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2页。共3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 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完成1-2题24.诗经:“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 耕,十千维耦。”材料反映了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c.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25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6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 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27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 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 因是王阳明 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28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同战胜的,不是联台国 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 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 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29下表为我国1957年至1960年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表,材料说明这时期的中国a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b大跃进严重破坏生产力c畸形经济结构渐趋正常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0.根据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学理论,天主教会始终坚持大地是扁平的圆罗盘,罗马或耶路撒 冷是世界中心的说法。对这一说法构成致命性冲击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哥白尼的日心说 c牛顿力学体系建立 d达尔文的进化论3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自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 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 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a民主自由 b社会公正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32.英格兰西北部和苏格兰属于英国落后的边缘地区。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 勃,工业化、城市化大发展。紧随其后,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也开始了工业化。由此, 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这说明工业革命 a推动产业结构变化 b改变英国经济布局 c推动英国经济均衡发展 d推动英国整体经济发展33 1925年到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0年美国 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约40%。到1931年底,先后有 25个国家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各国提高关税额的结果 a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 b推动各国对外贸易趋于平衡 c促进世界贸易趋于稳定 d加剧世界经济大危机34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35晁天义认为当今史学界研究历史关注“物品传播折射地域文化异同,河网分布影响经济 景观,生态保护表象下隐藏皇权强化。”材料强调的是 a新见史料使历史“重写” b新视角为史学研究注入活力 c跨学科研究催生新史学学科 d新史观研究已取代传统史学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注意事项: 第ii卷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为立宪君主。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国家财政。通过这样一个改造,英国政府变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对权与政权高度吻合,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这是一次巨大的制度创新,英国从此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卞姗姗现代化史观与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康有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此政治制度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2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并分 析影响其政治主张的因素。(13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罗马帝国的创建者奥古斯都(屋大维)曾自豪的宣称:“我接受了一座砖造的城市,却留下一座大理石的城市。”罗马通过军事征服,财富和奴隶从四面八方涌八,罗马从数万人的小镇变成了近百万的大城市,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用罗马城中一问昏暗破旧的公寓的一年租金,完全可以在周围小城镇买到一幢漂亮的住房”(罗马诗人尤维纳尔)。贵族和元老们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中,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统治者们将廉价的享受抛洒给公众:宏伟巨大、能容纳数千人的公共浴池,能容纳数万人观看的竞技场,宏大的剧场、神殿拔地而起,将文明推向巅峰,也封住了民众的不满之口。于是,事情变得非常讽刺,罗马平民可能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但通宵这里的享乐的场所却是五花八门,廉价的放纵填充了日常生活,特朴实的美德和对政府的不满一并消除材料二 唐朝长安城的面积达83平方公里,周长近37公里,人口约100万长安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廓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建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安史之乱后,唐长安城走向衰落,在战火兵灾中被反复蹂躏破坏。长安的繁华成为了历史上永恒的记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看历史2013.5“千城之谜”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罗马城和唐代长安城走向衰落的原因及其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启示。(12分)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日“皇堂”,二日“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惟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当这些皇室学生走进教室时,老师要从他的椅子上起身,接受学生们的“大请”,他也回敬一个礼并坐下。中国文学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教师的级别比太师低一些,称“师傅”,他须在门口恭迎学生,并要先鞠躬,然后才开始上课,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于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击剑、摔跤,年轻王子们一整天都用来进行脑力与体力的训练,他们睡得比较旱。每天饮食也是定时定量,决不允许赌博。 “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无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1)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仝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享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l)根据材料,分析18世纪欧洲人对“民主”的认识与公元前5世纪相比取得的进步。(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以来的法国对“真正的民主”的实践。(6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在凡尔赛务约中,协约国曾宣布,严厉裁减德国军备的目的是“推动所有国家普遍限制军备成为可能”;同时根据国联盟约第8条,国联成员国承诺“为了维持和平,要求把国家的军备战少到足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在裁军领域中赢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在华盛顿会议上,主要海军大国的海军吨位和比例为明确的数字计划所限制。它使国联能够在陆军编制的所有重要问题上运用同样的原则。“有效地促进国联盟约第8条规定的裁军”成为国联成员国加入国联的重要条件,依此规定,德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必须裁军。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年2月召开,会上德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坚持其他国家强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任何人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了。 摘编自e. 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联盟裁军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国联“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的 因素。(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的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