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优】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专题训练 教科版(1).doc_第1页
【能力培优】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专题训练 教科版(1).doc_第2页
【能力培优】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专题训练 教科版(1).doc_第3页
【能力培优】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专题训练 教科版(1).doc_第4页
【能力培优】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专题训练 教科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力1. 力1. 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不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既然是施力物体,它就不是受力物体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2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3. 漫画谁先到终点大船用船上的鼓风机吹帆做为动力,小船上的人用力划桨做为动力,假设无风且水面静止,关于两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大船大,受到的阻力大,所以后到达终点b大船上的帆与鼓风机连成一个整体,没有施力物体,所以不能前进c小船上的人虽然用桨划,但由于船小,所以后到达终点d由于不知道两船的速度,所以不能判断4. 小华将一个小电风扇固定在小车上,当电风扇工作时,发现空气由静止向左流动,同时看到小车向右运动,请你对此作出解释;这个装置如果应用到交通工具上,这样的交通工具能不能在月球上工作?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5. (教材拓展)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参考答案1【思维点睛】根据力的概念、力的产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a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比如不相互接触的磁体之间存在力的作用;故b选项说法错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c选项说法错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存在推或拉的作用,比如教室中并排放着的桌子,相互接触,但并没有力的作用;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2. a 【解析】拉力器在人的作用力下弹簧伸长,即弹簧发生了形变;杆对台球的作用力,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使台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足球在守门员的作用力下,使运动的足球静止下来,是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即是改变排球的运动状态;由此可知,a中拉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选a。3. 【思维点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作用力。b 【解析】对于大船来说,船上的帆与鼓风机是船上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整体内部的力,对船来说不起任何作用,所以大船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只能处于静止,无法前进;对于小船来说,当人划桨时,桨对水有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也有一个向前的作用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小船可以前进,并且能到达终点。综合分析可知选项b是正确的,a、c、d都是错误的。故选b。4.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本题中改变了电风扇和小车的运动状态中的速度大小,使其向右运动。此装置的关键是要利用空气,而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风扇转动时没有受力物体,不能产生反作用力,也就不能在月球上工作。【解析】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缺一不可。电风扇工作时,对空气施力,使空气向左流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气会对电风扇产生一个向右的反作用力,使电风扇和小车一起向右运动。5. 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h2小于h1。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解析】小华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手的温度比较高,手与瓶子接触时,会向瓶子传递热量,瓶内的水受热膨胀,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也会升高;要排除热传递的影响,可以分别使用大小不同的力挤压瓶子,观察瓶子中细玻璃管的水面上升情况是否相同(此时手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就排除了温度的影响),若不同,就说明了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2. 力的描述1. 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下方,桌子会沿地面滑动,而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上方,桌子很可能会被推倒。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2. 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a完全相同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3. 有4位同学分别画出了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4. 教材拓展如图所示,在点推门最省力,沿方向用力不能将门关上,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和 有关。5.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甲用6 n的力水平向右推车;乙用9 n的力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拉车,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力的图示。参考答案1. c【解析】“用力推桌子的下方”跟“用力推桌子的上方”的区别在于力的作用点不一样,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2. 【思维点睛】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作用点。此题中的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但方向和作用点不同。c【解析】手对桶的提力和桶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选c。3. 【思维点睛】首先确定压力的作用点,即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然后根据压力与接触面垂直的关系确定压力的方向。c【解析】因为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因此排除选项b、d;又因为压力与接触面垂直,因此排除选项a,故正确选项为c。4. b a 作用点 方向【解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会随之改变。在推门时,在b点最容易将门推开,作用在a点的力垂直于门轴,不能把门关上,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有关。5. 【思维点睛】(1)画拉力时要搞清方向和大小,作用点的选择在小车的重心位置,也可以选择在所拉一侧的边缘;(2)在一个图中有两个力以上,各力的大小必须都能被标度整除。如图所示【解析】小车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为6 n,小车受到的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的拉力大小是9 n,两个力的作用点可选择在小车的重心位置(也可选择在边缘),标度确定为3 n。3. 弹力 弹簧测力计1. 小芳和晓莉购买了同类的弹力球,小芳说:“我的球的弹力比你的好”。晓莉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给小芳出注意。她该怎样办?()a让两只球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b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反弹时离墙的距离c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d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反弹的高度2.教材拓展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 n。小红想将测力计的量程提高为2 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b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c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1 n的地方改写成2 nd增加刻度,在1 n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 n3. 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1200 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则此时测力计的读数为()a2400 n b1200 n c0 n d600 n4. 拓展延伸小明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时不小心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 n,则该物体重是()a一定为10.0 n b一定小于10.0 nc一定大于10.0 n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 已知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l2l1 bl4l 3 cl 1l 3 dl 2= l 4参考答案1. 【思维点睛】要用控制变量发让同一球从同一高度下落,比较反弹的高度就可判断弹力的大小,反弹越高,说明弹力越好,反之,弹力越弱。d【解析】让两只球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没有控制变量,故a选项错误;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反弹时离墙的距离,该距离不易测量,故b选项错误;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也没有控制变量,故c选项错误;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高度又便于比较,故d选项正确。故选d。2. b【解析】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1 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2 n,应该把两根一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2 n了。故选b。3. b4. 【思维点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与弹簧相连的挂钩受到的力的大小;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再提着挂钩时,挂钩受到的力应该是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和。b【解析】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10.0 n。故选b。5. 【思维点睛】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测力计的示数代表的是作用在测力计挂钩上的力。d【解析】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且测力计的示数代表的是作用在测力计挂钩上的力;由于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与左端的受力情况无关;故四根弹簧的伸长量相同,即l1=l2=l3=l4;故abc三选项均错误,d选项正确。4. 重 力1. 下大雨时,雨看上去连成一条条线,这是因为()a雨太大时,雨水本身就是连续的水柱b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c空气中有雾,看不清楚d上面的雨滴比下面的雨滴下落速度快2. 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物体恰能沿mn方向(如图中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中oo为竖直方向,则在图中气球和物体p所处的情况中正确的是()3. 教材拓展有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形薄板,若将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则薄板的余下部分 ()a重力减小,重心随挖下的小圆板移走了b重力和重心都没改变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改变d重力减小,重心不存在了4. 拓展延伸从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商人在荷兰买进了大量青鱼,装上船从荷兰运往靠近赤道附近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称得青鱼的重力减少了3105n,这么多的青鱼到哪里去了?轮船沿途没有靠过岸,不可能被偷走,请你利用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地点g值的大小纬度地点g值的大小纬度赤道9.7490北极9.83290北京9.8013956上海9.7803112莫斯科9.8165545纽约9.8034041(1)在上表中所列的六处地点用天平测量同一物体的质量,所得的结果是,这是因为 。(2)上表中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和。(3)青鱼失踪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 【思维点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会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b【解析】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雨滴都会竖直的落回地面,人的眼睛具有“视觉暂留”的功能,观察到雨滴时,还留有上一个物体的像,因此雨滴看起来是连续的。故选b。2. b【解析】重物在空中沿m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氢气球也要随着该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运动中它们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氢气球和重物应该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从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示中,只有b图符合这一情况。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3. c【解析】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形薄板,若将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组成薄板的物质总量减小,所以质量减小,而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重力减小;因为薄板原来的质量分布是均匀的,又知道在中央挖掉了一个小圆,所以剩余部分的重心位置没有变化。故选c。4. (1)一样大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赤道 北极(3)因为物重g=mg,商人将青鱼从荷兰运往靠近赤道附近的摩加迪沙时,青鱼的质量可认为不变,但g值却越来越小,因而相同质量的青鱼在靠近赤道的摩加迪沙时,其所受的重力减小。【解析】(1)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在六处地点用天平测同一物体的质量一样大;(2)从表中数据可知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赤道和北极;(3)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物体所处的纬度越低,g值越小,根据g=mg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减小。5. 摩擦力1. 以下各图描述的事例中,不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图甲中,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从轨道上托起b图乙中,气垫船向下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空气垫c图丙中,游泳运动员身穿以“鲨鱼皮”为代表的高科技泳衣比赛d图丁中,冰雪天气,司机将车轮用铁链或绳子绕起来行驶2. 教材拓展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3. 技巧延伸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驶向学校,强劲的北风迎面吹来,此时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为f1,对车后轮的摩擦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与前进的方向相反,f1f2bf2与前进的方向相反,f1f2cf1与前进的方向相同,f1f2df2与前进的方向相同,f1f24. 图中只有b物体左面是光滑的,其余各接触面都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将物体a和b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则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a左、右都受向上的摩擦力b左受向上的摩擦力,右受向下的摩擦力c左、右都受向下的摩擦力d左受向下的摩擦力,右受向上的摩擦力5. 2013沈阳铁西区模拟2013年男子冰壶世锦赛在加拿大维多利亚进行。北京时间4月6日,中国男队在循环赛末轮以8:5击败芬兰队,以6胜5负的成绩排名第六,无缘四强。但综合两届世锦赛,中国队成功拿到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门票。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比赛时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使“干”摩擦变“湿”摩擦,这样就能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1)由此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天里注意行车安全,常在高速公路旁设置“雨天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这是因为雨天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较,刹车后行驶距离更,所以要减速慢行。(2)如果给你一块玻璃板、水、带钩的小木块和弹簧测力计,验证“湿”摩擦力小于“干”摩擦力。请你将下面实验补充完整。把小木块放在水平玻璃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小木块做运动,读出测力计示数f1; ,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2;若,则“湿”摩擦力小于“干”摩擦力。参考答案1. d 【解析】图甲中,磁悬浮列车由于受到了磁力的作用,从而使列车底部与轨道脱离,从而减小摩擦,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图乙中,气垫船向下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空气垫,从而减小摩擦,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图丙中,游泳运动员身穿以“鲨鱼皮”为代表的高科技泳衣比较光滑,从而减小与水的摩擦,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图丁中,冰雪天气,司机将车轮用铁链或绳子绕起来是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d选项符合题意。2. 【思维点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拔河比赛中,靠的是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因为它们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c 【解析】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个大小的拉力。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越大。所以a正确;身体向后倾,同时弯腿,是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其目的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所以b正确;故选c。3. 【思维点睛】自行车前轮是从动轮,后轮是主动轮,主动轮为自行车前进提供动力。因为是后轮驱动,所以后轮受到地面对它向前的摩擦力,而前轮不是驱动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