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 读图、析图、绘图、用图课件.ppt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 读图、析图、绘图、用图课件.ppt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 读图、析图、绘图、用图课件.ppt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 读图、析图、绘图、用图课件.ppt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 读图、析图、绘图、用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读图 析图 绘图 用图 重点类型突破 类型1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应用 整合突破 例1 某日 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 北纬16 东经117 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 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 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 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 结合下图回答 1 2 题 典例分析 1 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b a a海域b b海域c c海域d d海域 2 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 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c 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正南方向 分析 第 1 题 将事发海域的经纬度位置在图中找出 可知位于b海域 第 2 题 根据对经纬网坐标图的判读 可以判断出渔政船由甲地驶往事发海域的方向为东南方向 即时运用 1 2015 济宁中考 读某岛屿简图 该岛的半球位置为 b a 东半球 北半球b 东半球 南半球c 西半球 北半球d 西半球 南半球 b根据图中的纬度可知 纬度度数向南逐渐增大 属于南半球 经度度数向东逐渐增大 属于东经度且数值在20 w 0 160 e的东半球范围 2 关于甲 乙 丙 丁四景点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b b乙地位于甲地的正东方向 丙地位于南回归线上 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甲 乙两地所在纬线的纬度小于丙 丁两地所在纬线的纬度 因此甲 乙两地的实地距离大于丙 丁两地的实地距离 乙 丁两地所在经线的长度不是赤道的一半 a 乙地位于甲地的正西方向b 丙地每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c 甲 乙两地的实地距离和丙 丁两地的实地距离一样d 乙 丁两地所在经线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 海南省2017年7月3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 龙卷风 平时善于观察的杨阳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 据此回答3 4题 3 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d a 29 s 112 w b 29 n 112 w c 29 s 112 e d 29 n 112 e 4 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 b a 自北向南b 自西南向东北c 自南向北d 自东北向西南 3 d4 b第3题 在经纬网上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 就是东经 用符号e表示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 就是西经 用符号w表示 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 就是北纬 用符号n表示 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 就是南纬 用符号s表示 读图分析可知 龙卷风始发地a的经纬度位置是 29 n 112 e 故选d 第4题 读图分析可知 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故选b 类型2地球自转 公转示意图 整合突破 例2 读甲 乙两图 回答问题 典例分析 1 地球公转周期为 一年 地球公转时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66 5 的固定夹角 从而使得太阳光线直射点会发生有规律的来回移动 2 当地球光照出现乙图情况时 地球公转至甲图中的 处 此时我们泰安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长夜短 3 地球公转至轨道的 处时 我们泰安市的气候特点是 寒冷干燥 4 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 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时候 应充分参考 冬 季的光照情况 分析 第 1 题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地球公转时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 5 的固定夹角 从而使得太阳光线直射点会发生有规律的移动 第 2 题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北半球是夏至日 这一天 位于北半球的泰安市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第 3 题 地球公转至轨道的 处时 泰安市处于冬季 其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第 4 题 冬季物体的影子最长 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 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时候应充分参考冬季的光照情况 即时运用 2015 烟台中考 烟台的小明善于观察 一年中 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 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5 6题 5 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 该图是 d a a图b b图c c图d d图6 图示光照现象 c 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a b c d 5 d6 c第5题 对位于北半球的烟台来说 冬至日时太阳高度最低 阳光照射到教室内的面积最大 第2题 由于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教室内的光照面积不同 而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 7 2017 老河口市一模 读地球公转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当太阳光照如图乙时 地球公转在d处b 如图乙时 襄阳市昼最长 夜最短c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现象d 国庆节时 地球公转在从a到b处 b从图乙看出 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此时北半球的襄阳市昼最长 夜最短 此时地球公转在图甲中的b处 国庆节 10月1日 地球公转在从c到d处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故选b 8 2017 威海二模 2017年全国两会 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分别于2017年3月3日15时和3月5日9时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 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所示的 b a a段b b段c c段d d段 b3月3日15时和3月5日9时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即b段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故选b 类型3等高线地形图 整合突破 例3 读某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典例分析 1 图中a点的地形部位是 山顶 b c两点坡度较缓的是 b 2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体为 由东北流向西南 3 d处为矿区 如需估算其到市中心的距离 能算出来吗 不能 原因是 图中缺少比例尺 4 该地区铁矿石大量运往外地最快捷的运输方式是 铁路运输 分析 第 1 题 图中a点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为山顶 b c两点中 b点处等高线稀疏 坡度较缓 第 2 题 根据指向标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大体为由东北向西南流 第 3 题 图中缺少比例尺 因此不能估算d处到市中心的距离 第 4 题 该地区靠近铁路 且铁路运输的运载量大 所以该地区铁矿石大量运往外地最快捷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即时运用 9 2015 南通中考 下图为两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值越大 比例尺越大 两图中 比例尺最大的是 甲 甲或乙 图 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小 表示范围越大 两图中 表示范围较大的是 乙 甲或乙 图 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甲图ad bd cd三条登山线路中 坡度最缓的是 bd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甲图中 e f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100 米 e地位于f地的 东南 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 乙图中 处为 山谷 处为 陡崖 处与 处图上距离约为2 3厘米 两处实地距离约为 2 3 千米 9 解析 第 1 题 甲图的比例尺是1 10000 乙图的比例尺是1 100000 甲图的比例尺大 乙图表示的范围大 第 2 题 bd之间的等高线最为稀疏 因此坡度最缓 e地的海拔是300米 f地的海拔是200米 二者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图中无经纬网也无指向标 应用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的一般方法判断方向 e地位于f地的东南方向 第 3 题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为山谷 处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为陡崖 根据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00米 因此 处与 处的实地距离为2 3千米 答案 1 甲乙 2 bd100东南 3 山谷陡崖 10 2015 青岛中考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米 完成下列问题 1 处所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鞍部 2 图中a山顶位于b山顶的 西南 方向 3 处的海拔可能是 c 填字母 a 360米b 50米c 140米d 260米 4 处会形成瀑布 说明理由 处是陡崖且位于山谷中的低处 有河流经过 有利于形成瀑布 5 河段和 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填序号 6 处的登山者能否看到 处的登山者 说出判断理由 不能 因为 分别位于山脊的两侧 解析 第 1 题 是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为鞍部 第 2 题 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a山顶位于b山顶的西南方向 第 3 题 处位于等高线200米以内且等高线向内降低 因此其海拔高度在100米到200米之间 第 4 题 处是陡崖且位于山谷中的低处 有河流流经 有利于形成瀑布 第 5 题 河段的等高线比较密集 坡度大 河段的等高线比较稀疏 坡度小 因此 河段流速较快 第 6 题 分别位于山脊的两侧 登山者的视线受阻 不能相望 答案 1 鞍部 2 西南 3 c 4 处是陡崖且位于山谷中的低处 有河流经过 有利于形成瀑布 5 6 不能 因为 分别位于山脊的两侧 11 2017 青岛一模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a处的地形部位是 山脊 d处地形部位是 陡崖 量得山峰b到e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 则实地水平距离是 2 千米 2 图中三座山峰 海拔最高的是 e 能观测到瀑布的山峰是 b 如果瀑布的落差为40米 桥梁边的河岸与a的最小高差在 100 米以上 3 甲 乙两村中发展种植业条件更好的是 甲 村 请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理由 地形平坦广阔 灌溉水源充足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 第 1 题 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 图中a处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 该地形部位是山脊 d处地形部位是陡崖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若量得山峰b到e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 则实地水平距离是2 100000 2千米 第 2 题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图中三座山峰中 b海拔位于400 500米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