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终极冲刺押题卷 人口(1).doc_第1页
高考地理 终极冲刺押题卷 人口(1).doc_第2页
高考地理 终极冲刺押题卷 人口(1).doc_第3页
高考地理 终极冲刺押题卷 人口(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终极冲刺押题卷:人口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1953年和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12题。1(仿2012山东文综,7)据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图所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b图所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a图表示1953年的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显著db图表示2010年的人口结构,014岁男性多于女性2(仿2012山东文综,8)从1953年到2010年,我国()。a人口增长模式不变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人口增长加快 d劳动力日益短缺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问题,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能力。a图反映的是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图是接近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接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a图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不到7%,老龄化问题不明显;b图04岁男女人口比例相当,但1014岁人口比例男性高于女性,总体上014岁男性多于女性,因此第1题选择d项。到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但是2050岁年龄段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人口多,因此第2题选择b项。答案1.d2.b读北京市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变化图,完成34题。3(仿2013新课标全国,1)19902010年北京市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从远郊、近郊向城市中心迁移b从城市中心向近郊、远郊迁移c从城市中心、远郊向近郊迁移d从远郊向近郊、城市中心迁移4(仿2013山东文综,8)从北京市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变化状况来看,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是()。a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压力大b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企业迁往远郊,造成上下班交通堵塞c传统工业发展迅猛,人均绿地面积不断减小d人口密度与就业密度的变化不一致,造成上下班交通严重拥挤解析第3题,从北京市19902010年人口密度的变化图上看,城市中心和远郊的人口密度都在减小,而近郊的人口密度在上升。第4题,从北京市19902010年人口密度的变化图上看,北京市近郊的人口密度在快速增大;从北京市就业密度变化图上看,城市中心就业密度最大。这表明居住地与上班地分离,容易造成上下班交通堵塞。答案3.c4.d2011年年底,河南省总人口达到1.048 9亿。据预测,2015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8.1%,2020年将为34.1%,同时青少年人口比重严重缩小。据此回答56题。5(仿2013浙江文综,9)关于河南和上海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南人口数量过大,环境和资源压力大b河南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上海的计划生育工作难以开展d上海仍是年轻型人口结构6(仿2013江苏单科,4)如果你认为现在中国还不适合放开二胎政策,下面能成为理由的是()。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放开二胎政策只能稍微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a b c d解析第5题,河南省人口数量已超过1亿,人口过多,造成环境和资源压力大;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严重;上海人口结构已是老年型。第6题,中国人口基数大的现实状况,造成人均资源不足,目前中国的人口压力仍然很大,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现在还不适合放开二胎政策。答案5.a6.a二、综合题7读下图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材料二见下图。(1)(仿2013上海地理,42)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a、b、c三个明显低谷,试简要说明其中b低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仿2013上海地理,43)简要描述材料一中提到“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增长特征是什么?(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描述)并指出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类型。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1)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我国人口在a、b、c三个时期人口出生率低,b时期距离1995年20年左右,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时我国实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2)结合材料一和我国目前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我国人口已经迈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用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描述大致呈现三低型。答案(1)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基本实现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过渡(或者现代型)。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澳大利亚略图。材料二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人口2 250万人(2011年6月)。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1亿人(2011年)。(1)仿2013浙江文综,36(2)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仿2013天津文综,12(2)指出澳大利亚、印度两国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解析(1)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而东南部位于亚热带、温带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沿海地区地形平坦,适合人类居住;从图中可看出东南部铁路线密集,沿海多港口,海陆交通便利;并且东南部有大面积的混合农业区,农业基础较好;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东南部沿海地区是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的地方,开发历史比较悠久。因此,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地广人稀,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社会福利好;印度属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所以两国之间的人口迁移方向是由印度迁往澳大利亚。答案(1)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澳大利亚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