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滚动检测(三)核反应与核能(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56分)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理论和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下面有关物理理论或学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来具有核式结构b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c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解析选项a、b、c的描述是正确的、弗兰克赫兹实验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d错答案abc2一个氡核rn衰成钋核po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 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rn衰变成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a0.25 g,粒子 b0.75 g,粒子c0.25 g,粒子 d0.75 g,粒子解析7.6天是两个半衰期,剩下的质量占原来的,1 g氡衰变掉的质量为0.75 g,又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放出的粒子质量数是4,核电荷数2,该粒子是粒子,因而b对答案b3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为铅,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铀了b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发生了衰变c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d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解析经过两个半衰期后矿石中剩余的铀应该还有,经过三个半衰期后还剩.因为衰变产物大部分仍然留在该矿石中,所以矿石质量没有太大的改变本题选c.答案c4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变为原子核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和依次为()a衰变、衰变和衰变b衰变、衰变和衰变c衰变、衰变和衰变d衰变、衰变和衰变解析u,th,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说明为衰变,th,pa,质子数加1,说明为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pa,u,质子数加1,说明为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答案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元素都具有放射性b同一元素,单质具有放射性,化合物可能没有c元素的放射性与温度无关d放射性就是该元素的化学性质解析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有放射性,小于等于83的元素有的就没有放射性,所以a错;放射性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与该元素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所以c对,b、d错,故选c.答案c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中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所以原子带负电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跟核外电子数相等c用粒子轰击氮、氟、钠、铝等元素的原子核都可以打出质子,因此人们断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d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跟质子质量之比都大于原子核的电荷量跟质子的电荷量之比,因而原子核内还存在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解析原子中除了带负电的电子外,还有带正电的质子,整个原子可能呈电中性,故a错;对于中性原子来说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才跟核外电子数相等,故b不确切;正是用粒子轰击原子核的实验才发现了质子,故c正确;因为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跟质子质量之比都大于原子核的电荷量跟质子的电荷量之比,才确定原子核内必还有别的中性粒子存在,故d正确答案cd7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63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衰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做电池两极外接负载为负载提供电能下面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ecub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ecuc外接负载时镍63的电势比铜片高d该电池内电流方向是从镍到铜片解析镍63和铜片作为电池两极,由于镍63发生衰变释放电子给铜片,故在电池内部电子由镍63移到铜片,镍63应为电池的正极答案bc8下列关于天然放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衰变d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射线解析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故a错误;、三种射线中,粒子速度最小,其贯穿本领最小,故b错误;衰变的原因是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了电子,故c错误;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能量,辐射出射线,故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9(9分)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大自然骤然间露出狰狞面目,一场9.0级剧烈地震袭击了日本地震之后则是海啸, 3月11日,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自动停止运转,随着一号机组、三号机组、二号机组和四号机组的相继爆炸和起火,“核危机”的阴云笼罩日本列岛乃至整个世界如图1-所示放射性剂量的标准单位叫做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能量(放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1西弗.1西弗1 000毫西弗;1毫西弗1 000微西弗雷姆(rem)是测量辐射对人体伤害的剂量的单位,1雷姆(rem)0.01 j/kg. 1雷姆(rem)_西弗_毫西弗_微西弗图1答案1021010410(11分)一小瓶含有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溶液,每分钟衰变6 000次,将它注射到某人的血液中,经过15 h后从此人身上取出10 ml的血液,测得每分钟有2次衰变,已知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5 h,试计算这个人血液的总体积为多少?解析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可知,放射性元素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量与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设原来溶液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为m0,经过15 h后变为m,则mm0.设取出10 ml的血液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为m,人体内的血液体积为v,如果认为含放射性的溶液在血液中是均匀分布的则有,故vv,又由单位时间衰变数量与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成正比即所以vv10 ml3.75103 ml.答案3.75103 ml11(12分)1930年科学家发现钋放出的射线贯穿能力极强,它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1932年,英国年轻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用这种未知射线分别轰击氢原子和氮原子,结果打出一些氢核和氮核若未知射线均与静止的氢核和氮核正碰,测出被打出的氢核最大速度为vh3.5107 m/s,被打出的氮核的最大速度vn4.7106 m/s,假定正碰时无机械能损失,设未知射线中粒子质量为m,初速为v,质子的质量为m.(1)推导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表达式;(2)根据上述数据,推算出未知射线中粒子的质量m与质子的质量m之比(已知氮核质量为氢核质量的14倍)解析(1)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与氢核碰撞时有mvmv1mhvh,mv2mvmhv解之得vhv,同理可得vnv.(2)由上面可得,代入数据得1.016 5.答案见解析12(12分)如图2-所示,在xoy平面上,一个以原点o为中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一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内在o处原来静止着一个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n(氮),某时刻该核发生衰变,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反冲核已知正电子从o点射出时沿x轴正方向,而反冲核刚好不会离开磁场区域,正电子电荷量为e.不计重力影响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图2(1)试写出n的衰变方程;(2)求正电子离开磁场区域时的位置解析(1)nce.(2)设正电子质量为m1,速度为v1,轨道半径为r1,反冲核质量为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资及福利待遇聘用合同
- 2025版光伏发电项目施工劳务分包及运维服务合同
- 贵州省从江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固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存款质押式信用证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能源勘探设备采购安装与勘探开发合同
- 2025年度水电项目承包经营与技术支持合同
- 河北省丰润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所见所闻
- 2025-2026人教鄂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曲臂高空作业车施工方案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通 用设计(330~750kV输电线路绝缘子金具串通 用设计分册)2024版
- 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 JJF 1959-2021 通用角度尺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 口腔预防医学第九章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
- 盂兰盆供简易仪轨
- 一汽商用车企业级BOM技术方案V1.7
- JJF 1117-2010计量比对
- 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