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五)人民版选修1.doc_第1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五)人民版选修1.doc_第2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五)人民版选修1.doc_第3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五)人民版选修1.doc_第4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五)人民版选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世纪的欧洲,一国之君会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这反映了()a国王需要到教皇门前祈祷 b欧洲国王的权利受教皇制约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d欧洲的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2如右图,教皇坚持给世俗君主封授王冠的目的是()a维护封建王权 b谋求基督教的统一c使教会的权力凌驾于世俗统治者之上 d针对新教的冲击,维护天主教的权威地位3为了维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中世纪的天主教会()a大力宣扬王权和神权都来自天主教会 b组织十字军侵略近东地区c将圣经解释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d为社会成员制定行为准则4异端们所受到的压力不仅仅是统治者,而更多的是来自被毒害的愚民。愚蠢,就是在暴力和谎言中长期炼成的。天主教会严厉镇压“异端”的目的是()a要人们忍受剥削阶级的各种盘剥 b要人们潜心修行,成为上帝的选民c要人们受尽人生一切苦难来赎罪 d维护自己在精神和世俗领域里的权威地位5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 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61416世纪,西欧天主教受到挑战的主要表现有()资产阶级开始兴起新贵族产生一些国家的君主想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民族国家的形成a b c d7马丁路德提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a反对罗马教廷的权威 b反对封建专制制度c反对圣经的权威 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8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出作者的态度是()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实于信仰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9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宣扬()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10“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11主张“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这体现了谁的主张()a马丁路德 b卡尔文 c亨利八世 d罗耀拉12卡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c人文主义思想 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13恩格斯说:“他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他)的教会体制是全民主的、共和的。”文中的“他”是()a马丁路德 b薄伽丘 c卡尔文 d康德14马丁路德和卡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b否定了教皇权威c灵魂得救取决于自己的善行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15.右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a b c d16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17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卡尔文宗教改革的是()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 b c d18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西欧各地的宗教改革各具特色,其中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是()a德国宗教改革 b瑞士宗教改革 c英国宗教改革 d尼德兰宗教改革19右图为伊纳爵,他在罗马天主教内进行改革,以对抗由马丁路德等人所领导的基督新教宗教改革。关于他的改革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天主教地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进行 b天主教会内有识之士的推动c通过改革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 d受到了卡尔文、亨利八世等人的支持20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第21题18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图:出售免罪符 烧死异端 皇为皇帝加冕材料二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完成:(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6分)(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请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2分)(3)结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10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面对教皇和皇帝组织的围剿,马丁路德慷慨陈词。他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材料二卡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恩格斯(1)通过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慷慨陈词的核心主张是什么?(2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卡尔文宗教改革是如何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6分)(3)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2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4分)(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6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6分)24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等进步的历史潮流。根据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以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6分)(2)以卡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6分)(3)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请从这三者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4分)【参考答案】1b“卡诺莎之辱”是德国统治者臣服于教皇的标志事件,故b项最佳。2c3c天主教会对人们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思想方面,通过宣传其教义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但被天主教会奉为经典的圣经却存有许多矛盾之处,容易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为此,天主教会牢牢地把圣经的解释权控制在自己手中。4d5c12世纪时,天主教会的权威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天主教会一开始就利用神权禁锢人性,利用特权向全体信徒征收“什一税”,生活腐化。它对“异端”进行残酷镇压,就是为了维护其至高无上的神权地位,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其说教的虚伪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教会的说教不断受到冲击。6a7a人们只要信仰上帝便可得救,圣经是唯一的神圣权威,人们可以对圣经的含义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不必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这实际上就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8d9d“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主张,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反映的也是这个思想。10c材料表明路德主张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并支配教权,所以选c。11b从材料中“上帝就先定了他是获救,沉沦”可以判断该主张为先定论,由此可知答案。12d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了辩护,它宣扬上帝的“先定”是通过人的自身努力实现的,凡是发财致富的就是上帝的“选民”,而贫穷受苦的则是上帝的“弃民”,因此其实质为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13c卡尔文的“先定论”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14c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主张都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否定了天主教会所宣扬的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圣礼,做“善功”“赎罪”的说教。15d16a材料体现了路德“信仰得救”的观点。17b18d尼德兰在宗教改革前处于西班牙国王的统治之下,它的宗教改革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的双重性质。19d20.d21(1)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迫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2)提出了“因信称义”的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3)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发展。22(1)“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2)卡尔文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建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3)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23(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2)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3)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第(1)题从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方面作答。第(2)(3)题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4(1)民族主义:德语翻译的圣经广为流传,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人文主义: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