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复习试题.doc_第1页
《马说》复习试题.doc_第2页
《马说》复习试题.doc_第3页
《马说》复习试题.doc_第4页
《马说》复习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一、基础驿站1、选择注音和解释都有错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dn 十斗为一石)C、祗辱于(祗:zh同“只”)B、不以千里称 (称:chn称号)D、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hu,有时)2.解释加点的词。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策之不以其道 道: 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无马耶 4.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 家和 家 (人名),字。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他和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5.“说”是一种文体,可以 也可以 但都是为了说明 。比如、等作品。二、综合园地6.选择下列句子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不以千里称也(著称。)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道理)D、执策而临之(面对)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7.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B.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C.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骈死于槽枥之间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9.“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10. 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不以千里称也 11.“千里马”是一种比喻,文中把“人才”比作“千里马”。 读完本文,再联系社会实际思考: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真正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12、马说的中心论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3、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6、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7、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8、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2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2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0、本文采用“_”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_; “伯乐”指_ ; “食马者” _ 。 “托物寓意”;“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1.B中不以千里称(称: chng 称号)2.等:等同,一样 道:方法安:怎么 3. “见”通“现” 表现,出现。“食”通“饲” 喂养。 “材”通“才” 才能,才华。“邪”通“耶” 吗。4.昌黎先生集 唐 文学家 哲学家 韩愈 退之 韩昌黎 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5.记叙 议论 讲明一个道理。爱莲说、师说6.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策之不以其道(鞭打)(正确的方法)。7.B 8.C中的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余都是“的”之意。9.A 10. 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11.提示:德才兼备的人。三(11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何用 捐:弃 之:指死马 期年:满一年 诚:真心 致士:纳贤士 见事:被侍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 )(4)鸣之不能通其意( )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0题。(15分)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比:副词,接连地。 还:通“环”,环绕。 朝:早晨。 一旦:一天。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才美不外见。 见:_(2)执策而临之。 临:_(3)愿子还而视之。 子:_ (4)去而顾之。 顾: _8翻译选文中划“_”的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9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5分)_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3)策之不以其道。策: (4)执策而临之。策:12、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句子是 ,13、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1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7. (4分)(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8.(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2分,直译、意译均可。) (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1分)9.(3分)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意思接近即可)10.(5分)联系“伯乐”、“马”(2分),“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11、(1)有时(2)通“饲”,喂 (3)用鞭子打 (4)面对1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3、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14、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三)1用鞭子打 买 它(的) 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分)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