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云南省景洪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云南省景洪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3页
云南省景洪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4页
云南省景洪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景洪市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共4页。第卷1至4页,共4页。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4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就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和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涂在机读卡或答题卡指定位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涂在机读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甲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乙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2题。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 )a广东 b福建 c海南 d.山东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 ( )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3-4题。3、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4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右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5.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6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7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 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狂风 大雨或暴雨a b c d 8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9.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山体崩塌 泥石流 水土流失 滑坡 水库决堤 a b c. d.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10-11题。10、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 ) a东西向 b东北一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一东南向11、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12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 ( ) a节约用电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1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更为显著。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郊区人口减少 b城市消耗能源增加c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增加 d.城乡局地环流增强读图,回答14-15题14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c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15.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 ( ) a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16当前,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 )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际性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世界正进行着一场绿色能源革命,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将逐渐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重心。右图为世界能源结构趋势图,读图完成17-18题17图中代号表示的能源对应正确的是 ( ) a石油 太阳能 天然气 风能 b天然气 石油 风能 太阳能c.天然气 太阳能 石油 风能 d石油 天然气 太阳能 风能18图中核能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 b铀矿资源的枯竭 c其他新能源代替了它 d核能污染严重目前我国一般用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来定量反映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下图为我国m城市多年污染系数和多年风向频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9-20题。19据图判断,关于该城市的污染系数描述正确的是 ( )a污染系数从正东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 b平均风速与污染系数成正比c污染系数越大的方向风向频率必定越大 d污染系数西南偏西方向最小20为此该城市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 ) a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西部 b关闭所有污染大气的企业c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北部 d污染物改为夜间排放下面甲图为某地区地形图,乙图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回答21-22题21该地区长城以南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凌汛 b水土流失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22结合甲乙两图分析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座次 .景洪市第四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地理(选修5、选修6)第卷(非选择题 共56分)得 分阅卷人二、综合题(56分)25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4分)(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5分)26. 2010年1月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南部的著名旅游岛屿格兰德岛因连降大雨,引发泥石流,一家位于山脚下的豪华旅馆被埋,至少15人死亡。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1)从地形要素看,图(一)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2)图(二)为局部的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填线路序号),(2分)27、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下图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10分)(2)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8分)28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材料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运输中遗散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 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平方米的速度在减少,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写出图中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 ;b ;c 。(3分)(2) 请简要分析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原因。(4分)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 和 。(2分)29.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一(4)题。(16分)资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资料二 见图甲。图甲 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资料三 见图乙。图乙 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注:pm10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 月。(4分)(2)请描述该市s0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3)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