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第十七单元 第1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备选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第十七单元 第1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备选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立体设计历史人教版 第十七单元 第1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备选习题历年真题1.(2011上海)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先秦诸子思想。a项是墨家思想,排除。b、c、d三项是儒家思想,但是,c、d两项是糟粕,应抛弃,只有b项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应学习。【答案】 b2.(2010上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解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b正确;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不符合君主统治的需要,a错误;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c错误;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d错误。【答案】b3.(2007广东)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解析】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仁”是调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是要恢复周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是调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答案】a模拟质检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bc d【解析】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时期,排除。【答案】a2.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上下尊卑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a.“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三纲五常”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解析】由材料内容对照选项,三纲五常压抑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