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oc_第1页
中考专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oc_第2页
中考专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oc_第3页
中考专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专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含义: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2 基本线索:战国提出(韩非子); 秦朝确立 两汉巩固隋唐完善 宋元发展明清强化 民国结束(1912-2-12)3 发展过程:政治上:(1)战国商鞅变法(推行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秦朝(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皇帝至高无上; b.中央: 行政; 军事; 监察; c.地方:推行 ,郡守和县令由朝廷直接任免。 作用: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人民、征收赋税,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3)西汉 的大一统 a.采纳 的建议,颁布“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 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 ”,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 管理。这样巧妙削弱了 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5)元朝推行 :元世祖 在中央设“ ”,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 ”,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6)a.明太祖 废除实行了1600年左右的 ,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加强了皇权。b.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特别设立 ,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明成祖时,又设立 。 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7)清朝雍正时期,中央设 ,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 高度膨胀的产物。(8)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被推翻。经济上:(1)秦朝:车同轨、书同文,修驰道,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统一货币( 钱)和度量衡,有利于巩固统一,加强统治,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军事上:(1)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 ,东到 。(2)汉武帝相继起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大败匈奴。思想文化上:(1)战国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 ,主张实行“ ”,加强 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巩固国家的统治。深受 国君的赏识。 (2)秦始皇 :加强了思想统治,但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汉武帝“ ”(提出者: ):从此 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4)科举制度:通过 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作为选官标准。 诞生:隋文帝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设进士科,我国 正式诞生。 完善:唐太宗、武则天、 唐玄宗。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和 。(影响: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c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后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僵化:明清 a目的: ; b危害: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从而使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废除: 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5)明清文字狱 a统治者对违背统治思想与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击。b危害:这种文化专制统治使当时的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触犯忌讳,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实行专制独裁;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6 认识:(1)一方面,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