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中历史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为庆祝建国60周年,腾讯网发起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理由应包括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有力配合三大改造的进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作用和影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的,它既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促进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答案a2读图,这是民丰造纸厂某一时期的股票,持有人是沙泳源,董事长是张华墀。根据该图判断,沙泳源生活的年代应该是 ()。a19世纪90年代 b中华民国初年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根据题干“公私合营”分析,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答案c3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研究调查,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事实与当时时代不符的是 ()。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b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等工业设施c农村正进行土地改革d城市公私合营掀起高潮解析“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在这一时期农村进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农业合作社。答案c4下面是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单位:万吨),造成以下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d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解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是在“文革”时期实行的,与题中时间“19581965年”不符。答案d5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解析从上图可看出,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土地经营方式都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变化。而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损害了农民利益。答案c6 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两个扇面”是指 ()。a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改革的扇面b技术革新的扇面和对外交流的扇面c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辐射的扇面d管理革新的扇面和引进外资的扇面解析作为第一批经济特区,走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对周边地区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和辐射作用。答案c7在1984年的国庆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获得了一切劳动产品的支配权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解析依据其概念可知,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无土地所有权,对于劳动产品,交纳粮食税后可归农民自主支配,故a、c、d不正确。答案b8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土地有经营权和使用权,说明农民有了部分自主权利,所以本题选b项。答案b9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b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c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解析分别提取图片中粮票、有点钱买不着东西、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等信息。图三时间为上世纪80年代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时间不符。答案c10下图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a b c d解析由图中1978年至2002年中国所有制结构及比重的变化,能够判断的内容正确。但国有企业改革是否完成,在图表中并不能得到反映,实际上国有企业改革到现在仍在进一步探索。答案b11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a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开放浦东地区d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答案b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特点有 ()。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显示出多层次性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开放局限在国有企业领域a b c d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是主动的,排除;是全面开放,并不仅仅限于国有企业领域,排除。答案a1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解析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开放区一内地的格局,对外开放开始于经济特区的创办。答案a14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解析经济体制改革即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故选c。答案c15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四大会议内容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0分)1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材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使我们焦虑的农业生产之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4分)(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4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影响。(4分)答案(1)原因: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初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经济和国防不能独立;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为了实施材料二的思想,在工业上搞群众运动,开展“大跃进”。结果: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3)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影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7(8分)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2分)(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推动重心发生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分)(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3分)措施典型代表意义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答案(1)战略决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