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基础知识2、 逐步提高问题分析能力3、 逐步掌握答题技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各课的基本知识内容难点:对基本知识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知识讲解、学生理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行默写默写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第14课 钢铁长城1.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1)海防建设 1949年中国第一支海军建立(华东军区海军)。20世纪5070年代海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20世纪90年代海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扩大。(2)空军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拥有各种飞机3000多架。经受了抗美援朝的考验,取得了辉煌成绩。1956年自行仿制歼5型歼击机;后来又造出轰炸机、强击机等飞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2.导弹部队的发展 任务:核反击。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种类:装备了中程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核武器。学生复习学习,回答记忆通过复习,加强巩固学生所学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与苏联等17国建交。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和孤立政策。(2)提出:1953年中印两国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3)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尼赫鲁和吴努发表联合声明。(4)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5)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2.万隆会议(1)召开时间:1956年 参加者:亚非独立国家。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2)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3)议题: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的问题。(4)中国的贡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这次大会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5)会议成功的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周恩来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这次大会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学生复习学习,回答记忆通过复习,加强巩固学生所学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1.七十年代的外交 (1)中美关系正常化 背景: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封锁禁运、包围威胁政策。b.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出现转机。过程:a.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b.1971年七月,基辛格访问中国。c.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1971年10月25日。 .地点: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一次伟大胜利,便于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原因: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3)中日邦交正常化 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影响: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2、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时间:2001年10月21日,地点:上海。(3)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4)参加者:江泽民、布什、普京等19位领导人。(5)结果:通过上海共识。(6)意义: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