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政治 第5课时 明辨是非正确选择复习考点课件.ppt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政治 第5课时 明辨是非正确选择复习考点课件.ppt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政治 第5课时 明辨是非正确选择复习考点课件.ppt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政治 第5课时 明辨是非正确选择复习考点课件.ppt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政治 第5课时 明辨是非正确选择复习考点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4 内容提要 2 24 1 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 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2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 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3 24 4 24 做人的良知就是指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良知是做人的首要品质 背离了良知 人生将失去意义 接触复杂的社会 需要良知来作出正确选择 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 懂得法律规范 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避免误入歧途 学会理性分析 树立美好的人生理想 1 做人的良知是指什么 2 我们为什么要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3 如何铸造心中良知标尺 如何培养正确是非善恶观 一 明辨是非 5 24 一 明辨是非 4 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社会的影响 面对社会各种影响如何正确判断与选择 对于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 我们都要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 对长辈的言行 我们要分清是非 问个究竟 而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 对公共传媒 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 对 社会流行 我们需要独立思考 理性行动 避免盲目从众 效仿和追随 6 24 1 随着社会的进步 手机越来越智能 也越来越好玩 它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 发微信 打游戏 看小说 不仅是成年人 许多孩子都成了十足的 手机控 令家长无奈又烦躁 对此 下列给家长的建议你认同的是 a 要加大对手机网络的整顿治理 净化社会环境b 家长应做好表率和监督 指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c 手机严重影响学习和健康 必须坚决禁止孩子使用手机d 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 就可以不用管孩子如何使用手机 b 2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但世界又是纷繁复杂的 美丑 善恶交织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判别是非的依据是 a 个人的情感好恶b 自身的愿望c 法律与道德的要求d 他人的评价 c 7 24 二 网络交往 1 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网络 网络是把 双刃剑 有利也有弊 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 学习知识 与人沟通 休闲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帮助我们拓展视野 扩大交往领域 对象 结交更多朋友等 沉迷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导致荒废学业 甚至使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 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避免受 网毒 的伤害 8 24 二 网络交往 2 如何保障网络安全 如何净化网络环境 如何建设网络强国 国家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 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加大宣传力度 倡导文明办网 上网 网站 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加强网站管理 严格把关 增强社会责任感 依法文明办网 网民 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做一个文明守法的网民 发现网络违法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9 24 二 网络交往 3 我们未成年人怎样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如何做 网德 高尚的网民 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 做文明上网之人 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律 规范上网行为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学会 信息节食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不沉迷网络 发现网络违法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善于利用网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10 24 日前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牵头会同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 中国互联网禁毒公约 互联网不应被毒品所污染 创建无毒网络环境是所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全体网民义不容锌的责任 为此 我们青少年应 a 磨砺坚强意志 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b 依法律己 并依法打击网上的涉毒违法行为c 远离网络 避免自己受到毒品侵害d 自觉抵制宣传禁毒信息的传播 a 11 24 1 明善恶 辨是非 是做人的 2 良知是正确的 是做人的 3 对于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 我们都要运用加以判别 4 对 社会流行 我们需要 避免 效仿和追随 5 生活情趣有与之别 6 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和从众心理都是的 7 诱惑有诱惑与诱惑之分 我们要抑制的是诱惑 同样 要避免的是从众 8 网络是把 双刃剑 有也有 不能说上网 基本品质 是非善恶观 首要品质 良知的标尺 独立思考 理性行动 盲目从众 高雅 庸俗 正常 不良 良好 不良 利 弊 拒绝 盲目 12 24 1 2015 广东 对右边漫画 指马为鹿 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 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善恶 学会做出正确选择b 人都有盲目从众的心理 要尊重他人的看法c 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不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d 学会相互尊重 乐于包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a 一 单项选择题 步骤 一审设问 规定性词语 题型 二审题肢 错误的有 正确的有 存疑的有 三审材料 who what 结果 关键词 正确答案 寓意 正确 b错 都有 绝对 c错 任何 绝对 a d 几个人 指马为鹿 有一个人认为是马 但几个人都说是鹿 结果他也认为是鹿 指马为鹿 寓意为 我们要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坚持自己的正确选择 a符合题意 综合型 13 24 二 分析说明题 2 2016 广东 材料一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 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有57 8 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 有41 的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 有59 4 的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 家人或朋友照片 高达69 6 的青少年相信微博 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 不孝顺 不转发信息 家人将会如何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 就随意转发了 还有37 1 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材料二 近年来 网络诈骗 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 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 传播获取钓鱼木马 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 利用网络改号电话 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此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 1 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 结合材料二说明 公安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3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 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4 24 步骤 1 审设问 第一问 题型 规定性词语 第二问 题型 规定性词语 第三问 题型 规定性词语 2 审材料 材料一 关键词 可联系的知识点 关键词 可联系的知识点 关键词 可联系的知识点 材料二 关键词 可联系的知识点 关键词 可联系的知识点 关键词 可联系的知识点 是什么 材料一 主要反映 为什么 意义类 材料二 公安部整治行动 意义 怎么做 上述材料 青少年 正确选择 维权 57 8 反映青少年使用微信比较普遍 41 59 4 反映青少年缺乏网上安全意识 69 6 反映青少年缺乏信息甄别能力 或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 隐私权 安全意识等 网络诈骗 财产权 合法权益等 公安部整治网络诈骗等行为 网络安全 依法治国 社会责任 社会和谐 青少年健康成长等 15 24 3 构建答案 4 组织答案 第一问 根据材料分析 写出结论即可 格式 谁做了什么 存在什么问题 第二问 根据材料分析 可以从国家 社会和个人等角度作答 用 有利于 来表达 第三问 根据材料分析 可以从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遵守道德和法律与网络规则 学会理性利用互联网 学会依法维权等角度进行作答 16 24 1 材料一反映了青少年使用微信比较普遍 但缺乏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 2 有利于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整顿网络秩序 维护网络安全 促进网络文明 有利于维护公民隐私权 财产所有权等合法权益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能回答其中三点的含义即可 3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 做到安全上网 提高正确选择媒体 甄别网上信息的能力 拒绝不良诱惑 增强社会责任感 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 学会理性通过互联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懂得维权的方式和途径 用法律手段维权 能回答其中三点含义即可 参考答案 17 24 一 单项选择题1 新修订实施的 刑法修正案 九 规定 在微信 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信息 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启示我们 a 在微信 微博等社交平台造谣传谣是犯罪行为b 将各种信息积极转发与大家共享c 对公共传媒 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 d 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和从众心理都是正常的 c 18 24 2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对于自控能力不强 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网络中的暴力 色情等信息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为此 对青少年建议正确的是 要坚持自己的选择 要提高自控力 拒绝诱惑 要培养高雅的情趣和爱好 要合理利用互联网 提高辨别是非能力a b c d d 19 24 3 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 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 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 都应该坚守 七条底线 即法律法规底线 社会主义制度底线 国家利益底线 公民合法权益底线 社会公共秩序底线 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这启示我们 a 要自觉远离互联网b 要明辨是非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c 拒绝接触所有网站 以免受到侵害d 我国的互联网的发展已受到严重制约 b 20 24 4 看右边漫画 回答下列问题 1 漫画说明了什么 它有何危害 2 如果你是漫画中电脑前的人物 你会怎么做 二 简答题 21 24 1 漫画说明了在互联网上存在着制造和传播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 危害 扰乱社会秩序 影响社会稳定 败坏社会风气 影响社会和谐 危害社会诚信 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损害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 影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2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造谣 不信谣 不传谣 严格遵守道德和法律 提高应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 正确行使监督权 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增强社会责任感 积极同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 参考答案 22 24 知识方面 本节课我的收获 能力方面 23 24 课后作业 课时作业 p9 24 24 愿我们跑赢2018年中考 25 24 2 2014 广东 小学生闹闹不肯上学 只因送他上学的是普通轿车 闹闹的家长无奈地说 没想到现在不少小学生也攀比 比谁家的车高档 比谁家有钱 对小学生攀比现象的看法正确的是 a 这说明家庭经济富裕了 生活水平大大提高b 这说明现在的青少年都有爱慕虚荣的心理c 青少年要克服盲目从众 正确对待社会影响d 全社会要给孩子营造没有攀比的社会环境 c 步骤 一审设问 规定性词语 二审题肢 错误的有 正确的有 存疑的有 三审材料 who what 结果 关键词 正确答案 b错 都有 绝对 d错 这种说法做不到 即不符合事实 小学生 攀比 看法正确 a c 有的小学生 存在攀比现象 攀比 材料意为 有的小学生盲目攀比 c符合题意 26 24 3 2013 广东 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