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3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点击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3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点击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3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点击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3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点击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3 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右下图是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一幅写实图片,造成图片中“the great american slowdown”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b.美国人疯狂进行股票投机生意,造成股值的疯长c.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美国社会贫富差距巨大2.(2013龙岩模拟)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3.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道:“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a.罗斯福权力欲较强,要求授予他极大的权力b.要求国会授予总统宣战的权力c.纠正政策的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d.美国国会制约着总统的权力4.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a.b.c.d.5.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漠不关心他人的自私自利行为,乃是十分糟糕的道德表现;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也是十分糟糕的。”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实行货币升值兴办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恢复农业生产a.b.c.d.6.(2012三明二模)下图是20世纪20-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其中导致1933-1937年股市上扬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成功运用了()a.重商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c.凯恩斯主义理论d.货币学派理论7.(2012泉州模拟)剑桥大学教授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8.(2012龙岩模拟)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简表,据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时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20世纪50年代2.84.57.93.39.120世纪60年代2.95.74.44.310.5a.世贸组织的成立推动了经济持续增长b.凯恩斯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活力c.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日益加剧9.1981年里根上台,提出“经济复兴计划”。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许多经济学家仍然怀疑供应学派的江湖药方能够导致经济的迅速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下降”。下列不属于供应学派开出的药方的是()a.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大规模减税c.提高银行利率d.削减政府财政开支10.(2013武汉模拟)如果继续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上述两难命题可以反映()a.胡佛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败b.罗斯福新政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c.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在苏联的具体表现d.英国撒切尔新政府改革福利制度的背景11.(2013扬州模拟)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这表明()a.法国改变了资本主义性质b.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c.已经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找到了资本主义长期稳定发展的模式12.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c.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d.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经济思想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经济思想也是经济政策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清世宗实录卷五七材料二公元15世纪到17世纪,国际贸易开始真正具有世界性质并获得显著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西欧各国封建自然经济不断衰落,商品货币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使西欧国家纷纷走上了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扩张的道路,广大殖民地国家被卷入到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空前扩大,这一切使得国际贸易获得显著发展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显著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新兴民族国家聚敛财富的需要,形成了早期的贸易保护制度,而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基础是重商主义。叶晓东浅析重商主义理论与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渊源材料三19291933年发生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摇摇欲坠。当时,害怕社会主义革命而又较有远见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和理论家为了挽救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认识到自由放任主义确实已经过时,只有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才有希望。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这样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是这样一位理论家。两者是不谋而合的。他们的思想来自对一些特殊问题的研究,而这些特殊问题乃是在已经过时的思潮之中达到技术上成熟的工商业体制引起的。刘绪贻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思想,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付诸实施后所造成的消极影响。(5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重商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的西欧国家是如何“把各种重商主义的原则付诸实践的”?试运用全球史观加以评价。(6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与凯恩斯“不谋而合”之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些特殊问题乃是在已经过时的思潮之中达到技术上成熟的工商业体制引起的”的理解。(9分)14.(2012漳州模拟)阅读下列关于民生问题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1)据材料一比较晁错与唐太宗的治国理念的不同。(不得摘抄原文)(3分)材料二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近代史(2)简要说明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的目的。关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民生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则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材料三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段炳林世界当代史(3)据材料二、三,归纳欧美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确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7分)材料四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邓小平文选(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4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不例外。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胡佛挽救危机的措施。经济危机发生后,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失败。因此,这里的“旧制度”是指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3.【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把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实质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广泛的行政权”即可判断选择c。4.【解析】选a。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采取减少农产品种植面积和大规模销毁农产品的办法,正确;经济危机对各国打击都比较大,鼓励农产品进出口显然不符合当时实际并且也不符合史实,错误;为摆脱危机,罗斯福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正确;罗斯福政府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错误。5.【解题指南】理解材料的主旨意思是解题的关键。材料的意思是在世界经济危机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应该统筹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渡过经济危机。【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罗斯福上台后,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公共工程等领域的干预,使各部门协调统一,共同渡过经济危机,均符合题意,此时期美国实行的是美元贬值,故不正确。6.【解析】选c。股市的上扬意味着美国经济逐渐走出大萧条的低谷,走向复苏和发展。这一经济成就的取得,当然得益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实践。故选c。7.【解析】选d。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因此可以说新政的成功也得益于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变式备选】美国时代周刊发表的总统排名表:历史的评判文章中,历史学家把20世纪的17位美国总统按政绩优劣进行排序,富兰克林罗斯福名列第一,历史学家的评语是“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他主要改变了美国()传统的经济政策民众的生产生活处境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对苏政策的基本原则a.b.c.d.【解析】选a。“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失业人数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新政”也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罗斯福无直接联系。8.【解析】选b。a中的世贸组织、d中的欧盟在材料中所示的时间段内还没有出现;材料中主要展示了几个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率,并没有体现经济总量,因此c也不正确;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9.【解题指南】本题虽是考查供应学派的经济主张,但不一定要记住其具体的理论,只要抓住其理论主张是罗斯福干预经济的反对派就可以选择。【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供应学派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提高银行利率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10.【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迁移分析能力。由题干材料看,上述两难命题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反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强调国家干预经济,a、b都不符合题干要求。c错误,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不符合实际。11.【解析】选b。题干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国有化运动,但法国的国有经济仍然属于私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本质上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制度相伴而生,不会得到解决,故c不符合题意。d明显夸大了国有化的作用,也是错误的。【误区警示】不要以为国有化是社会主义的特权,资本主义国家对一些行业也实行国有化,这是加强经济干预的一种形式和方法。12.【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并不断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混合经济”,因此b错误,符合题意。a、c、d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材料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其实施影响了我国工商业的发展,最终使社会进步缓慢。第(2)题分析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积累原始资本,聚敛财富;实践上主要概括殖民扩张等活动;评价主要从积极进步的一面来分析。第(3)题两者都主张加强国家行政力量来管理经济发展,这样经过调整,能最大限度弥补制度的缺陷,发展经济。答案:(1)思想:重农抑商思想。(2分)消极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和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分)(2)历史条件:国际贸易的显著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新兴民族国家聚敛财富的需要。(2分)实践:殖民掠夺;商业贸易;黑奴贸易;海盗劫掠;商业战争;(2分)评价:促进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逐步扩大。(2分)(3)“不谋而合”之处: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摆脱经济危机,保护资本主义制度。(2分)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导致了危机的不断发生。基于解决危机的需要,二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7分)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中外民生问题的认识及其解决之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