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以碳循环为例 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2 构建碳循环图解 3 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4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5 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一 二 三 一 物质循环1 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s等元素 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 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2 特点 全球性和反复利用 一 二 三 我们吃的蔗糖实际是含碳有机化合物 蔗糖是怎么来的 动植物的遗体 遗物中的碳又是怎样回到无机环境中去的 这些现象体现了什么 提示 蔗糖来自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含碳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再合成蔗糖 动植物的遗体 遗物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无机环境 这些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 一 二 三 二 碳循环1 循环形式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2 图解 一 二 三 1 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捕食 分解作用 燃烧 2 a b c d表示的生物类群是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次级消费者 d 初级消费者 一 二 三 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1 区别 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同于能量流动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逐级递减的 是不循环的 2 联系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二者同时进行 彼此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 能量的固定 储存 转移和释放 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 网 流动 能量作为动力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一 二 一 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1 概念 1 参与循环的物质 是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s等化学元素 而不是指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2 循环的具体形式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 是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而进行的 并不是单纯的元素的移动 3 概念中所说的 生态系统 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一 二 2 特点 1 全球性 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因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 反复利用 循环往返 物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循环往返 一 二 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两者同时进行 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 1 能量流动不能离开物质循环而单独进行 能量的固定 储存和释放 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使能量能沿着食物链 网 流动 能量作为动力 使物质能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3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联系在一起的 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一 二 二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1 碳循环过程 1 存在形式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碳酸盐和co2 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2 循环形式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的循环形式为co2 在群落内部的流动形式为含碳有机物 3 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 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的 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也有化能合成作用 4 返回无机环境的方式 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2o等 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此外 古代动植物遗体中的碳可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返回无机环境中 一 二 特别提醒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 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 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2 碳循环平衡的破坏 温室效应 1 大气中co2的来源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煤 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使大气中的co2浓度增高 是形成 温室效应 的最主要原因 一 二 2 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 工厂 汽车 飞机 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 人类对森林 草原等植被大面积地破坏 如对森林的不合理砍伐 毁林开荒 对草原的过度放牧 毁草开荒等 大大降低了植被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海洋环境污染 导致浮游植物大量减少 大大降低了海洋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一 二 3 温室效应的形成 co2等气体含量增加是决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 co2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 当太阳的辐射能量大量透射到地球表面时 使地球变暖 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 再次被co2吸收 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球的保温层 引起地球平均温度上升 4 影响 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融化 海平面上升 使一些沿海城市和国家面临灭顶之灾 气候变化也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 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 降雨量的变化使部分地区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涝 并使病虫害增加 一 二 5 防止或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改善能源结构 开发新能源 核能 水能等 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量 减少温室气体的来路 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活动以及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活动 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 保护海洋环境 增强海洋对环境尤其是对大气中co2含量的调节能力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例1 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 图中甲 乙 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 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 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c 碳元素在甲 乙 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 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解析 丁为无机环境 甲为生产者 乙为消费者 丙为分解者 d过程为呼吸作用 b过程为光合作用 甲为生产者 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最多 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 碳元素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 答案 a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二物质循环与温室效应 例2 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 不恰当的是 a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c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解析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co2等气体含量增加 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开发新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措施 答案 d反思领悟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温升高 危害巨大 其根本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三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例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 则该种蜣螂获得了大象的物质 同时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 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题型一 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承包修建协议8篇
- 标准版个人劳动合同8篇
- 合作承包水库合同范本
- 订制灯具订购合同范本
- 铁托盘购买合同范本
- 电梯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公司纸巾采购合同范本
- 五金汽配合同4篇
- 群众工作心得体会感悟(汇编10篇)
- (2025年)村干部考试试题(含答案)
- hse履职能力评估测试题库
- GB/T 23704-2017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GB/T 23485-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
- DB61-T 1587-2022家政服务员沟通服务规范
- 乳铁蛋白内部培训课件
- 日语作文細やかな(细小)幸せにも感謝の気持ち 讲义-高考日语二轮复习
- 2009-2022历年河南省郑州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笔试试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3
- 新老物业移交表格(全套)
- 改装课件b737增压系统终定版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改造工程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