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习目标】:1、 识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 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重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自主学习】:软体动物(阅读课本p12-13页,回答下列问题:)1、 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的第_类群。2、 外套膜是_。_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3、 双壳类动物的运动、摄食和呼吸:双壳类动物可以用_运动,通过身体后端的_吸入水,再通过_排出体外,利用_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4、 除了双壳类动物,软体动物还有_、_、_。5、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大多具有_,运动器官是_。6、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软体动物有很多成为_的对象,我国的_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_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2)食用:牡蛎、扇贝、鲍等富含_和多种_,且_含量低。(3)药用:鲍的壳、乌贼的壳和珍珠粉可_。(4)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_。(5)对人类的危害:如_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_病的传播有关。【自主学习】:节肢动物:阅读课本p14-16页,回答问题:1、完成表格动物名称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蜈蚣虾体表是否较硬身体是否分节,不同体节有无差别有无触角,触角是否分节有无翅有几对足,足是否分节2、_是最多的动物类群,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_。3、_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5、昆虫身体上的外骨骼不仅能_,还能起到_。6、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_和_所以昆虫需要定期_。7、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_,三对_,一般有两对_。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9、节肢动物的代表动物有:_。【合作探究】1.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对虾 b、蜈蚣 c、蛇 d、水蛭2.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是根据( )a、体节的形状 b、环带的位置 c、刚毛的长短 d、口和肛门的位置3.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a、体表外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 c、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4.蝗虫 蜻蜓等昆虫腹部不断进行收缩和舒张,这是它们在进行( )a、呼吸运动 b、消化活动 c、产卵 d、感受气味5.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完成气体交换和形成听觉6、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用气管呼吸 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视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演义之周瑜
- 2025-2030中国建筑涂料添加剂行业销售状况与供需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工业热熔分配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履带式沥青摊铺机行业经营态势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对羟基苯甲酸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竞争力优势报告
- 乘务专业招生面试实战模拟题
- 专业求职实战经验分享:面试题目分类及答案实战案例
- 疾控行业招聘面试实战模拟题集
- 小儿败血症课件
- 奶茶店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GB/T 19355.1-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1部分:设计与防腐蚀的基本原则
- BRCGS食品安全全球标准第9版管理手册及全套程序文件
- 国家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简表
- 梁若瑜著-十二宫六七二象书增注版
- Inspector-1000使用培训教材ppt课件
- 卢浦大桥PPT.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英语分类词汇表
- 2019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三课文翻译(全册精校)
- A4横线稿纸模板(可直接打印)-a4线条纸
- 列车牵规正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