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元素周期律 二 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 能说出元素电负性的关系 2 能应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了解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3 理解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元素的电负性 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4 了解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学习目标定位 内容索引 一元素的电负性 二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当堂检测 一元素的电负性 1 电负性的有关概念与意义 1 键合电子与电负性 元素相互化合时 原子中用于形成的电子称为 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大小 2 电负性的意义 电负性越大的原子 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 3 电负性大小的标准 以氟的电负性为作为相对标准 导学探究 化学键 键合电子 吸引力 越大 4 0 2 电负性的变化规律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 1 同周期 自左到右 元素的电负性逐渐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 金属性逐渐 2 同主族 自上到下 元素的电负性逐渐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增大 增强 减弱 减小 增 强 减弱 3 电负性的应用 1 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 金属的电负性一般1 8 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1 8 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 类金属 如锗 锑等 的电负性则在 它们既有金属性 又有非金属性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 金属元素越活泼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 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小于 大于 1 8左右 越小 越 大 2 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化合价为 电负性数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化合价为 3 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如果两个成键元素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1 7 它们之间通常形成键 如果两个成键元素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1 7 它们之间通常形成键 弱 正值 强 负值 大于 离子 小于 共价 归纳总结 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关系 注 稀有气体为同周期中电离能最大 第一电离能 a a a a 1 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 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b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 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c 在元素周期表中 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呈现递增的趋势d 形成化合物时 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 活学活用 1 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电负性的理解 b中 元素的电负性与第一电离能的变化有不同之处 如电负性 o n 第一电离能为o n b 1 2 2 下列不属于元素电负性的应用的是 a 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b 判断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c 判断化学键类型d 判断单质的熔沸点 解析本题是对元素电负性的应用的考查 利用电负性可以判断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正还是负 化学键类型等 但不能判断单质的熔沸点高低 d 二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1 观察li mg be al b 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思考为什么它们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导学探究 答案这可以由元素的电负性得到解释 li mg的电负性分别为1 0 1 2 be al的电负性分别为1 5 1 5 b si的电负性分别为2 0 1 8 它们的电负性接近 说明它们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相当 表现出它们性质的相似性 2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li在空气中燃烧 2 be oh 2与hcl naoh的反应 be oh 2 2hcl becl2 2h2o be oh 2 2naoh na2beo2 2h2o 3 试设计实验证明becl2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将becl2加热到熔融状态 不能导电则证明becl2是共价化合物 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1 在元素周期表中 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 如图 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 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 且互熔 被称为 对角线规则 2 处于 对角线 位置的元素 它们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根本原因是 由于它们的电负性接近 说明它们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相当 因而表现出相似的性质 归纳总结 3 仔细观察右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活学活用 解析b是5号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二 a 2 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化合物 填 酸性 碱性 或 两性 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 解析be oh 2与al oh 3的化学性质相似 但差别在于be的化合价是 2价 两性 be oh 2 2h be2 2h2o 3 根据周期律知识 硼酸酸性比碳酸 理由是 解析b比c的非金属性弱 弱 硼的非金属性比碳弱 4 根据mg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 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产物为 用化学式表示 解析mg在空气中与o2 co2 n2反应得mgo mg3n2 将li与mg类比得答案 li2o li3n 学习小结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当堂检测 1 2 4 3 1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5 解析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 化合价 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 金属性 非金属性等呈周期性变化都是由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决定的 1 2 4 3 2 下列依据不能用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 1mol单质在发生反应时得电子数的多少c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元素电负性的大小 5 b 1 2 4 3 3 下列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3 1s22s22p3 1s22s22p5则下列有关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 b 原子半径 c 电负性 d 最高正化合价 5 解析由电子排布式可知 为s 为p 为n 为f 第一电离能为 a正确 b不正确 原子半径应是 最大 最小 c不正确 电负性 最大 最小 d不正确 f无正价 最高正价 a 1 2 4 3 5 4 已知x y元素同周期 且电负性x y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与y形成的化合物 x显负价 y显正价b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my小于hnxd 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1 2 4 3 5 解析x y元素同周期 且电负性x y 则非金属性x y 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 所以x和y形成化合物时 x显负价 y显正价 a正确 非金属性越强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x y 则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的酸性 b正确 非金属性越强 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my小于hnx c正确 一般非金属性强的第一电离能大 但o的非金属性比n大 第一电离能却n o d错误 答案d 5 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一样 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 下面给出了14种元素的电负性 1 2 4 3 5 试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 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 解析根据表中的数据 结合题干信息知 电负性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 而元素的性质是随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而呈规律性变化的 这样我们可以把表中给出的14种元素的电负性按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整理如下 1 2 4 3 5 经过上述整理后可以看出 从3 9号元素 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 从11 17号元素 元素的电负性也是由小到大 所以元素的电负性同原子半径一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即同周期主族元素 从左到右 电负性逐渐增大 1 2 4 3 5 答案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是呈周期性的变化 或同周期主族元素 从左到右 电负性逐渐增大 2 由上述变化规律可推知 短周期主族元素中 电负性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市中医院急救技能定期考核
- 燃气管道监测技术与实施方案
- 旅游行业职业素养优化-洞察与解读
- 全国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多选题)含答案
- 有机肥项目定期检查与质量评估方案
-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智能控制器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高压配电系统设备选型方案
- 胃肠造影的试题及答案
- 盾构生的试题及答案
- 大型仪器共享协议书
- 大学生综合服务中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考核标准
- 广东广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3篇(截至2024年)
- 2024年中考生物(河北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安踏运动鞋调研报告分析
- 《高血压脑病》课件
- 《研究性学习报告》课件
- 2024年度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 2023年工商管理毕业大作业答案解析
- 致敬抗美援朝 争做时代新人-10.25抗美援朝纪念日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