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一章 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步步高】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一章 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步步高】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一章 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步步高】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一章 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步步高】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一章 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一、概念规律题组1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t的最大困难是()a不能很准确地测定下落的距离b不能测出下落物体的瞬时速度c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当时没有记录落体运动的数码相机答案b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cd解析a选项中,竖直向下的运动,有可能受到空气阻力或其他力的影响,下落的加速度不等于g,这样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中,物体有可能具有初速度,所以选项a、b不对选项c中,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由加速度的概念a可知,vgt,所以若时间相等,则速度的变化量相等选项d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判定是正确的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的g值大b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cg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d同一地点的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答案d解析在同一地点所有物体g值都相同在地面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从赤道到两极,g值变大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a12 m/s,39 m/s b8 m/s,38 m/sc12 m/s,19.5 m/s d8 m/s,12 m/s答案b解析平均速度,t0时,x05 m;t2 s时,x221 m;t3 s时,x359 m故18 m/s,238 m/s.二、思想方法题组5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始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同的位移所需要的时间比为()a135 b149c1 d1(1)()答案d6(2011泰安模拟)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则由图象可知(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答案abc解析由vt图象可知,t0.5 s时,小球下落至地面,速度为5 m/s,小球与地面作用的时间不计,小球刚被地面弹起时,速度为3 m/s,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h m0.45 m故选项a、b、c对,d错思维提升1自由落体运动的两个条件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重物本身无关,而与重物所处的不同位置有关3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有如下的比例关系:(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v1v2v3123(2)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x1x2x3149(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xxx135(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1(1)()一、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1)从静止开始,即初速度为零(2)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它的大小约为9.8 m/s2,方向竖直向下(1)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比在两极的要小(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会随位置的改变而变化,但变化量不大,所以我们在今后的计算中,认为其为一定值,常用9.8 m/s2,在粗略的计算中也可以取10 m/s2.(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对自由落体运动都是适用的vgt,hgt2,v22gh.另外,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比例式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是适用的【例1】 从离地500 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 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下落时刻起,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最后1 s内的位移大小;(3)落下一半时间时的位移大小答案(1)10 s(2)5 m95 m(3)125 m解析(1)由位移公式xgt2,得落地时间t s10 s.(2)第1 s内的位移:x1gt1012 m5 m,前9 s内的位移为:x9gt1092 m405 m,最后1 s内的位移等于总位移和前9 s内位移的差,即x10xx9(500405) m95 m.(3)落下一半时间即t5 s,其位移xgt21052 m125 m.规范思维(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均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比例式也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针对训练1一矿井深125 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_ s,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_ m.答案0.535解析设相邻两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t,则第1个小球从井口落至井底的时间为t10t.由题意知hgt2g(10t)2,t s0.5 s.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从时间t0开始,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等于以1开始的连续奇数比从第11个小球下落开始计时,经t,2t,3t,10t后它将依次到达第10个、第9个、第2个、第1个小球的位置,各个位置之间的位移之比为1351719,所以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hh125 m35 m二、竖直上抛运动1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1)分段法可以把竖直上抛运动分成上升阶段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降阶段的自由落体运动处理(2)整体法将竖直上抛运动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1)对称性时间对称性: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时间相等速度对称性: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通过同一点时速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通过某一点对应两个时刻,即:物体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例2】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 m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答案ab解析物体的上升时间t3 s,上升高度h45 m,下降时间t1(53) s2 s,下降的位移x1gt20 m所以5 s时物体的位移xhx125 m,方向向上路程shx165 m5 s末的速度v1gt120 m/s,方向向下,5 s 内速度改变量vv1v050 m/s,方向向下. m/s5 m/s,方向向上规范思维此题的关键在于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求出5 s内的位移和路程,及5 s末的瞬时速度(1)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分段法和整体法解答问题时结果是相同的,解题要灵活选用(2)用两种方法解题时,要特别注意物理量正负号的不同针对训练2(2010福建厦门质检)王兵同学利用数码相机连拍功能(此相机每秒连拍10张),记录下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10 m跳台跳水的全过程所拍摄的第一张恰为她们起跳的瞬间,第四张如图2甲所示,王兵同学认为这是她们在最高点;第十九张如图2乙所示,她们正好身体竖直双手触及水面设起跳时她们的重心离台面的距离和触水时她们的重心离水面的距离相等由以上材料(g取10 m/s2)(1)估算陈若琳的起跳速度;(2)分析第四张照片是在最高点吗?如果不是,此时重心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阶段?图2答案(1)3.4 m/s(2)不是上升阶段解析(1)由题意得: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所用时间为t1.8 s设跳台高h,起跳速度为v0,由:hv0tgt2得v03.4 m/s(2)上升至最高点所用时间t10.34 s而拍第四张历时0.3 s,所以还处于上升阶段【例3】 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以下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 m,“竖直高度”h11.0 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 80 m,“竖直高度”h20.10 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 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答案62.5 m解析用a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加速过程有:v22ad2离开地面后有:v22gh2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令v表示在这种假想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加速过程有:v22ad1离开地面后有:v22gh由以上各式可得h代入数值,得h62.5 m规范思维认识、了解人跳离地面的全过程是解题关键过程包括离开地面前向上的加速运动和离开地面后的竖直上抛运动针对训练3如图3甲所示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做出压力时间图象,假如做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 m/s2)()图3a1.8 m b3.6 m c5.0 m d7.2 m答案c解析由图象分析可知,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为2 s,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对称性,t上1 s,上升高度hgt21012 m5 m.【基础演练】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反比答案c解析由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由于加速度ag,所以其运动规律与质量无关,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xgt2,x与t2成正比2(2011皖南八校联考)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设抛出时t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ht图象如图4所示,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图4a8 m/s2,20 m/s b10 m/s2,25 m/sc8 m/s2,25 m/s d10 m/s2,20 m/s答案a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t2.5 s时上升到最大高度,为25 m由运动学公式可求得a项正确3竖直上抛的物体,又落回抛出点,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位移相同b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整个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d不管竖直上抛的初速度有多大(v010 m/s),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1 s时间内的位移总是不变的答案cd解析上升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而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到最高点加速度仍为g,故a、b均错,在任意相等时间t内,速度变化量均为gt,c正确,根据逆向思维知,物体上升过程最后1 s内位移和自由下落第1 s内位移大小是相等的,都为g12g,d也正确4(2010上海交大东方学校模拟)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答案b解析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 s,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hgt2g(t1)2gt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5(2011山东省日照市统测)如下图所示,在高空中有四个小球,在同一位置同时以速率v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被射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经过1 s后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构成的图形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不考虑空气阻力,四个小球有两个做平抛运动,其余两个分别做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它们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它们的相对运动是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向外做速度相同的匀速直线运动,在空中的位置构成的图形是正方形,所以选项a正确6(2011沈阳质检)a、b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球下落的时间为t,b球下落的时间为t/2,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agt2 b.gt2 c.gt2 d.gt2答案d解析a球下落高度为hagt2,b球下落高度为hbg()2gt2,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球已下落了时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hhag()2hbgt2,所以d项正确7(2011山东临沂质检)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值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a. b.c. d.答案a解析设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有hg()2,hhg()2,联立解得g.【能力提升】8. (2011济南实验中学月考)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下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5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图5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答案b解析各垫圈之间的距离之比为1357,各垫圈到金属盘的距离之比为14916,各垫圈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xgt2得t,各垫圈落到盘上的时间之比为1234,则各垫圈落地时间间隔相等,b选项正确,a、d选项错误;根据2gxv2得v,各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之比为1234,c选项错误9(2011济南质检)小芳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乡村女孩,她在学过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后,对自家房上下落的雨滴产生了兴趣,她坐在窗前发现从屋檐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的窗子的上、下沿,小芳同学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了如图6所示的雨滴下落同自家房子尺寸的关系图,其中2点和3点之间的小矩形表示小芳正对的窗子,请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