小指侧)向上直至肘弯尺侧横纹头,成一直线。医者用手拇指面或食、中指指面,自肘弯尺侧直推至腕部横纹。本穴性大凉,一切虚寒证需慎用。一般100-600次。 7、三关:位于前臂桡(ro) 侧边缘,自腕部大横纹头直上至肘弯桡侧横纹头成一直线。医者用手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