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溪一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我不认为莫言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实,真实得极端残酷。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莫言的小说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经历了100年的操练,在叙事文学中结出的最新果实。更具有特色的是,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莫言的文体,是一种生长在真正的“民间”土壤上的“欢乐文体”。他对民间悲苦的生活的表达和讲述,既不是哭诉,也不是记账式的恐吓,没有给人制造压力,没有给人心灵投下阴影,而是给人一种“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真正的文学形式,就这样既凸现了生活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同时又消解了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息,或者它的片面的“严肃性”,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这就是莫言的特殊意义。此外,“莫言的获奖”也很有意义。它证明了只有尊重文学创作的规律,才能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我希望“莫言的获奖”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序幕。 1下列关于“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充满着带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智慧,莫言的文学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学。b莫言小说的写作内容来源于中国民间底层的伤痛经验,其叙事风格充满了想象力。c莫言小说的叙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有泥土腐味的语言。d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是中国白话汉语文学多年操练的产物,并成为中国语言奇迹。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对残酷现实采取的不是“伤痕文学”的叙事形式,而是“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b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具有给人“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的文学作用。c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消解了生活的残酷性,体现出了一种民间的欢乐精神。d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尽管凸显出了生活的荒诞性,但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和“狂欢化”,而是一种植根于中国民间的文学土壤的“欢乐文学”。b莫言讲述的是残酷的伤痛记忆,但因采用了“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让人读之有时却忍俊不禁。c莫言抓住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所以讲述的悲苦生活不会给人的心灵投下阴影。d“莫言小说获奖”拉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序幕,当代中国文学将有更多的作家、作品走向世界。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行比一乡 比:合b、而征一国者 而:通“能”,才能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劝:劝说d、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5、下面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木欣欣以向荣b、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水浅而舟大也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之二虫又何知?d、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以勇气闻于诸侯/设九宾于廷b、求人可使报秦者/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彼且恶乎待哉/复驾言兮焉求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而刘夙婴疾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钱乙,字仲阳。父颢,善针医,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东游海上,不复返。乙时三岁,母前亡,父同产嫁医吕氏,哀其孤,收养为子。稍长读书,从吕君问医。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稍数岁,乃迎以归。是时乙年三十余。乡人惊叹,感慨为泣下,多赋诗咏其事。后七年,父以寿终,丧葬如礼。其事吕君,犹事父。吕君殁,元嗣,为之收葬行服,嫁其孤女,岁时祭享,皆与亲等。元丰中,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奏授翰林医学,赐绯。明年,皇子仪国公,病瘈瘲,国医未能治。长公主朝,因言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神宗皇帝召见褒谕,且问黄土所以愈疾状。乙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且诸医所治垂愈,小臣适当其愈。”天子悦其对,擢太医丞,赐紫衣金鱼。自是戚里责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无虚日。其论医,诸老宿莫能持难。俄以病免。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久之,复辞疾赐告,遂不复起。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攻,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已而曰:“吾能移之,使病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人莫见其方。居无何,左手足挛不能用,乃喜曰:“可矣!”又使所亲登东山,视菟丝所生,秉火烛其下,火灭处斸之,果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而气骨坚悍,如无疾者。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于书无不窥,他人靳靳守古,独度越纵舍,卒与法合。尤邃本草,多识物理,辨正阙误。人或得异药,或持异事问之,必为言出生本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末年挛痹浸剧,其嗜酒喜寒食,皆不肯禁。自诊之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享年八十二,终于家。(节选自宋史钱乙传)【注】瘈瘲(z zhng):病症名。筋脉痉挛,即抽搐、抽风。斸(zh烛):挖。度越纵舍:古代军事用语。比喻临床治病,灵活辨证施治。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哀其孤,收养为子 哀:同情。b逮士庶之家 逮:以及。c阅月而尽 阅:察看。d末年挛痹浸剧 浸:渐渐。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钱乙在治病方面颇有效验的一组是( )(3分)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 入进黄土汤而愈戚里贵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 其论医,诸老宿莫能持难自以意治之,辄愈 退而考之,皆中a b c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钱乙事亲至孝。对生父,他往返寻找数次,最终将其寻回并养老送终。对养父,生时侍奉如同生父,死时为其安葬,按年节祭奠。又为养父嫁出孤女,使其终身有托。b钱乙不肯居功。他向神宗皇帝阐述“黄土汤”治愈皇子疾病的医理时,指出自己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治疗皇子的病症,是因为众国医的治疗已有成效,皇子接近痊愈。c钱乙医术高超。晚年他想出将病症转移到双脚来保全生命的奇招。他自制药液服用,使左侧手足出现挛缩症状,又派人挖来茯苓服用。此后身虽偏瘫,却气壮骨坚。d钱乙辩证施治。他治病时博采众长,不拘泥于某一流派。他不固执守旧,而是根据病症灵活治疗,最终也符合古法。对本草一书,他也能辨明正误,指出缺漏。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 (2)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 (三)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移居东村作王庭珪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颔联进行分析。(4分) (2)首联哪个字概括出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4分) 12、名句默写。(8分)(1)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4) , ,搵英雄泪(5) ,无以至千里;(6)画图省识春风面,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何须惆怅近黄昏1948年,朱自清身体已因超负荷运转,招致严重的损伤。连续几日,胃痛不止,呕吐不已,体重不断下降,但他的精神却不萎靡,仍然坚持读书看报,关心时局大事。他很喜欢近人吴兆江将唐人李商隐的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其意而用之,曰:“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将这两句诗抄下来,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用以自策。有一个同学看后对它的意思不甚了解,问他是否是感到自己老了。朱自清摇摇头,微笑道:“这两句诗只是表示积极,乐观,执着于现实的意思。”这时,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而蒋介石则由“全国防御”转为“分区防御”。朱自清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他虽然感到自己生命已濒临黄昏,夕阳残照,为时无多了,但他已从大江南北隆隆的炮声中,窥见祖国“无限好”的前景,因此他并不落寞,他要以乐观的心情,去迎接美好的未来,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朱自清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开始大量呕吐,连续几天,连起床走动一下都感到费劲,体重从45公斤降至38.8公斤。但他仍然坚持上课,结果在课堂上大吐,同学们连忙把他扶回家来。王瑶闻讯前来探望,朱自清疲惫地躺在床上,还一门心思记挂着上课的书,用细弱的声音说:“如果过三四天还不能起床,就请你代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这两门课。”可是,休息两天后,身体稍有康复,他又勉强去上课了。5月间,上海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的签名运动,这一反帝爱国风暴立即波及全国。6月9日,北平学生集会举行反美扶日示威大游行。当时,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一包香烟要数万元。为了欺骗收买知识分子,他们发了一种配购证,可用低价购到“美援面粉”。这一香甜的诱饵,对贫困的知识分子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6月18日,朱自清正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吴晗来到他的家里,给他看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面写道:为反对美国之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德和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之污蔑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之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之一切施舍之物资,无论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给证,特此声明。朱自清看毕默不作声,伸出颤动的手,拿起笔来,一丝不苟地在宣言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他知道,这一举动对自己家庭的生活将有很大的影响。晚上,他在日记上写道: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用要减少六百万法币。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子,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夏天到了,朱自清的健康毫无起色,胃疼与日俱增,身体极为虚弱,但他仍不肯静下心来休养,只要疼痛略好,就伏案继续编国文读本,读自己喜欢的书。他还制订了一个读书计划:除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外,每天坚持轮流看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有时,晚上还练习书法。7月中旬,他主持完成了闻一多全集的编辑收尾工作,又开始整理闻一多手稿。他衰弱的身体已经难以支持了,但他还勉强支撑着。8月6日早上4点钟,朱自清胃部突然剧痛,诊断为胃穿孔,手术后情况尚好,他自己也很乐观。10日,病情突然变化,有尿中毒症状。朱自清虽然感到难过,但神志还清楚,安卧在床上,闭着眼睛静静地睡着。他似乎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强睁开眼睛,看了看环守在床边含着眼泪的三个孩子,用颤抖的手抓住坐在榻旁的陈竹隐,一字一句,断断续续地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说完吁了一口气,似乎了一件心事,又平静地睡去。12日8时,他开始昏迷,不久,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代文宗与世长辞了!时为公元1948年8月12日11时40分。享年51岁。(摘编自陈孝全的朱自清传)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 1948年国共两党战争不断,朱自清敏锐地感到时代的气息,内心充满喜悦,因此更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点事情。b. 当时上海学生、北平学生及知识分子举行了各种大规模的抗议运动,其目的在于反对美帝国主义对日本侵华势力的扶植。c. 国民党发行的可低价购买美援面粉的配购证,之所以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都非常贫困。d. 朱自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病情也每况愈下,年仅五十一岁就过早辞世,主要是由于他不肯购买国民党发放的美援面粉。e. 朱自清临终前仍不忘叮嘱家人不要买国民党发放的美国面粉,充分体现出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责任感和高尚的节操。14.朱自清明知会对自己的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却仍坚持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5.朱自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体弱多病的情况下,坚持“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6分) 16.朱自清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鼓舞、警醒自己,并以实际行动来加以践行。你如何看待朱自清最后这段生命历程?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博弈 蹩脚 纹身 再接再励 b.尺牍 讥诮 鳟鱼 迄今为止 c.蚁冢 蕴藉 眩耀 没精打彩 d.筹画 仓廒 角隅 富丽堂黄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四川省文明办2012年12月举办的“四川好人”评选活动尘埃落定,卿浩洋等56名川籍民工获得了“四川好人”殊荣。b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25日落下帷幕,从考生反馈看,今年国考考试考得十分“人文”,而十八大、莫言、天空一号等热点话题竟湮没无闻。c在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中,导师徐教授不赞一词,而是严肃地指出了文章在逻辑上存在的诸多错误。d这次运动会,小李得了冠军,骄傲的尾巴都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b武汉专家经过基因序列对比,找到h7n9病毒演变路径:由花雀、家禽与野鸟共同作用,逐渐演变成对人具有危害的h7n9病毒。c恢复年味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百姓的情感诉求,鼓励百姓的文化创造并为此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d.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当大批子弟兵前往救援的同时,许多专业心理救助人员也赶赴灾区,帮助灾民恢复地震造成的心理创伤。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就是“仁”,“生”就是“善”。中国古代思想家又认为, , , , 。 , 。这种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美”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很多作品中,都创造了“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意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a b c d21.请为下面的漫画撰写一句揭示主旨的句子。(20字以内)(4分) 主旨: 五、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就上升。从来没有差错,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一天,它怀疑了它的生活:“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得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它在壁上自由行动。于是人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地上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2014届月考试卷参考答案1b【解析】答非所问,谈的不是叙事语言,而是写作内容和叙事风格。2c【解析】c项曲解文意,断章取义,消解的不是生活的残酷性,而是“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息。3d【解析】d项将“或然”误解为“必然”,文中有“希望”二字。4.c(“劝”:劝勉)5d(a因为;而,表并列。b却,表转折;表并列。c取消句子独立性;这。d趁机)6b(a状语后置;c宾语前置;d被动句式;b定语后置;状语后置)7.b(“阅”应是“历经”)8.d(讲的是他的聪明智慧“往抚即定”属于政治才干介绍钱乙受欢迎的情况,不是直接表现介绍钱乙在医学理论方面的成就表现钱乙多识物理)9.c(理解错误,应为将疾病移到四肢,而非双脚)10(1)吕氏将死,就把钱乙的家庭身世情况告诉了他。钱乙号啕哭泣,请求前去寻找父亲,总共往返了五六次,才找到父亲所在的地方。(4分) (2)钱乙最后一次犯病,疲倦得厉害,就伤叹道:“这就是医书所说的周痹病,周痹进入到脏腑的话人就要死了,我大概要完了!”(4分)11(1)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喜爱,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 颔联用低小的茅屋和简陋的土床表现出生活条件虽简陋,但诗人仍感满足。(4分)11(2)“深”字概括出了东村幽僻、清静的环境特点。(2分:“深”1分,答其他不得分;“幽僻、清静”1分,意思对即可) 首联下句“窟”字,写出了东村地处青山深处,远离市镇,极其幽僻。 颈联以“鸟不住啼”反衬东村的幽静;以“花多晚发”写地之偏僻。全诗处处体现出一种幽闲的意境。(共4分)12.8分(1)莫道不销魂 (2)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4)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5)故不积跬步 (6)环珮空归夜月魂13.(5分)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或d不给分。14.(4分)国民党政府发放可低价购到“美援面粉”的配购证,其目的是为了欺骗收买知识分子,本质乃是配合美国的扶日政策;当时的知识分子为反对美国的扶日政策,为抗议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的污蔑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发起了拒买美援面粉的运动;朱自清作为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并认为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 以上3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5(6分)朱自清虽然病体虚弱,精神却不萎靡,仍坚持读书看报,关心时局大事;他在健康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坚持上课,直到不能完成授课才卧床休息,稍有康复,他又勉强去上课;他在家境贫寒、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他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然不肯彻底休息,稍有好转便继续编写教材,按照计划读书学习,并继续对闻一多著作的整理工作。以上4点,答出任意3点即可。16.(8分)观点一:“何须惆怅近黄昏”体现了朱自清执着于现实、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当时朱自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濒临黄昏,时日无多,但他预见到祖国“无限好”的前景,因此他要以乐观的心情,去迎接美好的未来,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也正是以此种精神来践行的,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他以自己的执着与乐观使得自己最后的人生旅程无须惆怅。 观点二:朱自清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固然令人钦佩,但其消耗生命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当时朱自清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对时局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胜利指日可待,祖国前景一片光明。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保重身体,留待更需要自己的时候发挥力量。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用一种消耗生命的方式不断工作,无论是带病授课还是坚持文字工作,都对他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损伤。朱自清是一位有才华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本该在新中国发挥更多的光和热,却不能为国为民珍重自己,实在令人惋惜和遗憾。 观点三:朱自清作为知识分子执著于现实,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精神对于我们当代学子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人的生命总有走向终结的时候,而人生的价值并不以生命的长短来计量,而是以其为社会为人民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朱自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能够保持对时事的清醒认知,坚持自己的良知和节操,耗尽生命努力工作和读书,这样的“黄昏”当然无须惆怅,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悔的人生。人无论处在何种境况之中,都要尽一己之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要做无谓的慨叹和伤感,这才是当今知识分子所应持有的操守和决心。17.b(a项“纹身”改为“文身”“再接再励”改为“再接再厉”;c项“眩耀”改为“炫耀”,“没精打彩”改为“没精打采”;d项“筹画 ”改为 “筹划”,“富丽堂黄”改为“富丽堂皇”)18a【解析】a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b湮没无闻:形容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此处用于陈述“话题”,错; “不赞一词”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而不是指“没有一句赞扬的话d“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19. b【解析】a 成分残缺,应在“通过”后加上“建立”一类的动词; c “关键在于”与 “是非常重要的”句式杂糅。d项是关联词使用不当,“当”与“同时”不能连用;搭配不当,应是“治愈创伤”。20d214分参考答案 机遇降临,只有底蕴丰厚的生命才能与之相遇22【立意探索】责任与自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自由随意应有限度。附翻译:钱乙,字仲阳。父亲钱颢,擅长用针灸,然而嗜好饮酒,喜欢游玩。有一天他隐藏了姓名,向东行到了海上,没再回来。钱乙当时三岁,母亲在此前已经亡故,父亲的同胞姐妹嫁给了姓吕的医生,同情钱乙成了孤儿,收养他为儿子。钱乙逐渐长大开始读书,跟从吕君学习医术。吕氏将死,就把钱乙的家庭身世情况告诉了他。钱乙号啕哭泣,请求前去寻找父亲,总共往返了五六次,才找到父亲所在的地方。渐渐地又过了几年,才把父亲接回家。这时钱乙已经三十多岁了,乡亲们惊叹不已,感慨激动,为此流下眼泪,很多人赋诗赞颂钱乙寻父的事迹。后来又过了七年,他父亲寿终故去,钱乙按照礼法安葬了父亲。钱乙侍奉养父吕君,就像侍奉生身父亲一样。吕君死后,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