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014.4.16 一、名句名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2)子曰:“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3)子曰:“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4)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论语述而)(5)孟子曰:“乐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6)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诗经氓)(8)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二、文化经典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8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植其杖而芸。(3分)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3分) 3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2分)子路认为自己对荷蓧丈人恭敬有礼,荷蓧丈人款待自己,并让他的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没有废弃“_”。孔子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他对丈人怀有一种_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5. 对于梁惠王提出的“利”,孟子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文段概括。(4分)(三)阅读下面则选,按要求答题。(4分)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6. 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处世态度的异同。(4分)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12分)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吾未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申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婴诚革之。”乃令粪洒改席,尊醮而礼之。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礼不受摈。夫子礼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君子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骄,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选自晏子春秋)注 赠:当作“赎”。粪洒:扫除清洗。醮: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仪节。摈:通“傧”,傧相。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何绝我之暴也暴:暴躁b士者诎乎不知已诎:屈从c请鬻于世鬻:卖d向者见客之容向:向前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胸狭窄。c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嘉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d君子认为,晏子能远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傲,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骄,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远矣。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10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0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5分)11.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5分) 五、名著阅读(10分) 12下列各项中,对子夜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吴老太爷为逃避“匪乱”,来到上海。一路上,机械的噪音,汽车的臭屁,女儿身上的香气,闪烁的霓虹灯刺激着吴老太爷衰弱的心灵。进入吴府后,吴老太爷忍受不了强烈刺激,脑充血而亡。b.为对付工人罢工,吴荪甫起用屠维岳。屠维岳先是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吴荪甫又要他使用“反间计”来迷惑分裂工人,果然平息了罢工。c.少女时代的林佩瑶,和自己的梦中情人雷鸣相恋。但雷鸣随即南下,开始军旅生涯。林佩瑶嫁给了只顾事业的吴荪甫,婚后的她感到空虚寂寞。d.自称“公债通” 的冯云卿本是破落的乡下地主,在投机公债的时候赔了不少钱,急于挽回败局的他想出了“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了赵伯韬以刺探公债市场行情,结果如意以偿。e.赵伯韬对吴荪甫“经济封锁”,吴荪甫决定以办厂的全部资产去做公债,做最后一斗。结果,刘玉英、韩孟翔反叛,杜竹斋临阵倒戈,吴荪甫惨败。 13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刘备病倒在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知道自己的病难以治好,便派人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吩咐“若子嗣可辅,则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当即表明对刘氏的忠心。刘备交代完后事,驾崩,享年63岁。b. 孔明屡次挑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信装进大盒子送到魏寨,嘲笑司马懿与寡妇没有什么区别。司马懿看完书信,心中大怒,虽接受衣服,却赶走了来使,还派人调查诸葛亮的饮食情况。c. 诸葛亮死前,料定司马懿定会知晓,趁机攻打。便遗命姜维不要发丧,要将自己的尸身保存好,口中放入麦粒,出兵时将自己放在阵前让司马懿看。司马懿引兵追到,看到车上端坐的孔明木像,以为孔明还活着,大惊失色,急忙退兵。d. 曹爽派人到政敌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装得老态龙钟,耳聋眼花,喝汤洒满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以为他危在旦夕,对他丧失了警惕。当曹爽跟随小皇帝曹芳出洛阳城,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权力,后将其杀死。e. 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他请求司马昭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0分)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习惯于直观和体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抽绎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可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出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而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一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全身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再中途修改。这些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变化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荫窗前,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的考察又是互相联系、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中国人还有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不同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盛极则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却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潮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选自观世变,有改动)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代表了中国人注重直观思维的特点。b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没有深度的哲学探讨。c中国人的直观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统辖中国人的全面、有机、动态的思考方式和习惯。d变化即是常态,与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显示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 15. 下列各项判断,不能代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b. 中国古代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c. 天不变,道亦不变。d.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16.请归纳概括本文所述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哪几个特点。(4分)_ 七、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中国历史上,常常有一种群起的现象。比如汉末的曹操父子,魏晋的“竹林七贤”,北宋的“三苏”,清朝的“桐城派”这样的例子,可谓_。他们或为亲人,或为好友,或为同乡,平时在一起切搓,一旦条件成熟,便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在同一时期脱颖而出。(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更正。(2分)错别字_,更正_(2)请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成语。(1分)成语:_(3)文中第处有语病,请改正。(1分)改正:_ 1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我“腾”地跳下炕,拿了洗脸盆,盛满清水,端放在院子中央。低头一瞧,哟_!调皮鬼,还躲躲闪闪跟我捉迷藏呢。a月光果然映入水盆里了 b水盆里果然映入了月光c月亮果然跳进水盆里了 d水盆里果然跳进了月亮19.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管理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在各种治堵方案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车联网”上。“车联网”提供的是全方位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关系的系统方案。装有电子传感装置的汽车,可以与其他车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解决城市拥堵的目的。“车联网”背后是汽车制造商、车载终端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硬件供应商、交通信息内容运营商及服务商等组成的一长串产业链条。但目前仅仅出现了解决车与人关系的车载产品,它能通过gps和无线通信技术为车主提供碰撞自动求助技术、路边救援协助、全音控免提电话和全程音控导航等服务。这段文字介绍了“车联网” 八、作文(70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3年,有几个词特别流行,“高富帅”“白富美”“高大上”“土豪”。什么是“高富帅”“白富美”?2013年3月,浙江大学拉起开学迎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