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浞景学校中考语文 八上 古诗鉴赏复习教案.doc_第1页
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浞景学校中考语文 八上 古诗鉴赏复习教案.doc_第2页
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浞景学校中考语文 八上 古诗鉴赏复习教案.doc_第3页
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浞景学校中考语文 八上 古诗鉴赏复习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课 题八上古诗鉴赏课型复习课考点分析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此古诗词赏析也成为近年来中考备考的一个亮点。诗词赏析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如果考生能明确诗词赏析的类型及要求,进而把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学情分析古诗鉴赏是初中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要占5分的比重。它们借助高度凝练的语言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境和形象。正因为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很多同学面对诗歌鉴赏题“欲辨已忘言”,导致很多同学丢上两三分,甚至全军覆没。这节课,我们进行相关的训练,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迎考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熟悉诗歌赏析的题目类型。2.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技巧。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诗歌赏析的题目类型。2.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技巧。课前准备了解中考诗歌鉴赏考试题型,并做历年中考诗歌鉴赏的相关习题。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活动一:真题在线,明确名著考察方式这是2014年中考诗歌考察的题目: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2上阕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分)13.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同学们,诗歌鉴赏在中考中占5分,要想在诗歌鉴赏题目上不失分,首先要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活动二:自主学习,明确诗歌鉴赏的考察要点及方式(一)明确中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和考点。1、考查要点:形象感知型(包括鉴赏人物型、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语言品味型(炼字型、诗眼型、名句欣赏性、语言特色型)、表达技巧性(包括抒情方式、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分析评价型(主旨领悟性、情感体味型、评价观点态度型)2、 考查方式:(展示课件)a、 鉴赏人物型:这首诗词(或某一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b、 鉴赏景物形象:某某指什么?某某的寓意是什么?c、 炼字型: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d、 诗眼型: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 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e、 名句欣赏型: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f、 语言特色型: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g、 表现手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等。h、 主旨领悟性:某句蕴含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i、 情感体验性: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诗词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j、 评价观点态度型: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重点:注意探究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描摹画面题型的答题技巧。(2) 典例评析,探究做题技巧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山房春事良缘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2、问题:是个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知者加速:相关中考题型练习2.交流互帮,明确答案(1)指导学生交流互帮。(2)师生互帮:交流展示,明确答案教师释疑各小组存在的共同问题3.合作探究,梳理做题技巧(1)小组讨论,方法总结,并板书展示。(2)教师提升归纳:1.炼字题技巧:先进行语法分析(修辞、词义等);展开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点出感情;点出该字创造的艺术效果。 2、描摹画面题技巧:先找相关的意象(一个都不能少);翻译句子,同时加上自己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画面。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作相应的指导。知者加速:记忆总结的方法知识4.小结 中考在考查诗词的时候,角度是不同的,会有很多的题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题型总结出相应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以一变应万变,力争让总结的规律能回答出变式的习题。要想在诗歌鉴赏题拿高分,这就要求平时多下功夫,注重日积月累,并做好阅读笔记,只有这样,才能为解答此类题目提供宝贵的素材。(三)方法应用,即时检测1、学生读野望这首诗,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2、读望洞庭湖网张丞相,分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蒸”和“撼”所展现的画面。 (四)拓展延伸,中考模拟各类中考诗歌鉴赏模拟题测试。(市编资料)活动一:真题在线,明确诗歌鉴赏考察方式学生做题,并统计练习结果,明确真题考察点在哪里,自己的失误在哪里。12.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2分,每个要点1分)13.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3分,每个要点1分)活动二:自主学习,明确诗歌鉴赏的考察要点及方式(一)明确中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和考点。学生个体思考,并回答交流。师生共同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考察方式。学生自主复习八年级上册的诗词,同桌注重炼字题和画面题的交流。学生根据教师多媒体展示的考查方式,坐相应的笔记,以便以后把相应的答题技巧写上。 (二)典例评析,探究做题技巧1自己做相关的题,了解题型,总结做题技巧。【解题指津】1、写出了诗人与朋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思家之情。【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北归途径汉江之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2、 日暮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提示根据前两句分析,同学们只要针对景物描写的主要对象“梁园”,突出其日暮时分,抓住“群鸦”“三两家”描述出其萧条破败的景象即可。根据上面所做的典型例题和相关的中考题,让学生组内进行讨论,总结炼字题和画面题的技巧与方法,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发言补充。2交流互帮,明确答案(1)生生互帮(任务完成后坐下,主动加速)互说:同桌结对,互相通晓答案。(尤其注意书写的准确)互帮中出错的或者重点的题目,做好笔记。(2)师生互帮:交流展示,明确答案。3.合作探究,梳理做题技巧(1)小组讨论,方法总结。a自主思考:明确考点,明确答题方法。b组内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借鉴好的适合自己的方法。c班上展示:展示各组所把握的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2、总结识记复习方法及答题技巧(三)方法应用,即时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