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其主张是( ) a.中学其本也,学习之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b.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d.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土2、以下关于“中体西用”思想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对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具有指导作用b.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中国传统政治和思想 c.张之洞是这一思想的集中反映者 d.其在中国近代未起任何进步作用3、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分歧和争论的焦点在于( ) a.要不要学习西方民主制度 b.要不要维护清朝统治 c.要不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要不要坚持传统“纲常名教”4、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创立合众政府 a. b. c. d.5、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呼吁中国要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实行“变政”,其目标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实行君主立宪 c.建立皇族内阁 d.推翻皇帝统治6、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主要包括() “中体西用” 依靠清王朝进行改革 建立君主立宪 实现民权 实行共和制 a. b. c. d.7、对康有为“托古改制”理论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借用传统儒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借用孔子权威,为维新改制创造根据 c.将儒学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结合 d.新学伪经考是高水平的学术著作8、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其()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洽上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民族革命要求 c.表达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 d.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正确途径9、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思想的是() a.驱除鞋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10、根据中国的实际和对西方的研究,对西方民主思想加以改造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 提出民生主义实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发展资本主义 a. b. c. d.11、孙中山在1906年说道:“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人的满洲政府。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祖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孙中山()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盲目排满行为指明推翻清朝统治有双重意义 运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a. b. c. d.12、1905年慈禧太后称“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束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行之”这主要表明( ) a.慈禧太后准备用立宪抵制革命 b.慈禧太后想派员出洋考察宪政 c.慈禧太后已经决定实行宪政 d.清廷下诏“预备仿行宪政”13、资产阶级立宪派参与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发点是( ) a.企图缓和与清政府的矛盾 b.企图缓和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力图维护清朝统治的现状 d.揭望通过“预备立宪,参与政权”14、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的根本”是指(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15、孙中山向袁世凯妥协的压力不包括( ) a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 b.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 c.立宪派和旧官像的进攻 d.革命党内部的分化瓦解16、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们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7、我们最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是辛亥革命的( ) a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 b.反帝爱国的政策 c实业救国的思想 d.基力革命的策略18、“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19、直接暴露袁世凯当皇帝野心的是( )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修改大总统选举法20、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主要说明了( ) 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 b.袁世凯曾出卖维新派 c.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d.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21、“府院之争”反映的本质是( ) a.封建军阀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 b.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南北军阀之间的矛盾 d.日美在华利益的矛盾22、1920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军阀串通, 排挤孙中山这些情况表明( ) a.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b.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 c.军阀集团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发生变化 d.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23、从讨衰斗争的结局看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成败主要取决于( ) a.孙中山是否参加领导工作 b.帝国主义是否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人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 d.讨袁斗争是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4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是a.振兴工商业 b.兴办学校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推翻清朝统治25下列观点中,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共商、器械、工艺也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则亡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上图在人心不在技艺26下列人物中,主张“中体西用”的有魏源 冯桂芬 张之洞 康有为 孙中山 邹容a. b. c. d.2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的维新变法的根本措施是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 b.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c.变科举,开学校 d.办报刊,立学会28下列哪部著作对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具有很大冲击a.变法通议 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 d.仁学29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30中国资产阶级开始提出推翻清政府的要求反映了a.辛亥革命爆发的时机成熟 b.社会各阶层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共同愿望c.民族资产阶级要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道路的愿望d.资产阶级革命派已认识到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班级_ 姓名_ _ 座号_ 分数_ _一:选择题(9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10分)材料一:大学士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侮。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奕訢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扰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 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严复指出:“令成之称西人者,日必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技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荀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严复论世变之亟)请回答:(1)步人近代,用中学救亡还是以西学强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材料一、二分别代表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说明各自的不同主张和依据。_ (2)从材料二、三看近代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各自的实践活动是什么?_(3)在近代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与中学优劣的争论?_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单元测试 (人教版选修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9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cabcdacdbad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abdcdddcbaabab二:非选择题(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