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倒计练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及观念变化(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倒计练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及观念变化(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倒计练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及观念变化(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倒计练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及观念变化(1).doc_第4页
高考历史倒计练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及观念变化(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历史倒计练: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及观念变化一、选择题 1. 科学的发展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假如一个人生活在20世纪初,他(她)不能够( ) a、坐火车观光旅游 b、乘轮船越洋航行c、用电话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聊天 d、用互联网查阅资料2.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 这个“难” 的深刻含义是:(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3.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表明(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a. b. c. d.4.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5. 随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文人论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列强侵华,民族危机 政府腐败,人民困苦思想启蒙,民智渐开 舆论开放,言论自由a. b. c. d.6. 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陋习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 )新式教育的出现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政治运动的推动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a b cd7. 下表为18701900 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年份世界总里程欧洲美国1870210 00010500085277188037300016900014400018906170002240002690101900790000284000320133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 )a. 30 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 b. 1870 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8.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9.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10. 19世纪上半期,交通运输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其准确含义是( )a、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b、人类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了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c、电车、地铁、汽车一起构成了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d、内燃机成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机械11. 被称为年轻的艺术的艺术形式是( ) 电影 电视 音乐 绘画a、 b、 c、 d、 12. 电视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其优势在于:( ) 在各方面基本沿袭了电影的理论 利用屏幕图像、语言和音乐作为信息载体 兼备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体的优势 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 a、 b、 c、 d、13. 有一名中国古代显要贵族,吃着波斯枣,欣赏着郁金香,看着中亚舞,以高丽参养身,诵佛经以养性。此贵族可能生活在( )a西汉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14. 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后来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与东西欧国家建交 思想的解放a b c d15. 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东汉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埋亲儿,却因此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儒家伦理思想对人性的压抑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c是对人性善良的曲解d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糟粕二、主观题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 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二 1916 年 新青年 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创造专创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据丁守和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材料三 1923年12 月17 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调查问题调查结果l.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帝制、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 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帝制10票2 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 票美国107票3 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 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 票陈独秀173票 蔡元培153 票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 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3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3 分) (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 分)17.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脍炙人口的歌词中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顔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请完成:(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4分)(2)假如董永穿越时空隧道,进入民国初期,作为一个国民,他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8分)(3)董永生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二1865年英国在上海创办的耶松船厂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于1865 年,起初厂址在上海虹口,后来迁到市南高昌庙荣家的保兴面粉厂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破产的农民材料三 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图一 图二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经济结构有何特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5分) (3)从材料三图一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结果的理由。(4分) (4)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农民们比较重视亲缘、地缘关系,看重生活快乐,“平安是福”几乎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的传统价值观似乎已经被颠覆。从材料三图二中可以看出,安徽农民价值观念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哪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3分) 答案一、选择题1. d 2. d 解析:a、b都是陷于生活的窘迫,属于物质上的,可以改变,c是感情纠葛,属于思想情感上的,是自生的,个别的,而不是普遍的。d则是中国人民所共同面对的传统观念,心理上的压抑。所谓的“理学杀人不见血”所致,所以做人才难故选d3. b4. c5. a6. a7. c8. c9. b10. b11. b12. d13. d14. b15. b二、主观题16. 答案要点: (1)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 (2)认识到帝制复辟的根本原因。 (3)主流民意:认为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苏联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列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原因:南方革命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军阀的反动统治17. 参考答案:(1)(4分)生活方式:“男耕女织”。特点:自己自足。以家庭为单位。脆弱性。落后性(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2)(8分)(要求:变化至少要答出4条)变化:在服饰上可能穿长袍马褂或西装。剪掉长发住在中西合壁的里弄里。出行骑自行车,坐电车、火车、轮船 。社会礼仪:见面握手、鞠躬,相互称呼采用同志、先生。饮食:食用糖果、点心、罐头等西式食品。可以读报刊、照相、看电影(任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科技的推广。 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 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各种新式工业的兴起。(3)(2分)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是历史的进步。18. 答案:(1)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1分)主流思想:儒家思想。(1分) (2)特点: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出现,多种经济成份并存。(3分)原因:工业文明冲击。(2分)(3)总体是好的: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提高了生活水平。(2分)存在的问题:随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