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一轮 2-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随堂演练 湘教版 (2013年郑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1上图所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雷州半岛 d华北平原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c光照和温度 d积温和降水3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和水分 b地形和土壤c光照和湿度 d市场和政策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能种植香蕉,说明位于热带,即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雷州半岛。第2题,图示为典型的基塘农业模式,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水分较多的地区,主要是对地形和水分条件的改造形成的。第3题,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类似于山地垂直地带性,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变化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1.c2.b3.a(2011年高考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45题。4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bc d5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bc d解析:第4题,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主要从事混合农业生产,生产的谷物和畜产品在经济收入结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并且都面向市场,符合这一条件的是和。混合农业发展畜牧业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天然草地,同时也依靠种植人工牧草及豆类植物作为饲料,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图。第5题,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会造成河流流量减少,湿地萎缩,牧草因缺少水源而生长不良,水生动植物大量减少;由于墨累达令盆地气候干旱,大量引用河水灌溉,会造成土壤盐碱化。答案:4.d5.a6(2012年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解析:本题通过塔里木盆地商品棉生产基地的建设,考查了农场的分布、影响长绒棉生长的有利条件、限制性因素及农业发展不合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第(1)题,结合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区为塔里木盆地。干旱是本区突出的特点,从而推知农场应分布在水源条件好的盆地周围绿洲地带。该区域为我国优质长绒棉基地,分析其有利条件时首先要结合当地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和人文条件考虑,然后找出与其“优质”有关的因素。第(2)题,农产品的销售要从产品本身、市场需求、交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要从当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中的不利条件进行分析。注意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如文字中提到的棉花收获季节,大量外地民工前来采摘,说明当地劳动力不足。第(4)题,解答此题一方面审清题意,题目要求分析“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抓住关键词“过度扩大”“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环境进行分析。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一、选择题(2013年东北三校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1有关m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bm区域是该国的高新技术工业区cm区域是该国人口大量迁入地区dm区域的风能资源丰富2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a当地广阔的市场b便利的交通运输c先进的科技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解析:第1题,首先判断m区域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大平原贯通南北,是冷、暖气流的通道,故风能资源丰富;美国的高新技术工业区位于西海岸;南部与西部为美国的阳光地带,是人口大量迁入地区。第2题,自然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技术先进是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该区域的农产品主要面向外部市场,故选a项。答案:1.d2.a读下图,回答34题。3图示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4下列是某同学参观完该农场后的感受,你认为可能的是()a该农业地域生产规模大,水利工程量大b该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最好典范c该农业地域类型以家庭经营为主,商品率低d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北方较常见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场既发展种植业又发展畜牧业,属于典型的混合农业。第4题,季风水田农业的水利工程量大,混合农业商品率高、规模大。我国北方地区虽然也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但因为规模小,大多商品率低,不属于混合农业。答案:3.c4.b(2013年大同模拟)世界上有一条国际公认的优质奶牛带,位于北纬4047。这一带地区,气候干爽,阳光充足,草质优良,特别适宜奶牛的生长。世界乳业强国的乳制品工业区,几乎都在这个纬度带上。据此回答56题。5与欧洲西部乳畜业相比,我国该地区()a草场资源不足 b生产现代化水平高c市场距离较远 d奶牛品种低劣6我国该区乳畜业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相比,最显著的差异是()a专业化程度 b商品率c产品种类 d集约化程度解析:第5题,我国的内蒙古草原广阔、地广人稀,市场距离较远。第6题,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都较高,商品率也都较高。它们的显著差异是产品种类不同,前者是乳制品,后者主要是牛肉。答案:5.c6.c(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78题。7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8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东北林区的开发。由图中经纬度及大面积林地分布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东北林区,最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第8题,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ab河流西岸路段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最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答案:7.c8.a下图为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各组作物中,热量适应范围较狭小的为()a葡萄、苹果、小麦 b水稻、可可、小麦c咖啡、葡萄、可可 d茶、苹果、咖啡10仅从气候条件考虑,若热量充足,小麦在年降水量760 mm左右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据此推测下列最符合小麦种植的地区是()a黄淮平原 b印度河平原c亚马孙平原 d湄公河三角洲解析:第9题,纬度跨度较少的农作物品种,就是热量适应范围较小的;从图中可看出咖啡、葡萄、可可纬度跨度较小,故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是c项。第10题,结合四个备选项涉及地区的气候可判断,秦岭淮河为800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则黄淮平原降水量在760 mm左右,最适合小麦种植。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湄公河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都在1 500 mm以上;印度河平原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9.c10.a(2013年潍坊测试)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11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 b地形c技术 d劳动力12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苹果产区都位于“主要产地”,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二者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劳动力成本较低a bc d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知苹果主要产地在温带地区,在热带地区也能生长,只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故选b项。第12题,黄土高原位于内陆,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且劳动力成本较低。答案:11.b12.d(2013年苏州模拟)2011年9月19日,湖南省农科院发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1314题。13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b土壤肥沃,生长周期长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4当前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特点是()a单产提高 b种植面积不变c商品率降低 d受自然因素影响变大解析:第13题,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土壤肥沃,生长周期长;南方水稻可一年两熟或三熟。第14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由于技术的投入,高产水稻的攻关获得成功,使得我国水稻单产提高。答案:13.b14.a二、综合题15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我国粮食作物s的时空变化示意图。材料二下表为2008年粮食作物s在亚洲四个国家的生产情况。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甲4 4002.149 416.00乙1684.36732.48丙2 9504.2312 478.50丁1 0361.801 864.80材料三我国季风气候区和大陆性气候区均有严重的水旱灾害。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1 133万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 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1)据材料一可知,粮食作物s是_,该作物种植空间变化的趋势是_,当前该作物在我国集中分布的地区是_,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_。(2)材料三中的乙最可能是中国、泰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中的_,其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是_、_。(3)材料二中丙国粮食作物s总产量高的原因是_和_。(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解析:据材料一可知,粮食作物s是水稻,该作物种植空间变化的趋势是种植的最北界线向北移,是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当前该作物在我国集中分布的地区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水热条件好,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材料三中的四个国家若是中国、泰国、印度、日本,则甲是印度,乙是日本,丙是中国,丁是泰国,日本单位面积产量高是因为人多地少,精耕细作,重视生物技术(或农业技术),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中国水稻总产量高的原因是种植面积广、单位面积产量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解决的措施主要有: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耗水量大的部门;发展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修筑水利工程;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答案:(1)水稻种植的最北界线向北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2)日本重视生物技术(或农业技术)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3)种植面积广单位面积产量高(4)干旱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耗水量大的部门;发展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修筑水利工程;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任答4点)。16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河南省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1)图中表示京九铁路的字母是_。(2)简述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3)简要说明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简述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d为京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理财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液体疗法课件
- 酿酒专业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北京专用)解析版
- 完形填空(10空)原卷版-2023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 实数性质与实数运算(3大知识点+10大典例+变式训练+过关检测)原卷版-2025年新八年级数学暑假提升讲义(北师大版)
-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2026年高三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 酸碱中和反应的说课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讲义 Unit4 Section A(含答案解析)
- 老山界优翼课件
- 数据退役管理办法
- 徒步小组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任天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2025年初级(五级)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试题(含答案)
- JT-T 1062-2025 桥梁减隔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博物馆布展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医院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中考真题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天津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