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语文导学案.doc_第1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语文导学案.doc_第2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语文导学案.doc_第3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语文导学案.doc_第4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语文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导学案教学内容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备人金彩霞辅备人备课时间2015、4授课时间2015、4执教人 学习 目标1、认识“祸、乃、侵、蚀、垦、亩、营、抠”等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明白:折腾,忧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河床,频繁,经营,不折不扣等词语的意思。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 难点通过自学、合作探究方式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知识 链接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 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 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学 案二、生字词部分1、我会认2、多音字3、词语理解4、近义词和反义词三、理清课文脉络 借助下面的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介绍了黄河原来是( ),现在成了( ) ,接着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是( ) ,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 )四、合作探究。 1、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黄河变化前的语句。以前的黄河流域( ) 、( ) 、( ),我们的祖先选择在这里( ) 。所以,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通过把以前的黄河流域与江淮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 ) 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 2、默读课文15自然段,找出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在这里作者用 ( ) 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第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 ( ) 方法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读到这一自然段我想到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 ),也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由于黄河含沙量大,使黄河变成 ( ) 。 3、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默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 ( ) ;二是( ) 。这两个原因的关系是 ( ) 。 4、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写写本课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拓展延伸:你有什么好方法吗?我们小学生为环保该怎么做?每人写一句关于环保的宣传语。五、达标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su xn su y yo ln n sh qn sh ( ) ( ) ( ) ( ) Ju ku ki kn sn ln mn xin ( ) (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蓝( )()近()() 苦()()篮( )()进()() 若()()后()() 尤()() 段()()候()() 由()() 断()()三、阅读理解。 伦敦大雾的真相 1952年12月初,一大团冷空气把伦敦裹住,像一床冰冷的被子,就停在那里。 伦敦居民为了驱除寒意,在壁炉里铲入了大量的煤。住家烟囱里冒出的浓烟,在大气中与工厂、燃煤发电厂释放出的废气混合后,不但不继续飘升、消散,反而让密度高的冷空气压下,滞留在地面附近。 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史以来最严惩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浓雾从街上钻入家宅与办公室。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走不动。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 见兹医师当年刚到伦敦一家历史悠久的医院服务,他说:“当时并没有发生什么耸人听闻的事。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 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死亡。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有个研究团队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研究报告刚刚发表。 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断:燃煤是致死元凶。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 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发生大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攀车。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1、用词语替代句子的画线部分。(1)当时并没有发生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