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广东专用)高考化学三轮专题复习 考前体系通关练 题型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与判断.doc_第1页
【创新设计】(广东专用)高考化学三轮专题复习 考前体系通关练 题型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与判断.doc_第2页
【创新设计】(广东专用)高考化学三轮专题复习 考前体系通关练 题型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与判断.doc_第3页
【创新设计】(广东专用)高考化学三轮专题复习 考前体系通关练 题型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与判断.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与判断 (建议完成时间:20分钟)1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解析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加压强,平衡不移动,co转化率不变,a项错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b项正确;增大co的浓度,h2o蒸汽的转化率增大,co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催化剂只是同等程度影响反应的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对反应物的转化率无影响,d项错误。答案b2(2013四川理综,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解析a项,反应前2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z)2v(y)24.0103 moll1min1,错误;b项,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应为v(逆)v(正),错误;c项,平衡常数k1.44正确;d项,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相当于对原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错误。答案c3(2013泉州四校联考)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h92.4 kjmol1。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n2h2nh3130放出热量a kj230放出热量b kj260放出热量c 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出热量关系:ab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dn2的转化率:解析状态相当于在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再加入n2,平衡右移,放出的热量增大,a项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三种情况下平衡常数相等,b项错误;状态相当于将两个相同的状态,压缩在一起,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nh3的含量增大,n2的转化率增大,c、d项不正确。答案a4 (2013云浮统考)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 mol h2o(g),发生反应:2h2o(g)2h2(g)o2(g)h484 kj 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时间/min20406080n(o2)/mol0.001 00.001 60.002 00.002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2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5.0105 moll1min1b达到平衡时,至少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0.968 kj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d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大小有关解析由题意知,v(h2o)2v(o2)25.0105 moll1min1,a正确。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是2 mol h2o(g)完全分解生成2 mol h2(g)和1 mol o2(g),吸收484 kj的能量,所以生成o2 0.002 0 mol时,吸收的能量为0.002 0 mol484 kjmol10.968 kj,正确。c项,由于反应物只有1种,增大c(h2o),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水的分解率降低,错误。d项,若cu2o颗粒小,则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催化效果好,正确。答案c5(2013韶关联考)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图1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得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h都减小b图2中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 moll1min1,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c图3中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d图3中t1和t2表示温度,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k2,则:t1t2,k1k2解析加入催化剂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增大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即图1中的e减小但h不变,a项错误;图2中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3v(n2)30.045 moll1min1,11 min时压缩体积,平衡右移n(n2)减小,b项正确;增大c(h2)可提高n2的转化率,故图3中c点表示的n2的转化率最高,c项错误;由图3看出t1温度下氨气体积分数大于t2温度下氨气体积分数,说明t1k2,d项错误。答案b6(2013安徽六校联考)某温度下,反应2a(g)b(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bb若ab,则b容器中一定使用了催化剂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ab解析a项中增加b气体,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ba,a错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ba,c错误。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则a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双选)()。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b010 min内,v(h2)0.3 moll1min1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一段时间内v(逆)v(正)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的本质原因是气体总质量不再变化解析通过计算发现1012 min内的反应速率比05 min内的反应速率快,a正确。b项,虽然5 min时已经达到平衡,但求的是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3v(ch4)30.15 moll1min1,错误。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时,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d项中反应达平衡的本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答案bd8(2013广州模拟)向一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ax(g)2y(s)bz(g)h0。如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用x表示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 moll1min1b根据上图可求得化学方程式中ab12c推测在第7 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d推测在第13 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降温解析本题通过图像的信息来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以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等。c(x)(0.450.20)moll10.25 moll1,则v(x)0.025 moll1min1;1013 min时,各种成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则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x)0.25 moll1,c(z)0.5 moll1,而c(x)c(z)ab,故ab12;在第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