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 作业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君子义以为质 质:根本,基础b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陋:破旧c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愤:因困惑不能解除而感到憋闷d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文:修饰。这里指对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解析陋:狭窄。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a.b.c.d.解析a项“以”均为表目的的连词,译为“来”。b项“为”:前者,语气助词,表反问;后者,介词,“把”。c项“之”:前者,代词,代“胳膊”;后者,助词,“的”。d项“而”:前者,表转折,“却”;后者,表原因,“因而”。3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a饭疏食,饮水b而耻恶衣恶食者c贤哉,回也d曲肱而枕之解析a项“饭”:名词作动词,吃。b项“耻”:意动用法,“以为耻”。d项“曲”:使动用法,“使弯曲”。4下列各句与“贤哉,回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a甚矣吾衰也b岁不我与c子食于有丧者之侧d非尔所及也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主谓倒装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5名句填空。(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志于道,据于德据:拥有b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耻:以为耻辱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堪:经受得住d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厉:严厉解析据:执守。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b.c.d.解析c项矣:语气词,了。a项哉:语气词,表反问语气,吗/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呢。b项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不译/语气词,表判断,不译。d项以:连词,相当于“而”/介词,用。8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b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德问题。c颜回的“不改其乐”,表现了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孔子主要通过对颜回的赞扬,告诫后人要有一种精神,要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自得其乐。d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就可以了,用不着修饰外在形式。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解析c项“孔子主要通过对颜回的赞扬,告诫后人要有一种精神,要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自得其乐”,原文中没有依据。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译文:如果生怕失掉,那就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了。(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他的为人,用起功来忘记吃饭,快乐起来忘记忧愁,不觉得衰老快要到来,如此而已。(3)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译文: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就行了,哪里用得着文饰呢?(二)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韩非子解老)10子贡在反驳棘子成时说“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意在强调文(文饰)的重要性。11根据这两段文字,请你对棘子成、韩非子的文质观作简要评析。答案棘子成认为君子只需良好的本质,无需文饰,这种认识过于片面;韩非子认为君子是喜欢本质而厌恶文饰的,文饰只能掩盖本质之丑,而不能发扬其美,这种认识将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根本对立起来,过于绝对。正确的文质观应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孔子的义利观“义者,宜也。”(中庸)“宜”是“适宜”的意思,“义”则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而“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这概念出现得很早。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几千年来,历代思想家对它进行了反复讨论。诸子中,法家提出了“贵利轻义”主张;道家以既超道义又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而墨子既不主张重义轻利,也不主张重利轻义,而主张义利合一、志功双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则提出了“先义后利”主张。孔子主张“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大夫丕郑、里克的观点,也认为“义以生利”。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宪问)。在孔子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作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一言以蔽之,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代社会的义利观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了。正确看待、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隧道电力供应与系统建设方案
- 项目施工质量监控体系
- 中药煎服服药35课件
- 2025版猫咪宠物用品电商合作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报建代理专业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猕猴桃树种子绿色种植与生态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化妆品原料批量订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空间精装修工程承包合同
- 2025版婚恋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下载
- 二零二五年度代付工程款三方财务监管协议
- 农村房地产转让合同协议
- 快速康复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 (标准)按摩店转让合同协议书
-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培训试题(附答案)
- 膀胱灌注的护理课件
- 桥梁安全保护区管理制度
- 学堂在线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增强型飞行视觉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华文版二年级上册-写字-书法
- 学堂在线 数据结构(上) 章节测试答案
- 安全文明生产的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