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响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音响原理与技术课程编码:B0341018课程类别:专业共选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学时与学分: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2理论教学学时:24实践(验)教学学时:8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音频、视频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二)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视听和调音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解音频设备、声源设备的工作原理。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等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从事音响与调音方面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三)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主要先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工艺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第1章 音响电声技术基础【教学内容】1声学基础知识介绍2、电声系统以及电气性能【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方法2、了解音响基本知识以3、掌握电声系统的分类和电气性能指标【教学重点】电声系统基本要求、参数指标【教学难点】电声系统基本要求、参数指标音箱故障分析第2章 音频功率放大器【教学内容】1、功率放大器组成、分类2、功率放大器特点、应用3、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功率放大器系统特点、理解功率放大器原理和应用【教学重点】功率放大器原理和应用【教学难点】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第3章 音频设备【教学内容】有关音频设备的应用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理解有关音频设备的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教学重点】均衡器/电子分频器的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教学难点】均衡器/电子分频器的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第4章 音频信号源设备【教学内容】 1.电唱机/录音机原理,性能和应用 2.光盘机( CD/VCD/DVD) 原理,性能和应用【教学要求】 理解各种声频源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教学重点】 光盘机( CD/VCD/DVD) 原理【教学难点】光盘机( CD/VCD/DVD) 原理,性能和应用第5章 扩音和调音技术应用【教学内容】1、 调音台和调音技术 2、 扩音系统设计和应用【教学要求】1. 了解调音台和调音技术应用技巧;2. 理解扩音系统设计和应用方法【教学重点】调音台和调音技术应用【教学难点】调音技术应用技巧、扩音系统设计三、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序号教学环节总学时其 中备注理论学时实践(验)学时1音响电声技术基础222功率放大器8443音频设备10644音频信号源设备885调音和扩音技术44248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根据情况选项)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五、考核方式考核类型:考查考核形式:开卷、/笔试六、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王兴亮现代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洛阳中考三练数学试卷
- 六升七实验数学试卷
- 乐学优佳随堂练数学试卷
- 南阳二模高三数学试卷
- 隧道安全管理方案
- 六下西师大版数学试卷
- 全国一高考数学试卷
- 景观绿化设计与施工方案
- 清城区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协调方案
- 外场管理制度
- 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
- 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完整性与实施
- 无线电监测技术设施运行维护项目需求
- 精密设备微振动隔离:主被动混合隔振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 NSA2000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2025-2030年中国企业孵化器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动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 学校开荒保洁服务方案
- DB32-T 3144-2016普通高校单位综合能耗、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