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课 记承天寺夜游 一、教材研究(另辟蹊径):记承天寺夜游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学情研究(学生基础):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年的文言文知识,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文言文的分析理解也有一定能力,只是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待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兴趣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创设情境,在朗读时播放幽静的音乐做背景;同时让学生运动活动的方式来带大家一同游览小石潭更能培养学生的学校兴趣。三、目标点击(简洁明确):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重点词、句的理解 与翻译。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大意、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四、重难点筛选(知识点、训练点):1.识记实词、背诵。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五、拓展链接(主体化、生活化):社会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6、 心灵随笔: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如吾两人者”。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七、学法研究(流程、意图、学法、活动):一、复习链接,整理巩固听写第十六课小石潭记生字词。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重点词、句的理解 与翻译。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大意、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有一位文人,他一生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坐过130天监牢。然而,他一生豁达乐观,晚年贬谪海南,这已是十足的流放。而此时,他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且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于是他平静地为自己打造了棺木,掘好了坟墓。 他就是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苏轼。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的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的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这位大文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设计意图:开头导语对苏轼的生平作简单的介绍,同时也交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更容易和作者的心灵碰撞。)二、自主研究,多元选择1.自由读课文,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学生读,不正确的指出。3.老师范读4.学生齐读5.托音朗读:请同学们把“念”“盖”“但”三个字在读的时候采用托音的方法来读,读出古文的味道来。指名学生读(设计意图:文言文的第一步首先是读准字音,所以设计了几种形式的朗读,以便同学们解决朗读中的问题。第二步,采用托音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古文的味道。)三、合作探讨,活动体验设计问题:(1)“记承天寺夜游”这是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加上人物,事件把它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明确:苏轼和张怀民在晚上在承天寺欣赏月景(2)苏轼和张怀民是什么关系?(3).朋友分一般朋友和好友及志同道合的朋友。你认为他们属于哪一类,并从文中找出根据。明确:志同道合的朋友,根据“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4)出示张怀民简介,张怀民:1083年被贬谪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超逸的人(5)写作背景链接: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于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6) 过渡语:怀民和苏轼同为贬谪之人,有着共同的感慨,面对澄明的月光,他们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明确: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作者称两人为“闲人”,由此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入夜及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两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冬夜出游赏月的更是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都是忙人。结尾更是直接点出两人是闲人。自嘲的意味。贬谪的悲凉心境。同学们,加上叹词“唉”字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前面,读出诗人的悲凉心境学生试读,齐读(设计意图:加上叹词“唉”更让同学们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不得志的心情,同时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设置问题:联系作者和怀民的处境,我们体会到了他们贬谪的悲凉和无奈。但是,苏轼还是一位豁达乐观之人,难道这“闲人”二字仅仅是反映了他悲凉的心境,还有没有其他感情。比如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出示幻灯片)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何处没有美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明确:闲人:闲情雅致学生试读。老师总结:只有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才能欣赏出景色的美妙,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忙着追求,忙着工作,迷失在富贵中,迷失在物欲横流中,而忽略了自己身边美丽的风景。丢掉了那一份闲情雅致。(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唉”字的不同语气的朗读,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作者当时复杂的心境)齐读课文,五、分享质疑,沉淀提升本文是苏轼和怀民在承天寺夜晚赏月,那么,他们赏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同学们从修辞或者语气上来分析此句。试读此句:请同学们在“盖竹柏影也。”前边加上“噢”这个叹词,表达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情,试着读一下。学生加上叹词试读,师生共读。(设计意图:此环节同样是加上叹词的方法,让同学们在恍然大悟中体会诗人的喜悦心情)六、达标测评,反馈矫正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无与乐( )者遂( ) 寝( ) 藻( ) 荇(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1)欣然起行() (2)水中藻荇交横()(3)如吾两人者耳() (4)月色入户()(5)盖竹柏影也() (6)但少闲人()3、本文选自_,作者_,字_,号_,_(朝代)_ 家、_家,与父_、弟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之列。4.翻译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5.理解文意。(1)记叙文一般具备六个要素,请你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六要素写在下面横线上(如果有些要素在文中体现不明显,可以不写)。(4分) _ _ (2)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分别找出并在文章里划出来。_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 )竹柏( )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 )、( )(4)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并赏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_八、个体需要(学生名单、特设内容):后进生学生名单:(陈道鹏,陈修林,周冠豆,陈启航,王梓权,曾维龙,邱勋达)特设内容: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无与乐( )者遂( ) 寝( ) 藻( ) 荇(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1)欣然起行() (2)水中藻荇交横()(3)如吾两人者耳() (4)月色入户()(5)盖竹柏影也() (6)但少闲人()九、自主学习单(导学、测评):教学目标:1.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2.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4. 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5.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解决生字词。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无与乐( )者遂( ) 寝( ) 藻( ) 荇(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1)欣然起行() (2)水中藻荇交横()(3)如吾两人者耳() (4)月色入户()(5)盖竹柏影也() (6)但少闲人()3、本文选自_,作者_,字_,号_,_(朝代)_家、_家,与父_、弟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之列。二、对子互助,翻译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三、理解文意。(1)记叙文一般具备六个要素,请你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六要素写在下面横线上(如果有些要素在文中体现不明显,可以不写)。(4分) _ _ (2)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分别找出并在文章里划出来。_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 )竹柏( )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 )、( )(4)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并赏析作者是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亳州市蒙城县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保险产品创新与行业协同发展报告
- 2025年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配方中的过敏原检测与分析报告
- 新能源人才流动与竞争格局研究报告2025:技术创新驱动下的行业未来展望
- 四六级真题及答案
- 大同双题联考真题及答案
- 五年级人教版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前景展望
- 消防检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技术推动零售门店智能化顾客服务报告
- 政策变迁课件
- 2025年江西文演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电机维护检修培训课件
-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课件 第五章 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 行政执法实务培训课件
- 烘焙类产品培训课件
- 湿疹教学课件
-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 常见消防工具的使用课件
- 九年级英语情境教学实施计划
-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