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训练4戊戌政变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1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训练4戊戌政变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2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训练4戊戌政变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3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训练4戊戌政变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4戊戌政变1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不包括()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c将人事任免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2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31898年9月在国内形势日趋紧张之际,维新派决定求助在华列强,分别由容闳联络美国使馆,梁启超联络日本使馆,康有为联络英国使馆,但无一成功。这反映出()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对帝国主义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列强和清政府之间的关系难以撼动 列强不希望中国走上富强和革新的道路a bc d4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5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与此相吻合的是()a把西方政治制度介绍到中国b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d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6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坎坷的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a bc d7.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这是1898年秋流传于京津地区的一首民谣: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材料二 图一瀛台 图二六君子遇害的报道材料三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请回答:(1)材料一、二叙述了什么事件?其影响如何? (2)材料三中谭嗣同的言论反映了维新人士的什么精神风貌?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几百年积下的毛病,其要慢慢来治。这次的失败就是新派人求快两个字的失败。如由一般有学问、有办法、有经验、有涵养的老辈出来主持,一定可得相反效果的。”黄遵宪评戊戌变法材料二康有为等维新派从理想出发,把官制改革和人事变革当做变法中首先的突破口。废八股,“触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忌”,等于断送了知识分子及现职官吏子弟的前程;裁撤冗员,将使全国成千上万的官吏免去官位,十数名巡抚丢失地方大员的宝座;裁绿营及命八旗子弟自谋生计,更将使身无一技之长的百万余众陷入绝境。所有这些人,构成了顽固势力坚实的社会基础,他们必然千方百计阻挠变法。当时的许多有志之士认为,变法要首先从教育文化、经济社会入手,从一点一滴的基础上做起,注重处理与现有社会体制的关系,力争减少阻力,在现有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变法。应该说,这样的见解和看法是符合当时的整个社会氛围的。请思考:(1)材料一中黄遵宪是怎样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2)依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变革官制和人事制度的措施与变法最终结局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后来的改革者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现代化运动”?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戊戌政变大事记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 (3)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答案1d2b3d4d5c6a7(1)戊戌政变。影响:新政几乎全部被取消,仅保留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宣告失败。(2)谭嗣同甘愿为变法献出生命,用鲜血唤醒民众,激励后来人。这种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精神,可歌可泣,让人肃然起敬。启示:我们要学习先辈,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8(1)认为维新派过于急躁、冒进,导致了变法失败。评价: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2)关系:维新派变革官制和人事制度的措施,打击面过宽,使顽固派的力量壮大了,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教训:改革要审时度势,分清主次;要注意团结一切力量,壮大改革派阵营;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等。(3)戊戌变法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摆脱民族危机,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维新派的主张。因此,戊戌变法是一场现代化运动。9(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