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培训教材4_第1页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培训教材4_第2页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培训教材4_第3页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培训教材4_第4页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培训教材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 加入 WTO 后,中国经济显著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可以预计:一方面,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特点,以及现行的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通过商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出口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并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将成为中国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而需求增长相对有限,因而中国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对各国企业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所以,随着中国加入WTO 之后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将越发紧密,中国产业同世 界产业的竞争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诸多问题将越来越被政府、学界和企业界所看重。 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工业的产量和产值持续快速增长。据联合国统计署和工发组织计算, 1993 1998 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1.4%,而同时期发展中国家只有 5.4%; 1998 2003 年中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高达年均 9.4%,同期发展中国家只 有 4.4%。中国人均制成品出口从 1995 年的 1763.92 美元跃升 223 到 2004 年的 9570.09 美元, 1998 2001 年三年的年均增速为 18.30%。加入 WTO 以后,出口增速更是明显加快, 2002 2004 三年的年均增速达到 22.50%。 (二)中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仍很低 虽然我国制造业目前发展迅速,但其增加值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仍旧与制造业强国有很大差距。按照 1995 年美元不变价进行折算,中国人均增加值虽然从 1995 年的 267 美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463 美元(增幅为 73%),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差 5000 多美元,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 8.11%。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也还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西亚和欧洲的发展中地区。 (三)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仍很低 1993 年,中国全部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比重为 3.5%,五年后提高到 5.1%,到 2003年则提高到 6.9%。但与美、欧、亚的一些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四)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偏高 从制造业占 GDP 比例这个指标来看,中国在 1995 2004 年间变化并不很大,一直保持在 34%左右;这一数字与美、欧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 ,中国比例明显偏高,这反映了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但也表明了中国经济结构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比例不够协调的问题。 二、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对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可以使用多个指标进行评价,我们的研究表明:用不同的指标来评测中国制造业及其子行业的竞争力时会得出不尽相同的判断,有些指标显示我国某一行业国际竞争力在提升,而另一些指标则显示我国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相对下降。这实际 224 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复杂事物常常会发生的情况,或者说是同一个复杂事物在不同的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我们将多个指标合 成为一个指数来更综合地反映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通过研究,我们计算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并得出如下结论: (一) 2004 年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为 117.5( 2001 年为基准年,各行业指数均为 100),较 2001 年有较大的提升,这说明,加入 WTO 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很大的增强。 (二)对比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指数与竞争优势指数,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均在提升,但决定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主要因素是竞争优势的增强。 (三)在整个制造业中,不同行业入世后竞 争力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的提升,这些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速度快于整个制造业提升的速度;其他半制成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也有提升,但这些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速度慢于整个制造业提升的速度;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化不大;服装、其他制品行业国际竞争力有所降低。 (四)虽然各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均在提升。 (五)与各行业国际竞争优势均有所提升不同,有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在提升,而有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比较 优势有很大的提升,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中的办公设备和电子产品的比较优势的提升更是显著。其他行业的比较优势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服装行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得较多。从比较优势不同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正在悄然发生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势产业正从传统的劳 225 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1。 表 1 中国制造业及主要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指数 国际竞争力 竞争优势指数 国际竞争力 综合指数 制造业 102.8 132.1 117.5 (一)钢铁 210.0 172.5 191.3 (二)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88.2 115.7 102.0 (三)其他半制成品 98.1 130.5 114.3 (四)机械和运输设备 119.8 164.1 142.0 其中:办公设备和电子产品 134.9 190.9 162.9 (五)纺织品 93.5 132.8 113.2 (六)服装 83.2 113.5 98.4 (七)其他制品 89.2 108.1 98.7 三、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对比 1980 年我国的制成品国际 市场占有率仅为 0.8%,是美国的 6%,日本的 7.1%;到 2000年我国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 4.7%,是美国的 34%,日本的 49%,欧盟的 33%。在加入 WTO 以后,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速度陡然加快,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名次在 2004 年超过了日本,达到 8.3%,是美国的 81%,日本的 104%,欧盟的 53%。 2000 2004 年间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从这些数据不难推测中国加入 WTO 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提升。 (二)特定市场竞争力的比较 前面的研究 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情况。而目前美、欧、日是世界三大经济体,是我国制成品出口的主要地区,也是商品出口竞争最激烈的区 226 域,下面分析这三个目标市场上各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情况。 1在美 国市场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在美国市场上,我们选择了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五个国家作为对比。从对比国家看,中国制成品的竞争力一直在上升。 2001 年,有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相对于中国制成品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到 2004 年,只有欧盟相对中国仍旧具有竞争优势,其他三个经济体相对中国的制 成品份额已经处于弱势。即使是在 2004 年竞争力强于中国的欧盟,从 2001 年到 2004 年的相对于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下降,已经从 2001年的 1.8 下降到了 2004 年的 1.19。可以说,加入 WTO 后的中国制造业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均有所提高。 2 在欧盟市场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欧盟是发达国家集中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联合体。欧盟的不断扩大将使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并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更大、更统一以及更稳定的市场。当然,欧盟东扩也必将给我国出口带来竞争压力。我们主要选取了欧盟 25 国外的欧洲 国家、美国、瑞士、俄罗斯共 4 个经济体。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我国制成品出口的竞争力基本上都在增强,美国和 25 国以外欧洲国家总体制成品的竞争力都强于中国,但我国已经超过了瑞士,俄罗斯的威胁目前还微乎其微。加入 WTO 后,欧盟市场中中国相对于美国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 2001 年为 2.418,到 2004 年已经降为了 1.153。 3 在日本市场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继续用相同的方法来比较日本市场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我们选择了美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比较对象。从总体看,这四个经济体的制成品目 前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 2004 年都已经落后于中国,而且中国相对于这些经济体的竞争力还在不断增强。 227 四、我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 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这一判断持异议的学者不多,但对于民族产业竞争力近些年变化的情况,学者们却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目前在中国的出口额中,有一部分(其实已经是相当大的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按经济普查 2004 年的数据已经超过 1/2。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民族工业竞争力是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在扣除了外商创造的部分出口额后,我们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一) 民族工业在出口市场的份额 数据表明:虽然加入 WTO 后,我国民族工业制成品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从 2001 年的 1518.2 亿美元,增长到 2004 年的 2465.9 亿美元,但自 2001 年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制成品出口相对总体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却是在不断降低。外商投资企业在制成品出口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2004 年民族工业制成品出口已不到一半,其总额是制成品出口总额的 45.47%,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也从 2001 的 57.05%滑落到 2004 年的 41.56%。 (二)民族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2001 年民族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为 3.39%,到 2004 年提高到 3.75%,民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程度十分有限,远低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程度。由于 2001 年数据可得性问题,我们本次难以计算出 2001 年民族工业分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但从 2004年的情况看,民族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调整前下降了一半还多。 从 2004 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制造业中最具有竞争力的仍然是服装和纺织品,这两个产业经过剔除后国际市场占有率仍然在 10以上,并且相对于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变化率,这两个产业的下降率都低于这个平均水平。 228 (三)民 族产业贸易竞争指数 我们注意到我国制造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调整后已经从正值变为了负值,说明我国的民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当然其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口产品有大量的加工型贸易)。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工业竞争力比较强的只有那些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医药品是个特殊的行业),因而竞争优势提升必须要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 五、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的重要结论 前文已经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的特点大体可以概括为“两高两低”:即制造业增长 速度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低,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低。我国制造业“两高两低”的现状一方面说明我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将是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 分析表明, 2004 年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为 117.5,这反映中国加入 WTO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主要是由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不断提升;相比较来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加入 WTO 后提升不明显。结合第一点的结论,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制造业 进一步提升竞争力难度加大,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在整个制造业中,各行业在加入 WTO 后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钢铁、 229 机械和运输设备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的提升;其他半制成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也有所提升;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化不大;服装、其他制品行业国际竞争力有所降低。可以看出,虽然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旧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但我国制造业目前正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升级。 我国目前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仍旧是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只是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强势地位正 在表现出相对减弱的趋势。 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我们发现加入 WTO 后,相对于上述国家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加入 WTO 后,我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目前中国民族工业竞争力比较强的仍旧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竞争优势提升必须要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 (二)主要政策建议 研究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初步认为应采取如下政策来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加入 WTO 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而可以判断,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是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政策。在对外开放中增强中国企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是提升我国产业及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民族产业竞争力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虽然目前中国民族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但民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明显落后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速度。民族产业竞争力提升速度较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外资企业不平等的待遇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目前我国有些行业毛利率仅有 5%,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相差 15%左右,极大影 响了我 230 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得原本的内资企业有极大的利益驱动与国外企业合资。我们认为在中国目前要素市场市场化不断提高的今天,必须取消“三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以提高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民族自信心是提升民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2004 年工业经济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国民已经初步改变了国产产品价低质次的看法,民族企业已经具有了实施品牌战略的外部条件。但目前一些企业仍有利用部分民众“崇洋媚外”心态的动机,利用品牌名称及广告宣传误导民众。例如,有些服装公司仅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注册一个公司,设计、生产等完全在国内进行,却在国内宣称自己是意大利品牌。再例如,一些产品基本是针对国内消费者的,但广告及产品包装却使用外国人的形象。这些企业的做法一方面说明了国内仍旧有一部分消费者有“崇洋媚外”的心态;另一方面上述作法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部分民众“崇洋媚外”的心态。这不仅不利于这些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提升,而且有害于行业中其他企业竞争力提升。我们建议主要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其外包装中限制使用外国人的形象;在国内的产品广告中禁止使用外国人的形象。 在市场化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下,考虑到未来产业竞争态势和融合进程,竞争力 提高必然主要依赖知识和技术,因此改革中国科技投入体制,加大对基础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的投资,完善科技投入的评价体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必然会加速中国民族工业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提升和跳跃,消除民族工业“血拼式”的低层次竞争。我们认为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并不意味科研院所创新工作的减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创新还不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企业对不确定性的高度规避以及技术创新天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是中国企业创新不足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企业规模较 小,难以通过多个项目的研发分散风险,孤注一掷的研究投资几近赌博,与我们民族文化中力求规避风险传统不符,因而在目前阶段国 231 家强调企业为自主创新主体时,尚需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鼓励产学研的结合;目前还需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单个企业无力承担的项目,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联合攻关,研究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尽快形成符合竞争精神和竞争规则的市场竞争秩序是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市场竞争程度较高,但这些产业也出现了企业过度竞争、无序竞争的局面,影响了这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而完善管理机构 的组织结构,提高规制水平,整顿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已经成为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由工业企业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中国金融业及传媒业的发展。我们认为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两个重要的保障条件,一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在全球得到中国金融企业的金融支持;二是中国必须拥有一些在国外(特别是欧美)主流人群中有影响力的传媒(包括报刊、电视、广播)。因而政府在支持中国工业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必须考虑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及传媒(特别是报刊)“走出去”。 注: 1 当然目前由于产业组织模式的变化,我国可能主要从事的是办公设备和电子产品行业低端组装部分,但即使如此,越来越多的从事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能表明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进行。 课题负责人:金碚 执 笔:李 纲 陈 志 金 碚 参加讨论:刘戒骄 汪晓春 张春仔 郭朝先 联 系 人:邢俊玲 周学文 232 从经济普查结果看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04 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 得积极进展,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任重道远。 一、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得积极进展 (一)研发经费较快增长,工业企业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活动投入的主体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 R&D)经费的投入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十五”以来,随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工业企业 R&D 经费投入实现较快增长。 2004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投入 R&D 经费 1104.5 亿元,是“十五”期 初的 2.2 倍,年平均增长 22.5%。 分规模看, 2004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 R&D 经费投入占全部工业投入总量的 86.4%,比“十五”期初增加了 14.2 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外商投资企业 R&D 经费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十五”以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 37.3%,是同期内资企业增速的 2 倍。外商投资企业 R&D 经费的快速增长,使其在工业企业 R&D 投入总量中的份额达 19.1%,比“十五”期初增加了 7 个百分点;内资企业占 72.9%,比“十五”期初减少了 6.6 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 R&D 经费进一步向高 本文选自国家统计局研 究参考资料 2006 年第 12 期 ,执笔:关晓静 。 233 技术产业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行业集中。 2004 年,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R&D 投入所占比重达 68.6%,比“十五”期初增加了 6.4 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 R&D 经费的较快增长,使全社会 R&D 经费的投入构成发生了积极的变化。1999 年,工业企业 R&D 的投入总量首次超过科研院所和高校,改写了科研院所 和高校长期作为科技经费投入主体的历史; 2000 年,全社会 R&D 投入总量中工业企业所占份额首次过半,达 54.7%; 2004 年,这一比例又增加到 56.2%。工业企业 R&D 投入份额的不断增加,反映出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不断巩固。 (二)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趋于活跃,创新意识有所增强,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格局初步形成 科技项目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趋于活跃,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 2004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年在研和已经完成的科技项目共计 10.5 万项,其中 自主创新科技项目 5.4 万项,占 51.4%,比“十五”期初增加 11.9 个百分点;自主创新科技项目平均经费投入达 171.8 万元,是“十五”期初的 2.7倍。 与上世纪 80 年代末相比,我国工业企业科技项目的来源构成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据统计, 2004 年在 10.5 万项科技项目中,企业自选项目有 8.2 万项,来自政府的项目有 1.3万项,分别占项目总数的 78.1%和 12.4%,而这两项比例在 1988 年分别为 48.6%和 43.6%。科技项目来源构成中企业自选项目所占比重的增加和政府项目所占比重的减少,反映出企业的科技活动已改变 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局面,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自主创新格局初步形成。 234 从各类科技项目的技术经济目标看, 2004 年的全部科技项目中,以开拓和占领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有 7.6 万项,占 72.4%;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有 1 万项,占 9.5%。而据1998 年的统计结果,在当年完成的科技项目中开发新产品的项目仅占五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项目超过了三成。这一结构变化反映出市场已成为驱动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市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明确,也反映出企业在科技活动主导思想上的变化。 (三)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趋于减弱 技术引进是企业掌握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途径。普查结果显示,2004 年我国工业企业用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支出为 397.4 亿元,比“十五”期初增长了30.3%,年均增幅为 6.8%,远低于同期工业企业 R&D 经费的增长。从行业分布看,技术引进支出主要集中于一些 R&D 投入相对较高的行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四个行业技术引进支出所占份额超过六成。技术引 进与自主创新并举,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工业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趋于减弱。以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与 R&D 经费之比作为衡量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指标,该指标由“十五”期初的 0.621 下降到 2004 年的 0.361。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外商投资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虽然由“十五”初期的 0.941 下降到 2004 年的0.781,但仍远高于内资企业 0.251 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211 的比例,显示出外商投资企业与其国外母公司在技术方面 存在着较强依赖关系。 (四)企业自主创新条件不断改善,创新政策环境趋于宽松 企业办科技机构是企业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实现持续有效地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组织 235 保障。普查结果显示, 2004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达到 1.8 万个,比“十五”期初增加了 2000 余个;企业办科技机构有科技活动人员 64.4 万人,比“十五”期初增加了4.3 万人;科技机构平均科研经费支出近 480 万元,比“十五”期初增加了 200 万元。企业办科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随着国家技术创新 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有所改善,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得到了较多优惠政策的扶持。 2004 年,我国工业企业享受各级政府对技术开发的减免税共计 64.6 亿元,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平均减免 19.6 万元,与“十五”期初相比,企业平均的减免额增加了 8.6 万元。 (五)企业自主创新产出水平有所提高 实现产品创新和技术工艺创新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目标。普查结果显示,“十五”以来,我国工业企业产品创新和技术工艺创新水平有所提高,自主创新产出能力不断增强。从新产品生产情况看, 2004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 产品产值 23041.7 亿元,是“十五”期初的 2.3 倍,新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11.4%;全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22808.6 亿元,是“十五”期初的 2.4 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的 11.5%。从专利申请和拥有情况看, 2004 年我国工业企业申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共计 2万余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 31.7%,比“十五”期初的 30.4%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 2004 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 3 万余件,是 2000 年的近 2 倍。 二、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 有待进一步提高 236 普查结果显示, 2004 年只有 1.7 万个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了自主创新活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仅为 6.1%。作为我国自主创新骨干力量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其自主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不足四分之一,自主创新活动尚未成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普遍行为。从有盈利的企业看,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企业不到 7%,反映出大量企业仅满足于维持现状,对面向未来市场而进行自主创新活动,以实现技术储备的危机感不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企业自主创新人力资源匮乏 一定规模和较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的关键因素。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工业企业 R&D 人员投入的增长幅度远低于 R&D 经费的增长,人员素质的提高也不显著,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领军人物更为稀缺。据统计, 2004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人员共计 81.2 万人,按实际工作量折算的 R&D 人员投入量为 54.2 万人年,比“十五”期初增长 23.5%,年平均增长 5.4%;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 40.1 万人年,占 74%,比“十五”期初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我国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中有博士 6648人,有硕士 30642 人,平均每个机构拥有博士 0.3 人、硕士 不足 2 人。据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创新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阻碍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企业自主创新经费的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 R&D 经费支出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强度的主要指标。“十五”以来,我国工业企业 R&D 经费总量投入增长显著,但投入强度却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 2004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R&D 投入强度为 0.56%;其中有自主创新活动的企业 R&D 投入强度为 1.46%,比“十五”期初的 1.38%略有增加,但国际上普遍认为只有 R&D 投入强度达到 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低水平的 R&D 投入强 237 度,导致我国多数工业企业无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活动普遍维持在对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上。 (四)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趋弱 从 R&D 经费的来源构成看,与快速增长的企业资金相比, R&D 经费中政府资金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R&D经费中政府投入所占比重由“十五”期初的 6%下降到 2004年的 3.9%。政府资金在 R&D 资金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反映出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在资金支持方面的逐步减弱。 (五)产学研合作需进一步加强 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 学校的科研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促进技术和经济相结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004 年,我国工业企业向外单位支付的 R&D 经费共计 213.6 亿元,是 2000 年的 1.7 倍;在对外单位支出的 R&D 经费中,支付给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经费为 69.9 亿元,所占比例为 32.7%,比“十五”期初减少了 11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工业企业利用外部科技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识有所提高,但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结合尚不紧密。 238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高技术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也是各国在经济领域 中角逐的制高点。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但在技术附加值、劳动生产率、利润率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利用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 的总量情况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技术产业在相对规模、市场和技术竞争力、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从时间角 度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纵向观察 1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持续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 1995 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以年均 23.9%的速度增长,2004 年达 27769 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1.9%, 2004 年达 6341 本课题研究中高技术产业采用国家统计局 2002 年发布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中的相关概念和分类,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本项研究部分内容增加了对公共软件服务的分析。 239 亿元,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为十年前的近 6 倍。 高技术产业在绝对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相对规模也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制造业产值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8.4%提高到 2004 年的 15.8%,增加了 7.4 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制造 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据统计,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1.8%增加到 2004 年的 4%。 2 投资总额持续增长,投资结构发生变化 2000 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 34.5%, 2004 年达 1790.5亿元,同期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 40%,而全国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7%左右。分行业看,高技术产业中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投资者最为青睐的行业,吸引了一半以上的投资总额。其次是医药制造业,尤其是化学药品制造,以其高 额利润率吸引了投资总额的 14.5%,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技术产业的其他三个行业投资额比重较小,所占比重之和为 16%左右。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三资企业投资方向也不相同。三资企业的投资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重点,占其投资额的 76%;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分别占投资总额 41.6%和 37.3%的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为支撑,其次是占 10.3%的航天航空制造业。 从资金来源渠道上,我国高技术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国有经济投资所占比例从 2000年的 29.9%下降到 2004年的 26.5%;而三资企业投资份额从 2000年的 46.6%加大到 2004 年的 48.2%。 3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但新增资本产出率下降 2004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达 10.8 万元 /人,是 1995 年的近 5 倍,比 240 制造业平均水平高 2.7 万元 /人。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最高的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达 14.8 万元 /人,其次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1.1 万元 /人,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生产效率不高,甚至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1999-2004 年 我国高技术产业新增 资本产出率(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呈下降趋势, 2004 年为 3.541,低于 1999 年的 5.161 的水平,与同期制造业新增资本产出率不断上升的趋势恰好相反,说明高技术产业相对于制造业的增量资本产出优势正在衰减。 4 实现利润继续提高,但总体效益不容乐观 2004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 12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2%。但在高技术产业内部,各行业受技术进步情况、市场需求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利润增长率很不稳定。由于产业规模最大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连续两年负增长( 2001年为 -9.22%, 2002 年为 -7.31%),影响了高技术产业整体盈利水平。 2000 年以来,高技术产业利润平均增长率( 25%)一直低于制造业( 40%)。高技术产业利润占制造业的比重逐年下降, 1998 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占制造业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 2004年这一比重已下降至 14.4%。 从产值利税率看,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利税率从 2000 年的 9.9%,减少到 2004年的 6.4%,呈缓慢下降趋势。从销售利润率看, 2004 年高技术产业的销售利润率为4.5%,低于制造业 0.5 个百分点,说明高技术产业在赢利水平方面相对制造业的优势并不明 显。 (二)从空间角度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横向比较 1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势头迅猛,但基础不牢 241 1998 年到 2005 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以 39%的速度增长,到 2005 年已达2183 亿美元,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领先国家之一。在亚洲,我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高技术产品出口国。 虽然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能力不断增强,但基础并不稳固。首先,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赤字之中 ,直到 2002 年进出口差额才逐年减少, 2005年实现贸易顺差 206 亿美元。这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大 量传统产业需要依靠进口解决技术升级问题。其次,我国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上升的同时,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自 1997 年以来逐年降低, 2005 年仅为 50 % 。其原因之一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在从技术含量和增加值较低的一端向较高的一端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进口量持续扩大。第三,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能力主要基于“三来一补”,对 FDI 的依赖程度高。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中,“三来一补”贸易一直占 95%以上的比重,这意味着我国的高技术企业主要在产业链中的低端位置上发展,缺乏竞争力。第四,高技术产品出口品种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计算机 与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类产品, 2004年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产品的出口比重高达 95.5%。 2 总量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生产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量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2001 年我国就以 1480 亿美元的产值规模位居世界第 3 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较低,与总产值规模很不相称,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004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 22.8%,比 2001 年还下降了 1.4 个百分点。 2003 年美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高达 43.1%,英国、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的增加值率都接近 40%。 3 技术竞争力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网站 /。 242 近几年,随着知识产权和创新意识的增强,我国专利授权数有所增加,但是与韩国、日本、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且授权的专利中的很大部分还是来自三资企业。这是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低和 R&D 投入不够造成的。 从科研成果转化率看,在我国相对较少的专利中,能够真正投入到生产中的专利更少。技术竞争力的欠缺,必然会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4 各行业与发达国家均存在差距,但差距的大小各异 从下表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在高技术产业各个行业与其他发 达国家都有差距,但是差距的大小不同。与美国相比差距最小的是医药制造业,与日本相比差距最小的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与德国相比差距最小的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而我国部分高技术行业出口额已超过韩国。从我国出口额占五国出口总额比重看,电子计算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大于其他三个行业所占比重。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美国 日本 德国 韩国 中国 比重 % 医药制造业 14920 3464 16261 509 2031 5.46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52934 2082 22773 486 710 0.90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02455 77259 32340 30257 28033 10.37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57523 33197 18368 9632 15038 11.24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45938 27188 23441 3454 1709 1.68 综上所述,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绝对规模达到世界前列,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增加值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不稳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但盈利能力逐步下 滑;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但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 数据来源: OECD科学技术基础数据 2001; 2003 年国际统计年鉴。其中医药制造业除日本为 1997 年数据,其他各国均为 1999 年数据;其他各行业中韩国为 1999 年数据,中国为 2001 年数据,其他各国均为 2000 年数据。 243 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与高技术行业的经济效益不匹配;三资企业在各项指标中占有较大份额等。针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长远着眼,应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增加高技术产业的附加值;从近期看,应通过创建名牌,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产业附加值。同时,为了提高国有资本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需要将发展重点放在具有行业比较优势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上。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结构、组织和分布 1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 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都有自己的部门结构和特点。 2004 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为 3366 亿元,占整个产业的 53.1%,居于首位。其次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为 1226.3 亿元,所占比重为 19.3%。第三位是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为 1173 亿元,占 18.5%。公共软件服务业的规模较小,但是各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指标都高于其他行业,其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将是未来我国高技术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2 产业组织 在市场结构上,目前我国高技术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结 构。垄断是指跨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垄断,竞争是指国内尚未出现在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或行业领导者。 2004 年我国共有大型高技术企业 299 家,占高技术企业总数的 1.7%;中型高技术企业 2819 家,占 15.7%;小型高技术企业 14780 家,占 82.6%。从销售收入、利润、总产值、出口交货额和利税等 5 个指标看,大型企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已经占 244 据了主导地位,中型高技术企业在利税和利润总额上有较好的表现,小型企业对行业的影响力远不如大中型企业。此外,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承担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几乎全部支出 和费用,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技术垄断方面,虽然高技术产业组织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也不断增加,但我国仍未出现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领导者,高技术产业的竞争相当激烈。在技术领域尤其是核心技术上,跨国企业逐渐占据了垄断地位,比如集成电路业、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业、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消费类电子制造业等。 在市场绩效上,销售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多为垄断性较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如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销售利润率较低的行业多为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如纺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中 通信设备、计算机 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 3.9%。值得注意的是,公共软件服务业的销售利润率为 16.9%,体现了高技术服务业良好的发展潜力。 3 产业分布 分地区来看, 2005 年我国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 6895 亿元,中部地区为652 亿元,西部地区为 581 亿元,地区集中度高。在发展速度上, 2000 2005 年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此外,各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行业差异也非常明显。各省区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比重最高的前十个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北京、 天津、山东、浙江、福建、辽宁和四川。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三大集聚中心,是高技术发展的核心区。 从产业分工指数 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地区分布比较集中,西部省份在航空航天 产业分工指数 =( 1-某产品贸易差额的绝对值 /该产品的双边贸易额),如果指数值接近 1,说明该产业的水平分工程 245 器制造业具有相对优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都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而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高技术行业发展方向趋同,但前者的竞争力不敌后者。 三、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全面和深远的。第一类是直接的影响, 如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国防现代化等;第二类是间接的影响,如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增加就业岗位,突破资源瓶颈制约等;第三类是渗透性的影响,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效率等。 1 从拉动内需增长方面看,首先高技术产业通过创造出许多新产品,实现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扩大国内市场。以电子及通信制造业为例,电子通信产品的发展挖掘了电信市场、互联网市场、光通信市场和电子消费市场的潜力,从而引发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其次,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的增长也拉动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第三,光纤、光 缆等光通信的发展与我国国防、电子、通讯、影视等产业的发展产生相辅相成的作用。此外,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价格下降,人们对其需求迅速提高。 2 从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看,高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相关产业带来的升级和改造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发展可以直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1999 2004 年,高技术产业年均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未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对人才也是需求量旺盛,不仅是对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而且对经过简单培训的劳动力也有大量需求。另一方度比较高,接近 0,则可以认为具有垂直分工的特点。 246 面,高 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间接地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如电信业、信息内容服务业、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维修业等等。 3 从突破资源瓶颈方面看,发展高技术产业为解决能源瓶颈问题提供了方案。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降低传统产业的能耗、物耗,实现传统产业的精益和柔性生产;还能够对自然环境变化和资源短缺情况进行及时监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作用在于运用遥感技术探测资源,发现新的矿床。仪器仪表可直接服务于我国传统产业改造,环境检测仪器仪表能提供环境污染的预警。 它们的发展都将大大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降低能耗物耗,改善环境质量。 4 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看,高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卫生医疗条件,并为人们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航天技术用于通信卫星,可以转播电视、监测环境变化、预报天气变化。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高技术产品成为城市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产品。新材料技术运用在电池、打印机、复印机、轿车等产品中,大大提高了其性能。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技术的发展为治疗疑难杂症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此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金融电子信息化 、视频会议、 GPS 系统、远程教育和医疗等高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四、政策建议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在于产业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劳动力成本低,一些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尤为迅速;而劣势在于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 247 高技术企业规模偏小,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有限,三资企业比重大,人才严重缺乏,产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劳动力成本也将随之上升。届时,如何将高技术产业的低成本优势转变 为高技术优势,将是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 确定合理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路径。一是根据我国高技术产业各领域所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竞争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发展目标。对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业领域,要鼓励系统集成国内外技术,以配置全球资源、占领国际市场为目标;对具有一定优势的领域,应集中必要资源,以形成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对不具备优势的领域,应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以提高新技术学习能力为目标。二是根据高技术产业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目标。对技术创新活跃的领域,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高技术中小企业 的发展;对具有出口创汇优势的领域,要在扩大出口的基础上引导有竞争优势的科技产业到国外投资设厂,整合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需要以国家引导,发展自主技术为目标。 2 建立健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首先,需要综合运用财政、外资、税收等政策加大对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其次,要积极创造高技术产业的需求条件,通过政府采购启动高技术产业成长初期的市场需求,通过贸易政策培育国内需求市场,通过高技术产业 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扩大需求空间。同时,要大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集聚,通过建设高技术园区发挥集聚效应。另外,还要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在研究开发阶段,给予大力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施对高技术企业创业科技人员的激励措施;在高技术成果转换阶段,采用优惠政策引入风险资本等手段降低市场风险和政策风 248 险;在高技术产业规模工业化阶段,在政策上鼓励高技术企业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并购,允许高技术企业进行上下游整合并购,发挥协同效应。 3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 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制。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应注意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也要承担战略性、高风险的高技术产业项目。企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融资,可以培育多种投资主体,如创业板股票市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放开市场准入标准,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在金融市场上需要建立风险规避机制,如建立担保基金、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创业投资基金,为高技术产业服务。我国储蓄率高,为低成本融资提供了必要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4 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目前,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大部分的还是传统产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出的效益比高技术产业本身创造的效益还要大。因此,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要注意和农业、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协调发展,使两者达到最优化的组合和配合。根据我国的国情,还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这些都需要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同做出贡献。 5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开放型的国家创新体系。首先,要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核心作用,使企业、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形成相互开放、合理分工的结构布局。其次,要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 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和能力的建设,发展以企业为主导的工程技术中心,引导企业加大对创新的投入;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进一步引导转制科研机构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在相应产业领域发挥先导和支撑作用;进一步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开 249 展本土化的创新活动。第三,要建立高技术园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平台,鼓励在高技术园区内大胆探索实践,建立宽容失败、勇于进取的创新文化。 6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技 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培育过程上,要通过相关专业的设置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的人才;在培育模式上,要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育体系;在培育目标上,应重视技工人才的培养。要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措施来改变目前高技术人才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如保证产业内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探索技术参股和入股机制,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等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在产业内、区域内、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发挥他们的知识扩散作用。 本课题为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标研究课题 课题主持人 :黄燕芬副教授 课题组成员:许光建 杨宜勇 叶裕民 李 程 谢业华 李 胤 核稿:关晓静 审稿:察志敏 250 我国建筑业行业情况综述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到 2004 年末,我国建筑行业拥有建筑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建筑户近 70 万个,从业人员 3270 万人,营业收入 32426 亿元。建筑行业中的主要力量是建筑业企业,全国近 13 万家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达 2791 万人,拥有资产超过 31600 亿元,当年完成施工产值约 31000 亿元,实现利税 1830 亿元。建筑业已成为名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