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营养--多项选择题.doc_第1页
食品安全与营养--多项选择题.doc_第2页
食品安全与营养--多项选择题.doc_第3页
食品安全与营养--多项选择题.doc_第4页
食品安全与营养--多项选择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多项选择题1、食品中影响人类健康的质量要素包括( BDE )等方面。A、蛋白质B、安全C、脂肪D、营养E、健2、( BD )是制定食品卫生标准的主要法律依据。A、安全法B、食品卫生法C、消毒法D、标准化法E、宪法3、按标准的约束性,食品卫生标准分为( BC )。A、地方标准B、强制性标准C、推荐性标准D、企业标准E、行业标准4、实行食品卫生监督是国家意志和权力的反映,它具有( ADE )及普遍约束性等。A、强制力B、监督力C、法律性D、权威性E、规范性5、食品卫生法律关系是由该法律关系的主体、( CD )几方面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A、权力B、义务C、客体D、内容E、后果6、食品卫生法律规范的结构由( ADE )构成。A、适用条件B、适用范围C、适用时间D、行为模式E、法律后果7、食品卫生标准的技术内容必须包括( ABC )。A、安全B、营养C、感官要求D、农药E、有害金属8、危险性分析由( ACD )构成。A、危险性评估B、危害分析C、危险性管理D、危险性信息交流E、危害识别9、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可概括为( BCD )A、寄生虫B、生物性病原物C、化学性病原物D、物理性病原物E、放射性核素10、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是( ABE )A、一般病程短,病死率低B、全年皆可发病,尤以79月高发C、全年皆可发病,一般以35月高发D、引起中毒的食品以植物性食品为主E、是最常见的一类食物中毒11、亚硝酸盐中毒( ACD )A、属化学性食物中毒B、食入腌制过久的蔬菜C、皮肤可出现青紫症状D、可出现全身组织缺氧表现E、潜伏期较长12、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是( ABC )A、发病潜伏期短B、发病与食物有关C、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相似D、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E、病情严重,常导致死亡13、食盐按生产工艺可分为( ABC )A、精制盐B、粉碎洗涤盐C、日晒盐D、加碘盐E、加硒盐14、食醋具有腐蚀性,故不应储存于( BC )A、玻璃容器B、金属容器C、不耐酸的塑料容器D、搪瓷容器E、陶瓷容器15、酱油按生产工艺可分为( BC )A、配制酱油B、发酵酱油C、化学酱油D、蒸馏酱油E、氨基酸态酱油16、油脂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包括( ABC )A、棉酚B、芥子甙C、芥酸D、大豆皂甙E、大豆异黄酮17、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是( ABC )A、敌敌畏B、乐果C、马拉硫磷D、西维因E、溴氰菊酯18、粮豆在农田生长期和收割时混杂的有毒植物种子有( ABCE )A、麦角、毒麦B、槐籽C、麦仙翁籽D、芥菜籽E、苍耳子19、鲜蛋应在( AC )条件下储藏。A、15B、410C、相对湿度87%97%D、相对湿度80%90%E、101520、油脂酸败常用的卫生学指标有( ACD )。A、酸价B、农药C、过氧化值D、羰基价E、有害金属21、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是( BCE )。A、囊虫病B、炭疽C、鼻疽D、旋毛虫病E、口蹄疫22、我国营养强化盐除了全民推广的碘盐,还有( ACDE )。A、硒强化盐B、铬强化盐C、锌强化盐D、铁强化盐E、钙盐23、下列物质属于甜味剂的有( BC )A、苯甲酸B、木糖醇C、甘草D、山梨酸E、谷氨酸钠24、偶氮类合成色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有( AD )A、致癌性B、致畸性C、致突变性D、一般毒性E、致死性25、下列能用于食品的天然色素是( ABDE )A、焦糖B、虫胶红C、藤黄D、甜菜红E、红曲米26、在肉类腌制品中最常用的发色助剂有( ACD )A、L-抗坏血酸B、核黄素C、L-抗坏血酸钠D、烟酰胺E、-胡萝卜素27、酯型防腐剂对( AD )的作用较弱。A、乳酸菌B、霉菌C、酵母菌D、革兰氏阴性杆菌E、革兰氏阳性杆菌28、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的优点是( ABDE )A、不会出现对抗生素的抗药性B、不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C、对热敏感D、对其它抗生素不会产生交叉抗性E、能在人的消化道内被蛋白水解酶水解29、( AC )对金属毒物的吸收和毒性有较大影响。A、蛋白质B、碳水化物C、维生素CD、维生素BE、水30、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包括( ABC )。A、硝酸盐B、亚硝酸盐C、胺类物质D、氨E、铵盐31、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有( ABCD )。A、感官指标B、物理指标C、化学指标D、微生物指标E、放射性指标32、我国使用最多的农药是( ABC )。A、除草剂B、杀虫剂C、杀菌剂D、植物生长调节剂E、杀鼠剂33、我国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的原因是其( ABCDE )。A、半衰期长B、蓄积性强C、稳定性强D、脂溶性强E、致癌作用34、亚硝胺在( BCE )条件下稳定。A、酸性环境B、中性环境C、碱性环境D、pH=4E、PH=1035、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AD )。A、食品清洁状态标志B、食品曾受温血动物粪便污染C、预测致病菌污染可能性D、预测食品耐保藏性E、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36、单端孢霉烯族类化合物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有较强的( ABCD )。A、细胞毒性B、免疫抑制作用C、致畸作用D、生殖毒性E、抑制胆碱脂酶活性37、黄曲霉毒素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