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4单元测试B(含解析) 鲁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测试B(含解析) 鲁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测试B(含解析) 鲁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测试B(含解析) 鲁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测试B(含解析) 鲁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元 测 试 (b)(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自然资源31、2、414自然灾害65、7、815全球变暖9、1011、12遥感技术1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3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 2008 95218 2453 3578 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 0455143872881 344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解析:第1题,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并结合各国人数进行计算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水资源总量远远高于法国,故a项错。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大约是美国的9.62倍,接近10倍,故b项正确。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47倍,接近1/4,故c项错。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并不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而是因为人口总数少造成的,故d项错。第2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设备更新慢,再加上国民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较严重,使得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于其他国家。第3题,建设节水型社会关键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具体措施是发展科技,更新设备,保护水源,唤醒人们的节水意识。答案:1.b2.b3.c4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自然资源质量差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解析:题中所描述的以出口自然资源为主的经济形式,称为单一产品经济。由于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之间存在巨大的利润差,使得“资源诅咒”现象发生。答案:c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5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6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解析:第5题,为难度较低的读图选择题,答案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先看图例,后找分布。第6题,为台风防御和避险题,临时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和安全性差,不适合避险。d项中的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台风系统的漩涡风雨区在台风中心(即台风眼区)的外围,其危害和破坏性最大。答案:5.c6.b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完成78题。7同时受暴雨、洪涝、风沙、春旱影响的地区是()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c华北平原地区 d四川盆地地区8华北平原暴雨洪涝多发的自然原因是()a降水多 b降水集中、洼地积水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解析: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再加上地势低平,多洼地,因此夏季易受暴雨、洪涝的威胁;春季降水少,且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受风沙和干旱的影响。答案:7.c8.b2010年3月,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勒弗朗回忆说:“它们看上去很焦虑,小北极熊显然是吓坏了,它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9.北极熊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毙的现象,并为这一物种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b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c人类捕杀,北极熊向外海迁徙d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10与上述结论相关的地理现象有()2010年极端天气袭扰全球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成为世界趋势北冰洋有望开通夏季航线近年来火山地震频发a b c d解析:第9题,从材料中可知,北极熊成为“浮冰行者”,而且有可能溺毙,主要是由于浮冰消融而且间距增大所致,而引起浮冰消融的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第10题,火山地震频发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它们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答案:9.a10.a1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全球气候变化呈波状起伏。就地区而言有些地区气温升高,有些地区气温下降。表现在降水上,中纬度地区降水减少,较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故我国各地降水量变化也不同。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因降水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状况不同。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因气温升高融化增加而总量减少。答案:d12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年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分析其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增加 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 d湖面蒸发增加解析:青藏高原湖泊水的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湖面扩大的原因是冰雪融水的水量增加,故a正确。冻土面积扩大的原因是气候变冷,不能使湖水增加;青藏高原抬升会造成湖水减少;湖面蒸发增加将导致湖面下降,故b、c、d错误。答案:a13冰岛火山喷发时,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解析: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飞机、卫星等对地物进行观测,能快速及时地监测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故选a。答案:a二、综合题(共26分)14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13分)图甲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乙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甲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m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3)分析n地风能资源缺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解析:本题以电能开发和风能资源分布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审题能力。(1)把题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分析。(2)m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西北风为主,夏季风力小,气象灾害频发且人口少,经济落后,距发达地区远,远离消费市场。(3)n为四川盆地,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风能资源贫乏。答案:(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2)夏季风力相对较小;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3)原因:离冬季风源地远;受盆地周围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水能。15下图为1736年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解析:第(1)题,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的变化可从图中直接读出,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一是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淤积湖泊,抬高河床,使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河流泄洪能力下降,二是人口压力,人类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