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六)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a3s6naoh=2na2sna2so33h2o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ci22naclo3=2naio3cl2d4hcl(浓)mno2mncl2cl22h2o答案:d2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2a2b2=2a32b;16h10z2xo=2x25z28h2o;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z22a2=2a32z反应可以进行bz元素在反应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反应方程式可知c、d正确,a项的反应可以进行。z元素在反应中被氧化,在反应中被还原。答案:b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b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c根据反应中hno3(稀)no,而hno3(浓)no2可知,氧化性:hno3(稀)hno3(浓)d含有大量no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e2、cl解析:在cl22naoh=naclnacloh2o的反应中,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则a项错误;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b项错误;不能根据还原产物的价态确定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实际上氧化性:hno3(浓)hno3(稀),c项错误;noh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d项正确。答案:d4(2015年石家庄质检)关于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的说法正确的是()ap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uso4只是还原剂bcu3p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1 mol cuso4可以氧化 mol pd若有11 mol p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0 mol解析:在反应中,p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uso4是氧化剂,cu3p为还原产物,h3po4为氧化产物,若有11 mol p参加反应转移30 mol电子,a、b、d错误;根据电子守恒,c正确。答案:c5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hi=2fecl2i22hcl2co(oh)36hcl=2cocl2cl26h2o2fe(oh)2i22koh=2fe(oh)32ki3i26koh=5kikio33h2o复分解反应:2hscnk2co3=2kscnco2h2okcnco2h2o=hcnkhco3热分解反应:4naclo3naclnaclo4naclo4nacl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co(oh)3i2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i2kio3c热稳定性:naclnaclo4naclod酸性(水溶液):hscnh2co3hcn答案:a6k35clo3晶体与h37cl的溶液反应后,生成氯气、氯化钾和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钾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b被还原的k35clo3和被氧化的h37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c生成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d每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氯气11.2 l,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解析:氯化钾中的氯来自盐酸,故a正确;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生成的氯气分子中35cl占1/6,37cl占5/6,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3.3。每生成3 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56.021023,生成0.5 mol氯气,转移电子数约为5.021023。答案:a7(2014年合肥模拟)向含有1 mol fecl2的溶液中通入0.2 mol cl2,再加入含0.1 mol x2o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fe2全部恰好被氧化,并使x2o被还原为xn,则n值为()a2b3c4 d5解析:被0.2 mol cl2氧化的fe2物质的量是0.4 mol,被0.1 mol x2o氧化的fe2物质的量为0.6 mol,则1 mol x2o在反应中得到6 mol e,1个x2o降低6价。1个x降低3价,则反应后x为3价的离子。答案:b8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得到氯气物质的量最多的是()已知:mnohclmn2cl2h2o(未配平)clohclcl2h2o(未配平)clohclcl2h2o(未配平)akclo3 bkmno4cmno2 dca(clo)2答案:a9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未配平)。图1图2对该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说法不正确的是()aio做氧化剂b若1 mol mn2参加反应时则转移5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d配平后mn2、h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解析:分析图1、图2可知,mn2作还原剂,那么io作氧化剂,配平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2mn25io3h2o=6h2mno5io,若有1 mol mn2参加反应时则转移5 mol电子,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配平后mn2、h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6,故a、b、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d10(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 molnea mol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解析:cl2kohkclkclokclo3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11 mol kcl,则得11 mol e,生成1 mol kclo,失1 mol e,还需生成2 mol kclo3,失去10 mol e,则,a项正确。根据产物kcl、kclo、kclo3,由元素守恒,知n(cl)n(k),则n(k)2n(cl2),b项正确。根据极端假设法,假设产物中只有kcl、kclo、h2o,则转移电子为 mol,假设产物中只有kcl、kclo3、h2o,化学方程式为6koh3cl2=5kclkclo33h2o,则转移的电子为a mol,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11.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实验: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实验:向实验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实验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4)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 o3转化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填序号)。acl2 bh2o2cclo2 do3(5)“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解析:(1)在酸性环境中,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cl和h2o:clo2i2h=i2clh2o。(2)实验中生成的i2具有氧化性,将so氧化为so,根据so2eso,0.002 mol na2so3失去电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0.002 mol0.004 mol。(3)根据实验知氧化性:cloi2,根据实验知氧化性:i2so,故氧化性:cloi2so。(4)1 mol cl2(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h2o2、clo2、o3分别消毒时,转移电子依次为2 mol、2 mol、5 mol、2 mol,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反应,clo2转移的电子数最多,消毒效率最高。(5)clo与cl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有毒的cl2。答案:(1)clo2i2h=i2clh2o(2)0.004 mol(3)soi2br2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4)含6 mol ki的硫酸所能消耗n(kbro3)的最大值为_。解析:根据图像分析,a到b发生反应,可以确定氧化剂为kbro3,还原剂为ki、kbr为还原产物;bc过程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但是碘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说明只有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中新课程改革法治教育融入学科考核试卷
- 2025年环保产业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技术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5G通信行业网络架构与应用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网络工程师(中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数据备份加密考核试卷
- 2025年11月重庆市万州区双河口街道办事处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引进高技能人才3名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深圳市罗湖区侨香实验学校诚聘中初中英语教师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绵阳市总商会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婺源县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西北工业大学莫航学院非事业编岗位招聘5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超全自考英语二词汇表-含音标4500-个单词
- 【MOOC】会计学(面向非会计专业学生)-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糖尿病肾病透析的饮食护理
-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146题带答案(可打印版)
-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 食养师能力培训与评价
- 内科护理说课
- CSR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RBA)2024.3
- 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练习100题附答案
-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语法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
- TQGCML 2670-2023 四轮电动全地形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