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doc_第3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doc_第4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题组一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2014年高考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解析:第1题,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并且在1982年和1987年前后出现了两次人口增长高峰,故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先增后降。第2题,全面放开二孩或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速度总体下降,故a、d两项错误;生育政策不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大于0,一定时期内人口规模依然扩大,故b项错误;放开单独二孩,出生率有所提高,少年儿童比重上升、老年人口比重下降,老龄化等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故c项正确。答案:1.b2.c(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34题。3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4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中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知,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a项错误;医疗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可能提高老年抚养比,但这个过程还是要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实现的,b项错误,d项正确。教育程度与老年抚养比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少儿抚养比较平稳,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b项正确,d项错误。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与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关系不大,a、c两项错误。答案:3.d4.b5(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卷)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解析:读表中信息可知,2009年人口密度印度远大于中国,故a项错误。2009年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中国为3岁,印度为3岁,美国为5岁,故b项错误。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中国与美国的差值最小,最接近,故c项错误。20002010年期间,中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6%,为四国中最小,故d项正确。答案:d题组二环境人口容量6读图,完成下题。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解析:图示地区为南疆地区,绿洲集中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两岸,由于水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较小。答案: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课时作业一、选择题(2015年洛阳统考)读我国某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及数量变化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该城市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b有极高的人口出生率c014岁人口为零增长d迁入该城市的人口多2该城市潜在的人口问题有()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社会抚养负担加重兵源严重不足a b c d解析:第1题,比较不同年份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及数量变化可知,该城市青壮年人口增加得较快,说明该城市的迁入人口较多。第2题,由图可知,该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且014岁人口数量也较多,说明该市面临人口老龄化及社会抚养负担加重的问题。答案:1.d2.c(2015年成都七中一模)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年份人口逐岁累计比重。读图,完成34题。3据图可推断三个年份中()a年份人口出生率最低 b年份人口死亡率最高c年份人口增长率最高 d年份人口抚养比最低4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依次为 ()a bc d解析:第3题,对比年份人口逐岁累计比重曲线014岁人口比重可知,年份占比重最大,则该年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大,死亡率最高;年份1564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抚养比最低。第4题,随着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人口出生率和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逐岁累计比重变化符合这种变化趋势。答案:3.d4.a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格,完成56题。国家人口密度/(人/km2)hdi平均命/岁寿国民平均就学年数老年人口比例/%甲4030.38551.13.32.93乙1260.38554.64.33.41丙1110.71976.910.411.04丁80.71967.28.815.265.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a甲、乙 b甲、丁c乙、丙 d丙、丁6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解析:第5题,从表中可知,丙、丁两国hdi、平均寿命和老年人口比例都较高,由此可知,这两个国家最可能已进入“低增长阶段”。第6题,从表中可知,甲国人口密度最大,但人口数量不一定最多。从表中无法区别甲、乙两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多少。丙国城市化速度应该较慢。丁国老年人口比重最大,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答案:5.d6.d(2015年江苏百校大联考)下图为我国20082011年人口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读图,回答78题。720082011年,我国()a014岁青少年人口数量负增长b自然增长率下降导致人口总量下降c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d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总量减少8图中所示人口变化状况所造成的影响是()a就业压力变小b经济发展能力下降c资源、环境压力变小d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加强解析:第7题,从表中可知,20082011年我国014岁青少年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人口总数仍在增长;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上升。第8题,从表中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加强。答案:7.a8.d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9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a19631972年 b19751986年c19851990年 d20002010年10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就业压力大 b城市人口比重大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d人口老龄化严重解析:第9题,当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不考虑人口迁移因素,此阶段内人口数量必然减少。第10题,图中显示目前该国人口增长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一般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答案:9.c10.d(2015年西安一模)当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小于或等于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据专家预测,我国人口红利将从2014年开始消失。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列四幅图中,未来几年人口红利增长较快的是()12人口红利消失将带来的影响为()a劳动力充足 b社会负担轻c经济增速减缓 d人口数量减少解析:第11题,四幅图中b图显示1014岁和202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大,可推测1519岁人口比重较大,同时5060岁人口和10岁以下人口比重较小,则未来几年劳动年龄人口会快速增长,而非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较慢,必然是未来几年人口红利增长较快。a图年轻人口增长快,c、d两图老年人口增长快,都会使人口红利增长减慢。第12题,人口红利消失意味着劳动力人口增长慢于非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则社会负担加重,使经济增速减缓。答案:11.b12.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这种不利的人口结构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中国的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上。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材料二山东取消二胎间隔:符合条件夫妇可自由选择二胎生育时间。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日前通过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修正案取消了原定的“女方再育必须年满30岁”的规定。这样,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二胎生育时间。材料三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曾被誉为“欧洲最拥堵国家之一”的英国又因移民妈妈引发新一波婴儿潮。据统计,201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一共有72.4万名新生儿,是1971年即上一波婴儿潮末期以来最多的一年。(1)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山东取消二胎时间间隔有哪些影响?(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才能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4)英国出现婴儿潮是否说明其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了转变?为什么?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2)题,主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第(3)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可从图中获知,解决措施主要从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生育政策等方面分析。第(4)题,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转变不仅要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方面分析,还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答案:(1)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2)导致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上升较快;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轻基层计生工作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特点:来势猛,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社会养老负担重。解决措施: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当调整生育政策。(4)不是。英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已经处于“低低低”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英国此次出现婴儿潮主要是由于移民等因素而出现的短暂现象,并不能说明英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发生转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2)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是什么?这可能给广东带来哪些影响?(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问题。解析:第(1)题,可从人口数量、性别比等方面分析。第(2)题,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排名由2000年的第三变为2010年的第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带来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流动会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