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 诗四首(第2课时)要点:学习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了解作者、主旨及表达的情感。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自主先学(一) 学习渡荆门送别1. 熟读诗词,尽量会背。2.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及背景。【知识链接】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喜游名山大川,二十六岁出蜀,游踪遍四方。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性高傲,不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二)朗读理解:1.请部分同学练习背诵这首诗。2.朗读课文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字面意思。3.思考下列问题:(二)学习登岳阳楼1. 熟读诗词,尽量会背。2.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及背景。【知识链接】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背景:这首诗是陈与义在靖康事变逃难途中所作。原题二首,此为第一。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这一年,作者29岁,诗人在逃难三年后,登上了岳阳楼,望着眼前的夕阳,心中升起了无限的悲痛与忧愁。漂泊不定的生涯、背井离乡的感慨,勾起了满腹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愁。诗人以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发出了对国家、对民族未来命运的呐喊和呼唤,表达了诗人深沉、忧愤的感情。3.请部分同学练习背诵这首诗。4. 结合背景及课下注释理解诗义。5.理解诗的内容,合作探究(1)首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